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2 14:1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性质的是
A.动植物呼吸、水是无色的 B.石蜡融化、石蜡燃烧
C.铁易生锈、电灯通电发光 D.酒精挥发、酒精能燃烧
2.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污染和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有氢气,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2等
C.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为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应提倡植树造林,尽量减少秸秆的燃烧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
C.加热液体 D.闻药品的气味
4.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为了安全,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
5.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
C.加热铜片,可看到亮红色固体表面变为黑色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鼻气味的气体
6.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分类的是
A.液氮、干冰、冰水混合物 B.硫粉、氧化镁、矿泉水
C.煤、五氧化二磷、稀有气体 D.蒸馏水、氧气、澄清石灰水
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D.菠菜含铁量很高,这里的“铁”指的是铁元素
8.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是:Al B.2个氦原子:He2
C.Ar:表示1个氩元素和氩原子 D.C-1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9.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常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二、填空与简答
10.请沿用科学家认识物质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空气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以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3)从用途角度: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用途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氮气可以制造化肥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高能燃料
C.稀有气体可用作霓虹灯 D.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
(4)空气造福人类:人们在赏花时不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请写出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用化学符号表示)。某同学对人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变化产生了兴趣,下表为该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
物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吸入空气 78% 21% 0.03% b
呼出气体 a 16% 4% c
①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经仪器测得,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大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则呼出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78%(选填:“>”“=”或“<”)。
②要证明CO2含量的变化,可以借助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选填:“吸入的空气”或“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③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 c(选填:“>”“=”或“<”)。
11.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
(1)“合”的思想
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②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C.该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分”的思想
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ab两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电解水时加入稀硫酸,其作用是 。
(3)“合”与“分”的思想
通过以上事实,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
12.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碲元素位于第 周期,属于 (选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碲离子的符号是 ;
(2)A-F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
(3)写出由B和F构成物质的化学符号 。
三、实验题
13.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系列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已知:浓氨水、浓盐酸易挥发,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得出的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同学们将图1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
(2)在进行图2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C试管比B试管中的酚酞 (选填:“先”或“后”)变红。通过该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分子运动速率与 有关。
(3)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图3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稍后可看见的现象是产生大量 ,该现象出现的点靠近浓盐酸,即c点(b点为V型管中点)。由此可知,相同条件下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氨分子的运动速率 (选填:“快”或“慢”)。
(4)某学生做图4实验,套有气球的矿泉水瓶内预先充有空气,用热水冲洗瓶身,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体积 (选填:“变大”或“变小”),是因为微观粒子 。
14.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下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夹取细木炭的仪器叫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是 。
(2)实验二和实验三集气瓶底部都用到了水,水的作用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实验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4)根据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 (选填:“比较活泼”或“不活泼”)。
四、科学探究题
15.中秋节吃月饼时,小育对包装袋内的“脱氧剂”产生了兴趣,展开了下面的探究。
【查阅资料】脱氧剂利用铁粉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锈而除去氧气,达到食品防腐的目的,铁粉脱氧剂中的其他成分对后面的实验无影响。
【探究目的】探究用铁粉脱氧剂是否能测定空气氧气的含量,并比较效果。
【进行实验】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脱氧剂,利用铁生锈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装药品之前要检查 ,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水倒吸入集气瓶 1/5(选填:“小于”或“大于”),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的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 (选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
(3)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实验2相比于实验1的优点是 (写一点)。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C
6.B
7.D
8.D
9.B
10.(1)混合物
(2)C
(3)B
(4) N2 < 呼出的气体 <
11.(1) 化合 BC
(2) 2:1 增强导电性
(3)氢元素和氧元素
12.(1) 127.60/127.6 五/5 非金属元素 Te2-
(2) DF CE
(3)NaCl
13.(1)A中酚酞溶液变红
(2) 先 温度
(3) 白烟 慢
(4) 变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14.(1) 坩埚钳 氧气的浓度不同
(2)不同
(3) 生成黑色固体
(4)比较活泼
15.(1) 装置气密性 产生大量白烟 小于
(2)实验2
(3)环保(合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