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动物世界与人性 基础巩固A卷 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9. [A][B][C][D]12. [A][B][C][D]16. [A][B][C][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答:
2.答:
3.答:
4.答:
5.1.答:
5.2.答:
5.3.答:
6.答:
7.答:
8.答:
10.答:
11.答:
13.答:
14.答:
15.答:
17.答:
18.答:
19.答:
20.答: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动物世界与人性 基础巩固A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4题;共7分)
【任务驱动型试题】【任务一:故事启思】同学们发现西方寓言和中国神魔小说中都有与狗相关的故事,请你一起探究。
(一)两只狗有个人养了两只狗,他驯养一只狗 shòu 猎,另一只看家守门。每次猎人带着猎狗出去打猎,获得什么猎物,总是分给守门狗一些。猎狗对此很不高兴,便指责守门狗,说自己每次出去打猎四处奔跑十分辛苦,而守门狗只是懒懒地 quán 伏在门边,过得如此 qiè意还坐享其成。守门狗对猎狗说:“你别责怪我,应该去责怪主人,是他教我不去打猎,坐在家中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选自《伊索寓言》) (二)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 你不去妨家长①,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选自《西游记》)【注释】①家长:此指奴仆或牲口的主人。
1.(3分)文段中有汉字缺失,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shòu 猎 quán 伏 qiè 意
2.(2分)结合两则故事,概括狗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① 、放牧打猎 、② .
3.(1分)《两只狗》有多重寓意,请从两个不同角度概括。
4.(1分)推测文段(二)选自的《西游记》章回,然后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用几个四字词语概括孙悟空的形象。
A.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B.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C.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6分)
5.(6分)【情境化试题】学习了课文《猫》后,班上准备开展以“动物杂谈——猫”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2分)[课文感悟] 读了课文中三只猫的故事,你一定有许多感触,对文中的“我”和猫,你想说点什么?请写在下面。
①对文中的“我”,我想说:
②对文中的猫,我想说:
(2)(2分)[语言积累]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猫”的成语和歇后语,请分别写出一个。
(3)(2分)[漫画释义] 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请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
三、综合性学习(共3题;共9分)
学习本文之后,班级准备开展“关注动物朋友”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来参加。
6.(3分)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拟一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
7.(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感悟。
【材料一】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材料二】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九次未果的狩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
8.(3分)2024年的生肖是什么?请你写出两个与该动物有关的成语并进行解释。
四、语段阅读(共5题;共7分)
阅读下面语两则段,完成下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9.(1分)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B.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C.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D.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10.(1分)以下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标两处)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11.(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②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12.(1分)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13.(2分)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各是怎样?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9分)
【跨学科·地理】(2023河南开封月考改编,14—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候鸟的迁徙
余 夫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因此,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来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的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黄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还有一种鸟——白颊林莺,它们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⑥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金)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⑦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4.(3分)(★★☆)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②—⑥段从候鸟迁徙行踪的原因、对候鸟迁徙行踪的观测、 、 、 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了有关候鸟迁徙的知识。
15.(2分)【学科素养·思维能力】(★★☆)第⑥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16.(1分)(★★☆)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高速公路”“冒险事业”等词,使说明显得生动而有情趣;而“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中“大多数”一词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B.在众多观测候鸟飞行路线的方法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
C.硫黄鹀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外的北方天空。
D.作者对候鸟在迁徙中表现出来的勇气、智慧、责任感是肯定和赞美的。
17.(3分)(★★★)【新考法·专题探究】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1985年,首次迁徙到昆明的红嘴鸥有9000多只,到2015年已达40500只。近年来,昆明已建成大量滇池湖滨湿地,许多候鸟都来昆明栖息繁衍。
材料二:仙鹤是我国境内重要的迁徙鸟类。它们的越冬地和中途停留地,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保护,大多数都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材料三:1985年12月,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红嘴鸥的通告。1982年,国务院决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在我国开展“爱鸟周”活动,从2006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末举行“世界候鸟日”活动。
六、名著导读(共2题;共12分)
阅读《西游记》,完成问题。
18.(4分)《西游记》中孙悟空结交某些神仙朋友的方式,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请根据下列内容,分别在 横线上填出相应的选项。
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庙宇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 踢他门扇, 他就纵一纵, 又渺无踪迹。 可怪!可怪!"
