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捏塑大熊猫》教学设计
课题 《捏塑大熊猫》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交叉领域,聚焦立体塑造与空间建构。课程按“欣赏—技法—实践—评价”四段式编排,体现了2022新课标“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性学习理念。色彩层面上,从一年级原色游戏 → 二年级间色调配 → 三年级复色表现 → 四年级冷暖对比,层层递进;立体层面上则由一年级纸团动物 → 二年级黏土水果 → 三年级熊猫造型 → 四年级综合材料场景,螺旋上升。 本课着重于花的结构、熊猫的生物学特征,并同时强调了对称、比例、空间方位词(前后左右),同时在语言上对学生的形容词积累、故事创编等方面起到正向作用。
4.文化理解:通过创意捏塑的过程,将濒危动物保护(科学)、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社会)与美术创作结合。
学情分析 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图式期”,空间概念初步形成,能看懂三视图;乐于合作,却易因“像不像”产生挫败感。大部分学生已能区分原色、间色,会用“红+白=粉”口诀,但调配量感弱;虽然已经会用揉、搓、压基本黏土技法,但对支撑、连接结构(如骨架、泥浆)陌生。同时具有性别差异:女生对花色、装饰细节投入高;男生偏好熊猫动态、场景打斗,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对结构的分析读取能力,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看得见、调得出、做得像、说得妙”,实现从“会美术”到“用美术”的素养跃迁。
重点 调出丰富粉色、绿色系,“先整体后细节”的捏塑步骤
难点 用复色表现花瓣的渐变,多角度观察调整,解决重心不稳、比例失调
材料准备 数字:AR识花App、熊猫360°旋转模型。实物:花标本、黏土、废旧布料、纸杯。校本:校园小花园写生、动物园研学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图片大熊猫,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在地球上生存了约800万年。它们有圆圆的身体,黑白相间,可爱极了!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和探索欲。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利用照片情境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1.了解熊猫的历史和外形思维导图核心分支(国宝/栖息地/保护现状)大家都叫我“活化石”!地位:国宝、和平使者栖息地:中国四川、甘肃饮食:竹子、胡萝卜行动:攀爬、行走习性形态性情:温顺、活泼外形:胖乎乎颜色:黑+白小游戏:多角度观察大熊猫,回答:1.哪个角度能看到“黑眼圈”最大?2.哪个角度身体几乎变成圆形?下一页展示熊猫真实照片四格图:正面 / 斜侧面 / 正侧面 / 背面提问:1. 哪个角度能看到“黑眼圈”最大?2. 哪个角度身体几乎变成圆形?(学生用手比划选择)创作主旨:椭圆身体 → 圆脑袋 → 圆柱四肢 → 半圆耳朵所有复杂造型都是“基本形+基本形”。2.实践训练展示工具材料图片拼盘:轻黏土(黑白绿三色)塑料刀、压板白胶、牙签(骨架)等提示:轻黏土易干,记得随时密封!A.基本步骤——面部细节:做椭圆球头部,下端略压扁,完成馒头头型,凹坑定位眼部,嵌入黑眼圈,画或者搓细条,做出口鼻部分,做半圆形耳朵,安装调整融合,加腮红部分椭圆身体 → 圆脑袋 → 圆柱四肢 → 半圆耳朵所有复杂造型都是“基本形+基本形”。基本步骤——身体细节: 捏椭圆身体,搓圆脑袋对接,压出四肢凹槽,贴四肢、尾巴(用牙签链接更牢固)①捏出基本形 ②组合 ③堆贴细节 ④环境装饰如何加入背景小贴士 捏:先大后小组:牙签连接更牢固修:用压板抹平指贴:背景元素 技法微视频:展示视频两段:插入1分钟教师示范视频(提前拍摄):镜头1 捏椭圆身体镜头2 搓圆脑袋对接镜头3 压出四肢凹槽镜头4 贴黑眼圈、鼻子3.课后作业:任务等级:(自选)基础:完成一只坐着的熊猫进阶:加入竹子或草地等背景元素挑战:表现熊猫一家(2只以上) 4.课后拓展:A.截至2023年,我国共设立了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网络覆盖岷山、邛崃山、秦岭等大熊猫核心分布区,其中四川占比74%,陕西占11%,甘肃占15%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首个大熊猫科研基地,占地20万公顷,其他典型保护区还包括:王朗自然保护区、佛坪自然保护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B.中国国宝,也是世界“团宠”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大批拥趸,成为世界人民的“团宠”。这些中国最萌“驻外使者”,继续在海外尽职尽责,构筑起中外友谊的桥梁。2024年7月31日,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为大熊猫“如意”庆祝8岁生日。2024年11月10日,在比利时布吕热莱特的天堂动物园,人们拍摄大熊猫“天宝”。2024年9月28日,参观者在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拍摄留念,告别大熊猫“仙女”。旅日大熊猫“比力”和“仙女”9月29日上午启程离开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踏上回国旅途。2024年4月3日,在韩国京畿道龙仁市的爱宝乐园,人们在雨中送别大熊猫“福宝”。旅韩大熊猫“福宝”当日离开位于韩国京畿道龙仁市的爱宝乐园,踏上回国旅程。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认真欣赏图片,感知课程内容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参与并自由作答展示材料并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作素材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学会加入背景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学生了解相关保护地知识学生了解大熊猫外交过程 置身情境,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相关知识通过图片讲解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绘画作品中的深意,在自主探究中把握知识,教师再进行知识新授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也更加印象深刻。通过观察,鼓励学生更好表达艺术作品,并加以描述,提升创造力,培养动手能力通过观察素材和图片,引导学生更快进入创作情景在引导和创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知识并加以运用让一部分有能力创作的学生尝试自行创作引导学生从视频中学习并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引导创作过程以文化熏陶的形式让学生自身感受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意识到大熊猫的文化使命
课堂练习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熊猫外交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增强了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在创作粘土作品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了色彩知识的运用能力。 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学生学习拓展知识 在拓展中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