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2 14:2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 学 试 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025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片段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采摘莲藕 B.莲藕捣碎成糊 C.三昧真火塑肉身 D.刻刀雕琢人形
2. 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其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
A.O2 B.H2O C.N2 D.CO2
3. 银杏叶、果是防治高血压、心脏病重要的医药原料,银杏叶中提取物可以“捍卫心脏,保护大脑”。下列银杏生长过程中所施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 )
A. B. C. D.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溶液pH B.稀释浓硫酸 C.取用锌粒 D.蒸发结晶
5.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以下有关物质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
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氢氧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浓硫酸在实验室中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6. 下列关于化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B.化石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煤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 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
7.中国科学家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2H4),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乙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C.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8.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取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化学式为 B.生成的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C.二氧化硫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
9.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滴加酚酞
B 鉴别CO和H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 除去NaCl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烘干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加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10.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pH传感器分别插入三只盛有相同体积蒸馏水的烧杯中,打开磁力搅拌器,同时采集数据,再向三只烧杯中同时分别加入适量的柠檬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种固体。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表示氢氧化钠溶于水,说明OH-浓度越大pH越大
B.②表示氯化钠溶于水,pH=7说明溶液中无自由移动离子
C.③表示柠檬酸溶于水,说明H+浓度越大pH越小
D.柠檬酸溶液和氢氧化钠能发生中和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1分,共35分)
11.(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磷原子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3)三个氮分子 。
12.(3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A、B、C为周期表1﹣18号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已知A的核电荷数为8,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图2是第38号元素(Sr)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1)C的元素符号为 ;
(2)图2所示粒子的符号是 ;
(3)S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13.(3分)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填空。
(1)在 ℃时, 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1 ℃时,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 点变为 N 点,方法是 。
(3)t3℃时,将125g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应再加入 g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14.(3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因。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填字母)。
A.碳元素 B.二氧化碳 C.碳单质
(2)化石燃料中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3)汽油是汽车常用燃料,为了使汽油充分燃烧,可采取的措施是 。
15.(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色。
(2)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 (填化学式)
16.(4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敦煌壁画中的黑色部分炭黑,历经千年仍保持着较好的色泽,主要原因是 。
(2)2025央视总台春晚,李子柒身着融合了多项非遗技艺的蝴蝶华服,化身蝴蝶仙子,优雅地展开了一场关于非遗文化的精彩演绎。华服上的南京云锦、北京绢花均以蚕丝为原料加工而成。蚕丝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3)《开宝本草》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与“乃煎炼而成”相似的实验操作是 。
(4)乙巳蛇年神话剧《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太乙真人的炼丹炉充满玄机。若炉壁上刻着丹砂炼汞的部分原理:HgS+O2Hg+SO2,该反应中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是 。
17.(4分)“化”说五味。
(1)酸:厨房中的白醋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甜:白糖是厨房中的甜味剂,制糖工业中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得白糖,这是因为活性炭有 (填一种性质)。
(3)苦:鱼胆胆汁中含有具有苦味且难溶于水的胆汁酸,在沾有胆汁的鱼肉上涂抹白酒可溶解胆汁酸去除苦味,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填“溶质”或“溶剂”)的种类有关。
(4)辣: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由于其显 (填“酸”“碱”或“中”)性,因此食用辣椒后,用柠檬水漱口。
(5)咸: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钠是由 (填微观粒子符号)构成的。
18.(5分)如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仪器 a 的名称: 。
(2)若用装置 F 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说明氧气已集满。
(3)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可选用B、C作为发生装置,与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 。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实验室用装置 G 收集氨气(NH3)时,气体应从 (填“m”或填“n”)端通入。
19.(8分)制作面包、饼干等食品时需要添加膨松剂,调和在面团中的膨松剂受热分解时放出大量气体,使制品体积蓬松。臭粉(碳酸氢铵)、碳酸氢钠是常用的食品膨松剂。实践活动课中,同学们围绕膨松剂的成分和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某膨松剂配料表成分: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钙[Ca(H2PO4)2]、玉米淀粉。
②玉米淀粉是一种填充剂,不参与反应。
任务一:揭示膨松剂作用原理
【提出问题】使面包、饼干等食品膨胀的气体是如何产生的?
【作出猜想】猜想一: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产生气体
猜想二: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气体
(1)【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磷酸二氢钙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测定溶液的pH pH<7 磷酸二氢钙溶液呈 酸性。猜想一成立。
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二成立。
【得出结论】使油条膨胀的气体即来自发面、醒面过程中碳酸氢钠与磷酸二氢钙的反应,又来自油炸过程中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
【提出问题】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碳酸钠适合作膨松剂吗?
任务二:探究碳酸钠能否作膨松剂
(2)【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测定pH Na2CO3溶液的pH=8 NaHCO3溶液的pH=11 Na2CO3溶液碱性太强,影响食物口感
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盐酸 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 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碳酸钠不适合作食品的膨松剂。
【讨论交流】(3)同学们认为若想得出上述结论,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 。
【拓展延伸】
任务三:探究膨松剂成分
已知某品牌膨松剂含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其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
②常温常压下,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1体积水约能溶解700体积氨气,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进行实验】(4)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变 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生成氨气与二氧化碳。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得出结论】该品牌膨松剂的成分为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
【讨论交流】(5)经讨论,同学们认为根据实验现象无法确定是否含有 。利用上述装置继续进行实验、充分加热后、当观察到 ,确定该物质存在。最终确定结论正确。
【拓展延伸】(6)制作下列食品时,不适合用碳酸氢铵作膨松剂的是______(填字母)。
A.油炸食品 B.水蒸食品 C.烘焙食品
三、计算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5分)
20.2025年2月7日,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上,甲醇动力汽车在火炬传递、器材输送等多个场景为亚冬会提供出行保障。
(1)甲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假设该汽车携带32kg甲醇,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理论上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化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A D C A D D D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5分)
11.(3分)(1) 2P(2) (3)
12.(3分)(1)Cl (2)Sr2+ (3)五
13.(3分)(1)t2 (2)加入水 (3)15
14.(3分)(1)B (2)CH4 (3)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5.(2分)(1)红 (2)FeCl3
16.(4分)(1)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或稳定 (2)天然 (3)蒸发结晶 (4)氧分子/O2
17.(4分)(1)吸附性(或良好的吸附性) (2)溶剂 (3)碱 (4)Na+、Cl-
18.(5分)(1)长颈漏斗 (2)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集气瓶内的水被排尽
(3)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A m
19.(8分)(1) 产生气泡 (2) NaHCO3+HCl=NaCl+CO2↑+H2O
(3)碳酸钠受热是否能生成气体 (4) ①红 ②
(5) 碳酸氢钠 有固体剩余 (6) B
三、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
20.(1)3:1
(2)44kg
解:设理论上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答:理论上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k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