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煤炭燃烧 C.金属锈蚀 D.冰雪消融
2.(1分)最早证明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张青莲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3.(1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生理盐水 B.液态氧
C.清新的空气 D.5%的过氧化氢溶液
4.(1分)装运汽油的运输车上,应贴的化学品标志为( )
A.易燃气体 B.易燃液体
C.毒性物质 D.
5.(1分)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汞 B.氧气 C.氨气 D.二氧化碳
6.(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闻气体气味 D.给液体加热
7.(1分)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
A.铝 氯 B.氩 氖 C.铍 硅 D.氦 汞
8.(1分)不列入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物质是( )
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9.(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都很剧烈
B.氧气可用于火箭发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所以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光源
10.(1分)下列有关对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11.(1分)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那么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12.(1分)在实验室中,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和氮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铁丝和铜片:用磁铁吸引
C.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加入二氧化锰
D.水和酒精:品尝味道
13.(1分)某同学用如图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要等到冷却到室温后再读数
B.实验中,可移动胶塞一直向左移
C.实验结束时,可移动胶塞停在“4”处
D.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4.(1分)浓度和质量都相等的a、b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往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不加。当a、b均完全反应后,测得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3分)空气中体积分数较大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在空气中,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并能做保护气的成分是 。
16.(2分)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 ;在氧化汞分解这一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17.(3分)化学实验时常进行定量称量和定量量取。
(1)用托盘天平称量13.4g(1g以下使用游码)药品,待天平平衡后,发现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药品的质量为 g。
(2)某同学用5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读数时,量筒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若该同学俯视读数为4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36mL,则实际倒出水的体积 12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3分)利用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
②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药品;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⑤把导管撤离水面;
⑥熄灭酒精灯;
⑦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则操作的顺序是 。写出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方法(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19.(3分)如图转化关系中,A常温下为液体,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反应①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F为黑色固体。(“→”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反应①中,B物质起了 作用。
(2)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实验的现象是 。
20.(2分)乙醇(俗名为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是常用燃料,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酒精灯使用时,若不慎着火,应使用酒精灯时还应注意 (写一条即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空气是混合物。
(2)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3)碘固体和碘蒸气都可使淀粉变蓝。
22.(2分)如图是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进行该实验的目的 。
23.(3分)如图是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2)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
(3)某同学将装置甲改进为装置乙(部分夹持装置已忽略),试分析改进后的优点。
24.(3分)化学反应速率、现象等与很多因素有关,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影响上述现象的因素是什么?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0分)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的特色。请结合如图中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条件下,若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则所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写基本反应类型),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 的性质。
(3)若实验室采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4)利用收集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实验,结果没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可能是什么?
(5)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若用装置F收集氨气,且将氨气从左端通入,请将图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A B B A C D B D A C
题号 12 13 14
答案 D B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答案:氧气;0.94%;氦气。
16.答案:氧化汞分子;汞原子和氧原子。
17.答案:(1)12.6;
(2)凹液面的最低处;小于。
18.答案:
②③⑦①④⑤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19.答案:
(1)催化;
(2)Fe+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20.答案:
C2H5OH+O2CO2+H2O;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外一只酒精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解答】解:(1)空气中含有氧气分子、氮气分子等多种分子,因此空气是混合物。
(2)加压时,6000L氧气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
(3)碘固体(I2)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
故答案为:
(1)空气中含有氧气分子、氮气分子等多种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隔;
(3)它们分子的构成相同。
22.【解答】解:(1)该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液体变红色,B、C中无明显现象(A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A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
故答案为:A中液体变红色,B、C中无明显现象。
(2)进行该实验的目的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答案为: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3.【解答】解:(1)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P+O2P2O5。
故答案为:P+O2P2O5。
(2)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
故答案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
(3)某同学将装置甲改进为装置乙,改进后的优点是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故答案为: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24.【解答】解:(1)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它在化学反应中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例如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2H2O22H2O+O2↑,没有加入二氧化锰(催化剂)时,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很慢,几乎观察不到有氧气生成,但是当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大大加快,可以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就说明了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如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2H2O22H2O+O2↑,未加二氧化锰时反应慢,加入后反应速率加快。
(2)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在空气中和在纯氧中,氧气的浓度是不同的,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而在纯氧中氧气的浓度为100%;故答案为:氧气的浓度。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应该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3)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应该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若实验时未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原因是氧气不纯、铁丝表面有锈、铁丝下端未系火柴、未等火柴快燃尽时再伸入瓶中等;
(5)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若用装置F收集氨气,且将氨气从左端通入,将图中的导管补画完整为:。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2)H2O2H2O+O2;分解反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3)KMnO4K2MnO4+MnO2+O2;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氧气不纯、铁丝表面有锈、铁丝下端未系火柴、未等火柴快燃尽时再伸入瓶中等;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