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代数式的值 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代数式的值 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3 21:0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 《代数式的值》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代数式的值”是初中代数研究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的概念以及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意义之后,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应用.同时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函数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代数解题时整体思想的最初应用.因此,本节课不仅有着实际应用价值,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掌握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2.能够准确地将给定的数值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熟练掌握求值的步骤和技巧.
3.能够用代数式求值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掌握直接代入法和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值的方法.
难点: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时,学生不易通过观察发现所求代数式的系数和已知代数式的系数关系;实际问题中,根据问题情境列出代数式并代入数值求解代数式的值.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课堂引入
探究1:
哥哥比弟弟大3岁,当弟弟岁时,哥哥是多少岁?(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追问1:若弟弟今年5岁,那么哥哥今年几岁呢?
解答:当时,代数式的值是8.
追问2:若弟弟今年15岁,那么哥哥今年几岁呢?
解答:当时,代数式的值是18.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展示总结提炼.
总结提炼:由此可以看到,对代数式中的字母m代入合理的数值,就可以求出代数式的值.
探究2: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在我国北京举行,下一届将于2026年在意大利米兰举行.北京时间2月20日20:49,在第24届冬奥会闭幕式上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你知道这时的罗马(冬时制)时间是几时吗?
北京时间与罗马(冬时制)时间的时差为7小时,如图.
若用表示北京时间,那么同一时刻的罗马(冬时制)时间是.北京时间20:49即,则此时罗马(冬时制)时间为.
所以北京时间20:49时的罗马(冬时制)时间是13:49.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让学生回顾了字母可以代表数,又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字母的数值是可以变化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天代数式求值做铺垫,从而引入新课.
2.师生互动,提炼概念
(1)探究1中8和13是两个具体的数,是分别取5和15时,代数式的值;探究2中是取时,代数式的值,我们把它们都称为是代数式的值.
(2)根据我们从探究1和探究2一步步得到代数式的值的过程,我们来尝试说说什么是代数式的值?
总结: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如何求代数式的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概括代数式的值的定义.
3.例题应用,理解概念
例1.当分别取下列值时,求代数式的值.
(1) (2) (3)
解:(1)当时,;
(2)当时,;
(3)当时,.
让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按格式独立练习,让学生点评,共同商讨矫正。指出求代数式的值的规范步骤和注意点.
思考1: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
第一步:当……时;第二步:抄代数式;第三步:代入数值;第四步:计算.
总结: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为:当、抄、代、算.
思考2:通过例1,总结求代数式的值要注意哪些?
(1)代入数值前应先指明字母的取值,把“当……时”写出来.
(2)代数式中省略了乘号时,代入数值以后必须添上乘号.
练习1.当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 (2) (3)
再让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再次点评,巩固新知.
注意:如果字母的值是负数、分数,并且要计算它的乘方,代入时应加上括号.
例2.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如图,用表示圆柱的高,表示底面的半径,表示圆柱的体积。
(1)用字母表示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思考:圆的体积公式用文字怎么表示?怎么用字母表示?
(2)求底面半径为50cm,高为20cm圆柱的体积.
思考: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解答,教师展示求解结果并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在实际问题情境中,一般先列出代数式,再代入具体数值求代数式的值.
练习2.用一条长20cm铅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设长方形的一条边长为cm.
(1)用代数式表示长方形的面积.
(2)若的值分别取3、5、6,哪一种取法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练,学生与老师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初步领悟代数式的值随字母的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4.深入探究,拓展思维
例3: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思考:(1)此题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怎么求代数式的值呢?
(2)题目给定的是的值,那个这个值可不可以代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所求代数式中的值正好是题中所给的条件,可以不把具体的数值代入,只需要将看成整体代入求解.
变式1: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变式2: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引导学生发现所求代数式的系数和已知代数式的系数的关系,从而实现求解,教师及时做好小结.
小结: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往往先通过观察发现所求代数式的系数和已知代数式的系数的关系,再整体代入求值.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的设计,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并且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尝试,学生能够发现代数式求值原来可以通过整体代入来解决.
5.梳理知识,总结收获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自己归纳,叙述这堂课的收获,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师生互动式的小结,让学生有一个整理知识的空间和时间,优化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