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3 22: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 雪骤( )
2.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谢太傅/ 寒雪日/ 内集
B. 未若/ 柳絮/ 因风起
C. 陈太丘与/ 友期行
D. 君与家君/ 期日中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俄而雪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君与家君期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期日中
B. 尊君在不 待君久不至
C. 撒盐空中差可拟 过中不至
D. 与儿女讲论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
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待君久不至,已去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7. 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敬辞、谦辞。
(1) _________________:称对方的儿子。
(2) _________________ :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3) 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对方的作品。
(4) _________________ :商家称顾客到来。
(5) _________________ :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6) _________________ :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7) _________________ :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8.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
A. 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了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B. 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上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C. 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有幸来到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的盛情款待!”
D. 小王在谈到大李的父亲时,问大李: “请问家父高寿啊?
9.你所在的学校组织“讲诚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 引经据典话诚信
(1)下列两组材料分别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诚信的观点和示例:
第一组观点类:
①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修身》
②人倍(违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说苑 谈丛》
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李白《侠客行》
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 尽心下》
第二组事例类:
①烽火戏诸侯 ②程门立雪
③商鞅立木 ④曾子烹彘
分别选出上面两组材料中与诚信无关的一项:第一组___________;第二组___________ 。
活动二 班级演讲说诚信
你所在的七年级(1)班将于下周一的班会课上举行有关“诚信”的演讲比赛,请你围绕“诚信”写一段简短的演讲稿,80 字左右。
活动三 严于律己思诚信
(3)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怎样践行诚信?至少答出两条。
阅读理解
阅读《咏雪》,完成练习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俄而雪骤 (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寒雪日内集 ( ) (4)与儿女讲论文义(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
12. 本次咏雪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两种回答。
13、请你写出古诗词中一两句咏雪的佳句。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对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 (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君与家君期日中。(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C.待君久不至,已去。(“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垂询” 是谦辞)
15.解释加点的词。
⑴太丘舍去: ⑵尊君在不:
⑶下车引之: ⑷陈太丘与友期行: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相约同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 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地走到屋内。
C. “怒”与“惭”是友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不同态度,不仅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D. 本文通过记述陈元方与友人的对话,表现了陈元方率真方正、聪明机灵的特点。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我往者尝为邺令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我,我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⑦。周公不师⑧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世说新语》
注:①候,拜会。②履行:指作为,功绩。③绥,安抚。④恣,听任。⑤邺令,邺县的太守令。⑥法,效法,效仿。⑦周旋动静,万里如一,指处置世事的举动措施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⑧师,学习,以……为师。
18.解释加点的字。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 ②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不
③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 ④弱者抚之以仁 以
19.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不知卿家君法我,我法卿父?
20.同样是维护父亲的形象和尊严,甲乙两文中元方采取的手段有何不同?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宋子曰:兵非圣人之得已也。虞舜享国五十载,而有苗犹弗率。明王圣帝,谁能去兵哉 “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来尚①矣。老子有曰:“佳兵者,不详之器。”盖言慎也。火药机械之窍其先凿自西番与南裔而后乃及于中国变幻百出而日盛月新。中国至今日,则即戎者以为第一义,岂其然哉 虽然,生人纵有巧思,乌能至此极也
(摘编自宋应星《天工开物》)
材料二: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②。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秋狝③,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曩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司之德,而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其次,贤王制礼乐法度,乃作五刑,兴甲兵以讨不义。巡狩省方,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而危有功之君,徧告于诸侯,彰明有罪。冢宰与百官布令于军曰:“入罪人之地,无暴圣祗,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见其老幼,奉归勿伤。”既诛有罪,王及诸侯修正其国,举贤立明,正复厥职。
(摘编自《司马穰苴兵法·仁本》)
【注释】①尚:久。②正:政治。③春蒐秋狝:蒐、狝,打猎。
2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
火药[A]机械之窍[B]其先凿[C]自西番[D]与南裔[E]而后乃及[F]于中国[6]变幻百出而[H]日盛月新
2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人,指“中和仁爱”,与《过秦论》“才能不及中人”中的“中人”词义不同。
B. 凶,灾荒,收成坏,与《齐桓晋文之事》“凶年免于死亡”中的“凶”词义相同。
C.鼓,击鼓进攻,与《诗经·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中的“鼓”词义不同。
D.田,土地,与《桃花源记》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田”词义相同。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帝作为有道明君,在位五十年,有苗部落还是不愿意接受他的统治,仍旧需要使用武力来征服。
B.宋应星认为把发展兵器当作第一要义是不正确的,但他认为兵器研制还是要进行,不能停止发展。
C.古代明君贤王,既制定礼乐法度教化百姓,也设置刑法惩罚罪人,还举兵讨伐道德败坏的诸侯。
D.两则材料都对战争有所论述,认为战争是有必要的,但老子认为,兵器乃不祥之物,不能发动战争。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曩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
译文:
(2)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
译文:
出于爱民的考虑,哪些情况下不能发动战争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
1.xù nǐ fǒu zhòu 2.C 3.(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文章的义理 (3)不久,一会儿 (4)像什么 (5)大体可以相比 (6)不如,不及 (7)才 (8)约定
4.D 5.(1)泛指家里的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子女 (2)趁、乘 因为 (3)丢下
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4)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6.(1)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7.(1)示例:令郎 (2)劳驾 (3)拜读 (4)惠顾 (5)高寿 (6)拙笔 (7)久仰 8.B 9.(1)④ ② (2)示例:诚信是做人的名片。一诺千金的人,没有豪言,却让人心生尊敬;不讲诚信的人,被人唾弃,“失信”行为会给个人带来重大损失。我们要诚实守信,让社会变得更和谐美好。(3)示例:①考试不作弊,认真完成作业,不抄答案;②对朋友诚实守信,答应的事情一定做到。
10.(1)一会儿(2)相比(3)家庭聚会(4)子侄辈
11.(1)(您)正午时分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友人感到惭愧,从车上下来拉元方
12、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13.示例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示例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D
15.(1)舍弃(2)通“否” (3)拉,牵拉(4)约定
16.(1)(您)正午时分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友人感到惭愧,从车上下来拉元方。
17.B
18、①离开;②同“否”;③称赞,称道;④用。
19(1)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2)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
20、示例:①甲文中元方根据“交友以信”和“礼”的道理,据理抗辩,从正面有利反驳了父亲的朋友,维护了父亲的尊严;②乙文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周公与孔子在处理问题上的一致性)进行反驳,从侧面巧妙地反驳了对方,有利维护了父亲的人格和自己的尊严。
21. BEG
22. D
23. D
24.(1)从前的时候,追击溃逃的敌人不超过一百步,追踪主动撤退的敌人不超过九十里,这是用来表示礼让。
(2)诸侯都心悦诚服,外国也来臣服,诉讼和战争都没有了,这就是圣明君主的治理。(采
25. ①农耕时节与疾病流行时节 ②别国遭遇国丧和灾荒时 ③严寒酷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