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复习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复习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3 22:4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习课题: 第一讲 平行线复习
目标明确 学习力培养A逻辑能力B构建能力C反思能力D协作能力E表达能力 基础 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移等属于概念性知识,应让学生结合图形充分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平移的性质等属于原理与规则类知识,注重在不同图形中的应用,逐步熟练掌握.
中等 1.复习巩固本章知识点;建构本章知识体系.
创新 1.掌握并应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路径清晰问题巧妙路径清晰问题巧妙 预 备 具备的基础(知识、能力)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本章所学知识.本课的目标需求(知识、能力)在复习中构建知识体系需要一定的归纳和对数学的理解能力 反馈 反思设计意图: 针对本章教学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进行检测.若检测达到预期目标,直接进入第2环节的教学;若测评未达预期目标,则进入第1环节择其相应知识点进行巩固与落实.设计意图:以例题的变式重演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具体问题为载体,逐一复习本章知识点,落实基本技能.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建构本章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明确重点内容之间的联系,深化认识,初步体会一般到特殊的几何研究过程.设计意图:对研究几何对象的基本套路有一个基本认识,提升素养,为后续学习做准备.设计意图:通过对一道典型习题的探究,巩固这一章的核心内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以及思维的严密性,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提高.
关 联 可能存在的问题(问题、障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呈现碎片化,缺乏系统看待所学内容的经验.应对策略(过程、方法)通过例题变式的设计,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结合例题的解答,同步地提出有思考力度的具体问题,深化学生对本章内容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引 ,疑 前测知识,排查问题完成下列各题: 图1-1 图1-2(1)如图1-1,当∠1=∠2时,直线a、b平行吗,为什么?(2)如图1-2,CD平分∠ECB,且CD∥AB,若∠A=36°,则∠B=   度.
典型问题 学习措施 时间 精准对接,夯实基础  图2-1 图2-2 巩固环节一:平行线的判定问题 怎样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你能画一个图形表示吗?测评 在图2-1中,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l1∥l2.巩固环节二:平行线的性质问题 平行线有什么性质?你能画一个图形表示吗?测评 1.如图2-2,AB∥CD,∠1=60°,则∠2=   度.2.已知:如图2-3,AD⊥BC于D,EG⊥BC与G,∠E=∠3,试问:AD是∠BAC的平分线吗?若是,请说明理由.解答:是,理由如下:∵AD⊥BC,EG⊥BC(已知)∴∠4=∠5=90°(垂直的定义) 图2-3∴AD∥EG(              )∴∠1=∠E(              )∠2=∠3(               )           ∵∠E=∠3∴      =        ∴AD是∠BAC的平分线(角平分线的定义).梳理知识,构建体系梳理知识 图3-1 图3-2 图3-3问题1 如图3-1,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它们形成的四个角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问题2 如图3-2,当∠1=90°时,直线AB与CD是什么关系? 在直线CD上取点H,你能度量点H到直线AB的距离吗?问题3 如图3-3,另一直线EF与CD相交于点P.当∠2满足什么条件时,EF∥AB ? 问题4 如图3-4,分别作∠AOP,∠EPO,∠EPC的角平分线OM,PM,NP,则直线PM和OM具有什么关系?直线NP和OM又具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问题5 根据图3-4得到的结论,你能提出一些命题吗?你能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吗?问题6 在图3-5中,平移△PMO,使点P移动到点B,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在所画的图形中,找出所有平行的直线和一定相等的线段. 图3-4 图3-5 (2)构建体系回顾主要知识点,思考如下问题:问题7 直线的位置关系是通过什么来刻画的?问题8 对比平行线的性质和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它们有什么异同?问题9 整章的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师生活动:教师板书,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体系,逐步画出本章知识结构图:再次建构,提升认识问题10依据本章的学习经历,你能说说如何研究一个几何对象?师生活动:教师在知识结构图中逐步补充,引导学生归纳出研究一个几何对象的“基本套路”:研究一个几何对象,要经历“定义(描述)和表示——分类——性质——应用”等基本过程.综合应用,提升能力(视学情和时间取舍)问题11 请你在图4-1中添加一些条件,写出由这些条件可得到的结论并证明.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小组派代表将成果板书到黑板上,并为全班学生讲解.对于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其它同学补充完善,最后教师点评.                       
练习精准 练习目标 时间 目标检测设计1.如图,△DEF是由△ABC通过平移得到,且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若BF=16,EC=6.则BE的长度是(  )A.2 B.4 C.5 D.32.如图,直线a∥b,∠1=40°,∠2的度数为 ( )A.140° B.50° C.40° D.100°3.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 ) A.互相重合 B.互相平行 C.互相垂直 D.相交 4.如图,直线a∥b,AB⊥BC,若∠1=40°,则∠2的度数为( )A.40° B.50° C.60° D.70°5.已知△ABC中,∠B=60°,CD平分∠ACB,∠2=∠3,则∠1=_________°. 反馈 反思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图方法结构图:引导学生归纳出研究一个几何对象的“基本套路”:研究一个几何对象,要经历“定义(描述)和表示——分类——性质——应用”等基本过程.
角的数量关系 直线的位置关系
图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