奏道:"那猴吃了蟠桃, 饮了御酒, 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 有生有熟, 被他都吃在肚里, 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做金刚之躯,急不能伤。"
A.镇元大仙
B.二郎神
C.哪吒三太子
D.太上老君
19.(8分)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出来的《西游记》部分"取经路线及对应故事"图,请补全空缺处内容。
七、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20.(50分)漂亮的小鸟,可爱的小猫,善解人意的小狗……人世间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我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你肯定也有过与它们交往的经历,与它们肯定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请选择自己以往经历中不凡的一段,写一篇文章,不少于3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狩;蜷;惬
2.看家护院;协助作战
3.从狩猎狗的角度: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作用,却忽视了别人的作用。②从看门狗的角度: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却理所当然、不懂感恩,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4.文段(二)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孙悟空的形象:桀骜不驯、机智勇敢、神通广大、爱憎分明。
【解析】(1) 本题考查汉字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要读准拼音,结合语境来选择汉字,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句,准确概括。
(3) 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4) 本道题考查对文学名著重要人物的掌握程度。平时阅读名著时,要运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对名著中的重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要把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积累下来。
1.狩猎:以野生陆生动物资源,特别是鸟兽为主要对象的获取和经营活动。有生产性狩猎、体育狩猎、旅游狩猎等。拼音:[shòu liè]。蜷伏:指躯体伏卧;引申为屈服﹐驯服。【拼音】:quán fú。惬意:1.称心,满意。 2.舒服。拼音:[qiè yì]
故答案为:狩;蜷;惬
2.根据文段一“他驯养一只狗狩猎,另一只看家守门"可概括为,看家护院,放牧打猎。
根据文段二“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可概括为,协助作战。
故空一处应填写,放牧打猎,空二处应填,协助作战。
故答案为:看家护院;协助作战
3.根据文段一“猎狗对此很不高兴,便指责守门狗,说自己每次出去打猎都是四处奔跑十分辛苦,而他什么都没有做,却坐享其成"可知,猎狗只看到了自己打猎获得食物的作用,却没有看到看门狗看家护院的作用。从猎狗的角度可得寓意:只看到自己的作用,却忽视了别人的作用。根据守门狗说的话“你别责怪我,应该去责怪主人,是他教我不去打猎,坐在家中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可知,它认为自己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是理所当然。从守门狗的角度可得寓意: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却理所当然,不懂感恩。
故答案为: 从狩猎狗的角度: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作用,却忽视了别人的作用。②从看门狗的角度: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却理所当然、不懂感恩,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4.《西游记》第六回的题目是“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南海观音带着大弟子惠岸行者(托塔天王二儿子木叉)去参加蟠桃大会,但发现酒席残乱,众仙议论纷纷。观音前去询问玉帝,得知了孙悟空搅乱蟠桃会、偷吃仙丹的经过。玉帝派出了十万天兵天将捉拿悟空,但均未能成功。观音便建议让玉帝的外甥二郎神前去对战悟空。二郎神与悟空大战了三百回合,但仍然无法捉住悟空。太上老君在天观战,见此情景,丢下了金刚琢,击中了悟空的天灵盖,悟空跌倒在地。梅山六兄弟助阵二郎神,但仍未能捉住悟空。最后,太上老君用净瓶柳枝投掷悟空,悟空被击中后跌倒在地,又被哮天犬咬了一口,最终被擒拿,押上天庭。据此内容可知孙悟空的形象是:桀骜不驯、机智勇敢、神通广大、爱憎分明。故答案为: 文段(二)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孙悟空的形象:桀骜不驯、机智勇敢、神通广大、爱憎分明。
5.【答案】(1)示例:①凡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后再下结论;对人对事不要心存偏见,要宽容、仁爱,要同情弱小者。;②弱小者总是饱尝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所以要不断完善、提高自我,这样才能减少不幸。
(2) (示例)成语:①猫鼠同眠 ②照猫画虎 歇后语:①猫哭耗子——假慈悲。
②耗子舔猫鼻子——找死。
(3)示例:这幅漫画批评了那些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和职责的人;赞扬了尽职尽责、勤劳本分、自食其力,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人。
