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交大附中中考化学段考试卷(6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5分。
1.保障安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某探究实验中出现了如图安全图标,其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
A. 实验中会用到电器 B. 戴好护目镜
C. 实验会用到锋利物品 D. 实验中会用到明火
2.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春天,花儿朵朵,由于分子在不停运动我们能闻到花香
B. 夏天,烈日炎炎,用可乐等碳酸饮料替代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C. 秋天,果实累累,多吃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
D. 冬天,寒风冽冽,室内用煤炉取暖应保证烟囱通畅,防止“煤气”中毒
3.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农业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②人体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①波尔多液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菌剂
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环境
①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吸排油烟机
②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 ①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象
②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A. A B. B C. C D. D
4.安全贮氢是氢能源开发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车用储氢罐常用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作外壳,用高密度聚乙烯[(C2H4)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12H12O4)n]等材料作内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氢能相较于传统化石能源具有可再生、热值高等优点
B. 使用车用储氢罐应定期检修,防止出现漏气等安全问题
C. 高密度聚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都属于合成材料
D. 高密度聚乙烯[(C2H4)n]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5.图为NaCl、KNO3、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KNO3溶液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 60℃时,将10gNaHCO3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60gNaHCO3溶液
C. 将20℃的NaCl饱和溶液升高10℃,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 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6.在《哪吒2魔童闹海》里,太乙真人的炼丹房神秘又奇妙,炼丹炉更是充满玄机。炉壁上刻着这样一个简化版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保持物质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分子
D.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数没发生改变
7.图像模型的构建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四个选项中x轴与y轴所对应条件的变化趋势与如图不相符的是( )
A. x轴:①K ②Zn ③Cu ④Au y轴:金属活动性强弱
B. x轴:①O ②Si ③Al ④Fe y轴:地壳中含量
C. x轴:①10℃②20℃③30℃④40℃y轴:氢氧化钙溶解度
D. x轴:①N2O5 ②N2 ③NH3 ④HNO3 y轴:氮元素化合价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C. 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D.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B 判断锌铁的金属活动性 将锌铁分别放入等浓度稀盐酸中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D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等量水搅拌,测温度变化
A. A B. B C. C D. D
10.在烧杯中加入20mLCuSO4溶液,放入pH传感器,向烧杯中逐滴滴加稀NaOH溶液,边滴加边充分搅拌,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B. a、b点对应溶液中浓度相等
C. c点对应溶液中Na+数目大于数目的2倍
D. 实验结束后烧杯内上层清液接近无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福建舰”解缆启航,标志着我国航空母舰建设迈向新征程。
Ⅰ.能源供给
(1)航母动力由重油(含C8H18等多种成分)燃烧提供。C8H18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通讯工具使用的锂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______。
Ⅱ.生命保障
(3)食物和淡水是重要的生活保障。供给食物包含牛奶和青菜,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食品是______。
(4)过氧化钠(Na2O2)可用作舰载机飞行员供氧面罩的供氧剂。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2.某火龙表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打铁花”是先将生铁熔化成铁水,再用工具将铁水向空中用力抛出,形成“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的精彩场景。
(1)生铁的含碳量 ______ (填“<”“>”或“=”)钢的含碳量。工业上可用赤铁矿与CO在高温下反应来冶炼生铁,该反应主要利用了CO的 ______ (填序号)。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密度比空气小
(2)铁花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写出生成该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表演时可备细沙以防止火灾。细沙可阻止可燃物与 ______ 接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3.粗食盐中含有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杂质。某同学将粗食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食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提纯。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______。
(2)固体X中所含的难溶物有BaSO4、Mg(OH)2、______和BaCO3。
(3)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Y中的两种杂质,这两种杂质是 ______。
四、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4.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蜂蜜作为人们熟知的天然食品,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如糖类、维生素、有机酸等。蜂蜜中富含矿物质元素,其中钾、钙、钠含量较高;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铜、锰等。天然蜂蜜的pH都在3.2-4.5,蜂蜜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可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产生的H2O2依靠其强氧化性,能破坏组成细菌和真菌的蛋白质,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蜂蜜存放在玻璃或陶瓷器具中最佳,切勿存放于金属容器中。这是因为许多金属能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反应,使蜂蜜变黑,遭受重金属污染。蜂蜜存放需要减少蜂蜜与空气接触,且温度保持在5~10℃。蜂蜜中的维生素C在高温或氧气中易被氧化,会造成营养成分失效。因此蜂蜜适宜在陶瓷器具或玻璃杯中冲泡,且水温控制在60℃以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蜂蜜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有______(任写一种元素符号);
(2)天然蜂蜜呈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3)葡萄糖发生氧化的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
(4)冲泡蜂蜜的水温需控制在60℃以下的原因是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5.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相关性质探究。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先向______(填仪器名称)加入石灰石,再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导管______(填“a”或“b”)端通入。
(2)连接装置A和C,将CO2通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装置D可用来证实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入适量CO2后,进行光照,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检验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3)用注射器向集满CO2的密闭的集气瓶中注入20mL水,并不断振荡,装置如图1.同时用气体压强传感器采集数据,如图2,图中曲线EF段气体压强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曲线FG段气体压强逐渐减小,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中和反应的实验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
【发现问题】
取一定量氢氧化钾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无明显现象,那么稀硫酸和KOH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分析讨论】
(1)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Ⅰ: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思路Ⅱ:验证有 ______。
(2)甲同学向实验的剩余溶液中(如图2所示)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为 ______色,结论是稀硫酸和K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 ______(填离子符号)一定被完全消耗了。
【猜想与假设】
(3)乙同学对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
根据甲同学的实验,猜想 ______一定错误。
【进行实验】
(4)为验证猜想,同学们选用Fe2O3粉末、BaCl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并完善表格。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______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5)分析上述反应,说明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某些碱和某些 ______反应。
(6)丙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 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为测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液体中氯化钙的溶质质量分数,取溶液100g,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
(1)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g。
(2)计算制取二氧化碳后液体中氯化钙的溶质质量分数。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4:9
电能
牛奶
2CO2+2Na2O2=2Na2CO3+O2
12.【答案】> B 3Fe+2O2Fe3O4 空气
13.【答案】玻璃棒;
CaCO3;
NaOH、Na2CO3
14.【答案】Zn或Cu或Mn;
酸;
H2O、H2O2;
维生素C在高温下易被氧化(或会造成营养成分失效,答案不唯一)
15.【答案】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b;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注射器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使气体的体积缩小,压强增大;能溶于水
16.【答案】新物质的生成;
无;OH-;
三;
红棕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盐;
K2SO4+BaCl2=BaSO4↓+2KCl
17.【答案】60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