【解析】⑴如对文中的“我”,可指出以后处理事情要弄清事实,避免悲剧的发生。对“猫”则可从完善自己的人格来表述。
①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对文中的“我”,可以从“凡事不能单凭印象和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等角度作答。
②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对文中的第三只猫,可以从同情弱小,完善人性的角度出发。
⑵ 本题考查成语和歇后语的积累。写出的内容与“猫”相关即可,如“猫鼠同眠”,“猫哭耗子--假慈悲”。
⑶本题考查漫画寓意的理解。观察漫画,是三只坐在餐桌前的猫,在嘲笑没有来用餐的那只奋力捉鼠的猫,嘲笑它“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可以看出漫画要批评的是嘲笑发出者,因为它们只顾眼前,没有进取精神。或者以赞美捉鼠猫的形式将这层意思表述出来也可。
故答案为:⑴①凡事不能单凭印象和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见,要宽容,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②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不幸,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⑵ (示例)成语:①猫鼠同眠 ②照猫画虎 歇后语:①猫哭耗子——假慈悲。
②耗子舔猫鼻子——找死。
⑶ 示例:这幅漫画批评了那些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和职责的人;赞扬了尽职尽责、勤劳本分、自食其力,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人。
⑴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好要表述的对象,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是感受即可。
⑵本题考查成语和歇后语的积累。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对成语和歇后语的积累。还要学会分类积累。
⑶ 概括漫画寓意题:要揭示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从而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语言要简明,一般可选“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答案】6.(示例一)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示例二)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7.(示例)我们应学会团结,勇敢,相互合作,等待时机;学会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直到获得成功。
8.生肖:龙。成语:①生龙活虎——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②龙马精神——像龙马那样的精神。比喻高昂旺盛的精神意志。
【解析】(1)本题考查拟定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围绕活动主题“关注动物朋友”展开,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拓展能力。解答时要求从材料中选取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和启示,注意言之有理,立意积极,语句通顺、简洁。
(3)1)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文学文化常识一般考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教材上的知识点注意掌握。
2)本题考查成语掌握。日常注意积累,掌握词语的拼音、字形、含义及用法,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6.宣传标语要围绕活动主题“关注动物朋友”展开,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如野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朋友。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和谐相处。
故答案为: (示例一)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示例二)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7.【材料一】写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启示我们要团结合作。
【材料一】写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启示我们要勇敢,不做无耻之人。
【材料二】写狼群即使九次未果的狩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启示我们要坚定信念,永不言弃,坚持不懈,不怕失败,用力奋斗。
故答案为: 我们应学会团结,勇敢,相互合作,等待时机;学会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直到获得成功。
8.2024年是中国农历的甲辰年,对应的生肖是龙。
和龙有关的成语:龙飞凤舞、画龙点睛、龙潭虎穴、生龙活虎
龙飞凤舞,像龙腾飞,像凤起舞。形容山势地形蜿蜒起伏,气象雄壮而奔放。也形容书法笔势雄放潇洒,生动多姿。
画龙点睛,画好龙身后,再给龙点上眼睛。
龙潭虎穴,龙居住的深潭和老虎藏身的洞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生龙活虎,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故答案为: 生肖:龙。
成语:①生龙活虎——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②龙马精神——像龙马那样的精神。比喻高昂旺盛的精神意志。
【答案】9.C
10.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11.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另一棵树上的牧童也扭着小狼让它痛嚎。
12.A
13.甲文中屠户夜归遇狼先是害怕妥协扔骨头,但狼仍跟从,屠户放下侥幸心理,最后御狼杀狼。乙文中狼并没有对俩牧童做什么,牧童却入狼穴捉走小狼,通过暴力伤害它们来杀死母狼获得小狼。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5)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参考译文:
[甲]:
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乙]:
有两个牧童,在山里发现了一个狼穴,里面有两只小狼。牧童们商量好了,每人捉了一只各自爬到一棵树上,两棵树之间大约相隔几十步远。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洞一看,两只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和耳朵,故意让小狼嗥叫。大狼听见后,仰起头寻找,愤怒地奔到树下,一边嚎叫着一边抓爬着树干。另一棵树上的牧童也扭着小狼让它哀鸣。大狼听到后,四面环顾,发现了另一棵树上的小狼,于是便丢下这个,急奔到另一棵树下连抓带嚎。这时,前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嚎叫起来,大狼又急忙转身奔到第一棵树下。就这样,大狼不停地嚎叫,不停地奔跑,来回跑了几十趟,渐渐地脚步慢了,嚎叫的声音也弱了,最后奄奄一息地僵卧在地上,很久不再动弹。此时两个牧童从树上爬下来细看,大狼已经断气。
9.A.向前、前进/先前;
B.旧、原来/故意;
C.均为神情;
D.距离/离开。
故答案为:C
10.本题考查断句。意思是:(两个牧童) 谋划着各抓一只小狼。(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谋分捉之”各登一树”是两个牧童的动作。
故答案为: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1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重点词语:(1)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相当于“啊”。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2)竖:童仆。彼树:另一棵树。
故答案为: 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②另一棵树上的牧童也扭着小狼让它痛嚎。
12.BCD.正确。
A.有误,甲文中没有运用比喻。
故答案为:A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和语言表达。可根据文章相关情节有理有据进行分析。如从甲文中“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可看出狼的贪得无厌;从“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见狼的狡猾,屠户的做法,因为属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杀狼是正常的,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表现;再看乙文中牧竖,从“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知,这两牧童“杀狼”则并没不是在受狼的威胁,他们利用了母狼爱犊的天性,是人性恶的一面表现,残忍无聊。综上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甲文中屠户夜归遇狼先是害怕妥协扔骨头,但狼仍跟从,屠户放下侥幸心理,最后御狼杀狼。乙文中狼并没有对俩牧童做什么,牧童却入狼穴捉走小狼,通过暴力伤害它们来杀死母狼获得小狼。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答案】14.迁徙的路线;迁徙中鸟类的智慧;迁徙中遇到的困难
15.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从英国出发的家燕为例,准确直观地说明候鸟在迁徙中遇到的困难。
16.C
17.各级政府分别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动物保护措施,并收到一定的成效。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寻找关键词入手,看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来判断说明的方法。同时切记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结合句子和文段意思,定位文本概念在文中的位置,查看上下文,仔细辨别分析,认真推敲,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4)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14.选文②~⑥段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候鸟迁徙的知识,所需要填写的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第④⑤⑥段。找到第④、⑤、⑥段的中心句-第④段“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第⑤段“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第⑥段“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对其加以筛选、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迁徙的路线;迁徙中鸟类的智慧;迁徙中遇到的困难
15.第⑥段为了说明候鸟“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以“从英国出发的家燕”的经历为事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也可从标志词“比如”分析出来,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真切,更形象。
故答案为: 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从英国出发的家燕为例,准确直观地说明候鸟在迁徙中遇到的困难。
16.ABD.正确;
C.由文章第⑤段“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一句,可知C项错误,“以外”应为“以内”。
故答案为:C
17.通读三则材料可知,迁徙到昆明的红嘴鸥数量越来越多,这是建了大量滇池湖滨湿地,开展“爱鸟周”活动、“世界候鸟日”活动等所取得的成果;我国在仙鹤的大多数越冬地和重要的中途停留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故探究结果可从人们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使鸟类受到的伤害减小、鸟类的数量增加等方面写。
故答案为: 各级政府分别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动物保护措施,并收到一定的成效。
【答案】18.B;D
19.流沙河; 三打白骨精; 大战红孩儿;火焰山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识记和理解。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对名著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以及对行文思路题的掌握。在日常阅读名著时,要注意识记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同时,还要能根据主要事件,对人物性格有所了解,注意事件和性格的对应。
18.(1)出自“小圣施威降大圣”一回,花果山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玉皇大帝派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前去捉拿,但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七十二般变化,又有那威力无比的金箍棒,众天神都败下阵来,于是小圣二郎神前去斗法。由此可知是:二郎神。
(2)众神采用了刀砍、斧剁、枪刺、剑刳、雷打、火烧的办法,都不能损伤孙猴,孙猴不能被伤的原因是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太上老君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锻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由此可知是:太上老君。
故答案为:B;D
19.通过观察题干,第一行的空格为取经路线,第二行的空格为对应故事。第①空对应故事为“木叉奉法降悟净”,可知取经路线(地点)为悟净所在的“流沙河”;第②空取经路线为白虎岭,可知相关妖怪是尸魔(白骨夫人),对应故事为“三打白骨精”;第③空取经路线为火云洞,可知相关妖怪是红孩儿,对应故事为“大战红孩儿”;第④空对应故事为“三调芭蕉扇”,可知取经路线为“火焰山”。
故答案为:流沙河; 三打白骨精; 大战红孩儿;火焰山
20.【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从题目给出的材料可知,应该叙写自己与“动物”交往,从而表现动物的突出特点。题目中“漂亮的小鸟,可爱的小猫,善解人意的小狗……”已经提示了本文所要叙写的对象——小动物。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小动物,抓住“动物”的特点,叙写自己与之交往的故事,突出“动物”的某些方面的特点作文即可。此文注意要写出“不凡”,这要在材料的选择上下点功夫。
黄鹂鸟
动物世界多姿多彩。每一只小动物都灵巧、可爱。童真童趣的孩子们都有自己及其喜欢的小动物,喜欢它们的眼神,喜欢他们俏皮可爱的滑稽表演。我,当然也不例外啦!
我喜欢的小动物它姓“黄”,哦,不要误会,不是“黄飞鸿”,而是小鸟“黄鹂”。它从头到脚一身黄,从远处看特显眼!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的东望西望,好像在说:我还要熟悉熟悉环境呢!毛绒绒的羽毛下面,缩着两个小红爪子。它呀,连睡觉都跟别的鸟两样儿。嘿!真可爱!
黄色的羽毛最令人惊奇。一般的鸟羽毛的颜色都是咖啡色的,显的很普通。可黄鹂的羽毛的颜色却是金黄色的,真奇怪!我想,它可能是去染过毛赶流行吧!
一双黑色的小眼睛嵌在那小小的头里,一眨一眨的。好像在说:“你们不要再伤害鸟类了!”说的那么凄惨与肯定!
小红爪子从那黄色的羽毛里伸了出来,一伸一曲,好像在领着大家做体操呢!“来,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红色的爪子在黄色羽毛的衬托下更加突出了黄鹂的美丽。怪不得说“红配黄,亮堂堂”呢!啊,太可爱了!
黄鹂鸟儿连睡觉都不跟别的鸟儿一样。每当夜幕到来时,黄鹂就飞到杆子上,把它那金黄色的毛绒绒的身子卷成一个大圆球。这个时候,你就会看到一个“小毛球”立在杆子上,我不说,你还真不知道那是小鸟黄鹂在睡觉呢!啊,贼可爱了!
黄鹂鸟的歌声也是远近驰名的。每天早晨,人家从不睡懒觉,早早的起床,还“叽叽喳喳”的把我也叫了起来。“叽叽喳喳”好像是在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呢!每当我放广播的时候,小鸟也争着说、唱,把整个家都搞得鸡飞狗跳的。
我喜欢的小动物——黄鹂鸟儿有特点吧!其实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动物都有它的特点和可爱之处。要保护动物呀!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