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动物世界与人性 能力提优B卷 答题卡
试卷类型:B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 13. [A][B][C][D]14. [A][B][C][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答:
2.答:
3.答:
9.答:
10.答:
11.答:
12.答:
15.答:
16.答:
17.答:
18.答:
19.答:
20.答: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动物世界与人性 能力提优B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题;共6分)
【“鸟”的智慧】以下是小文撰写的有关候鸟的文段。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
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敞日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固定的往返迁 xǐ路线。它们在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跃大洋、翻越高山、穿越雾ǎi、迎着风雨……
在这个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它们以星星为标记,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雾ǎi 迁xǐ
2.(2分)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2分)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二、单选题(共5题;共5分)
4.(1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猫》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重点写了第二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B.《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
C.郑振铎在《猫》中,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D.蒲松龄的《狼》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对于像狼-样的恶人,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5.(1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惬意xiá 遗憾hàn 口吻wěn 产卵luǎn
B.纯粹cuì 质朴pǔ 孵化fú 平庸yōng
C.围裹guǒ 豁朗huò 捆扎kǔn 叮嘱zhǔ
D.不屑xiè 缝隙fèng 奇迹jì 饲养sī
6.(1分)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B.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C.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D.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7.(1分)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8.(1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盖以诱敌 可以为师矣
B.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
C.久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学而不思则罔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10分)
9.(10分)【任务驱动型试题】【任务:说文解字】下面是同学们制作的几张汉字卡片,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牛“牛”的甲骨文字形很像牛头,上方的弯折线就像一对牛角,下方的两小撇表示牛耳。 犬甲骨文的“犬”,从字形上看就是一只侧向的狗,尾巴还向上卷曲着。 豕冢(shǐ),本义为猪。甲骨文的“豕”字形很像一只猪,头朝上,短小的尾朝下。
小语:“牛、犬、豕”均在六畜之列,是人类很早就开始驯养的动物。从以上汉字卡片可以推测出,这几个字都是⑴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字。将“牛”“豕”与表示屋子的“宀”结合,便可组成新的汉字⑵ 、⑶ 。
小文:我发现甲骨文的“犬”字和“豕”字乍一看很相似,但仔细比较还是有区别的。这两个字的区别是⑷ 。
小花:“犬”字可用作偏旁,即“犭”。形容走兽性情的字常以“犭”为偏旁,如“猛”“ ⑸ ”等。(填一个汉字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共3题;共10分)
【任务驱动型试题】七(2)班开展了“动物,我们的朋友”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0.(3分)活动一:宣传
为了增强同学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学校宣传部要在校园里悬挂一些条幅,请你帮忙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
11.(3分)活动二:参与
“成语与动物”的环节中,请你写出有关鸟的两个成语和一条谚语。
12.(4分)活动三:建议
现在,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请你提出三条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
五、语段阅读(共2题;共4分)
某同学分享的是《猫》的相关内容,阅读这段文字,完成问题。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①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甲】
②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③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乙】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④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13.(2分)对文段中画线句的赏析和解读,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畏罪潜逃”一词将小猫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对于这只猫自以为是的怀疑,也为后文“我”的后悔愧疚埋下伏笔。
B.②句只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小猫还不知自己被冤枉的从容悠闲的神态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好像还吃着什么”是“我”愤怒下的主观臆断,也是造成误解的原因之一。
C.③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这只“不能说话辩斥的动物”比作“针”,写出了“我”悔恨、遗憾之深。
D.④句通过与前两只小猫亡失时的心情作比较,突出了第三只小猫的死亡带给“我”的伤心和难过的情绪更加深刻。
14.(2分)文段【甲】【乙】两处标点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六、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15分)
同学们就下面这篇散文展开了积极讨论,请你参与。
送走三只猫(节选) 南帆
①一只肥猫长长地打了一个呵欠,懒洋洋地从我的记忆之中踱了出来,鼓出的肚皮隐隐地一颤一颤。
②这只猫叫作阿灰,一身又滑又亮的灰皮毛。想不起它是怎么来到我们家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居住在小巷一幢破旧的瓦房里,大小老少衣裳简陋,面有菜色,只有少许的荤腥短暂地漂过清苦的日子。奇怪的是,阿灰居然在这种日子的皱折里悄悄地长成了一只大肥猫。
③阿灰是外婆的宠儿。外婆时常悄悄地挤出几文菜金,买回一些小鱼小虾喂养阿灰。父亲偶尔会流露出不满的神色:饭桌上的人还吃不到鱼虾,怎么又来了一只猫争食。外婆装聋作哑。阿灰分得清亲疏的脸色,它从来不会撒娇地蹭父亲的裤脚。
④这是一只懒猫,大部分时间闭目养神,或者干脆盘成一团打起了呼噜。
⑤午间的闷热消散之后,阿灰多半要从厨房出来蹓跶一圈,从事一些轻松的娱乐——譬如戏弄壁虎。它悠闲地坐在地板上,慢条斯理地拍打一只刚刚捕获的壁虎。壁虎弃掉了尾巴试图潜逃,阿灰对于这种诡计洞若观火。它的一个爪子按住活蹦乱跳的尾巴,另一个爪子及时地把逃出了几步的壁虎一次又一次地拨回来,有条不紊的操作让人想到炉灶前的大厨。奇怪的是,阿灰对于老鼠似乎缺乏应有的仇恨,它生平仅仅擒获一只老鼠。
⑥这一幢破旧瓦房的地板底下有一条大阴沟,众多老鼠穿梭往返。许多时候,老鼠在朽烂的地板破口探头探脑,然后鬼鬼祟祟地钻出地面收罗一些食品。可是,阿灰仿佛耗尽了攻击老鼠的兴致。它眯着眼坐在一缕阳光里,任由老鼠行色匆匆地窜来窜去,安详的神情如同一个窥破了世情的智者。某次,一只大老鼠竟然在不远的地方停下来,目光炯炯地和它对视。这个挑衅仅仅让阿灰微微地动了动胡须,它甚至懒得站起来。阿灰似乎不屑于再与地板底下那些神情诡异的家伙交手,它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仰起头来,开始想念明亮的天空和自由自在的呼吸。某一天下午,它攀上一小段柱子,跃过一个横梁之间的空隙,转过屋檐来到了瓦顶之上。
⑦可是,一个难堪的结局出其不意地出现了:阿灰不知该怎么回家。返回屋檐跃过横梁之间的空隙之后,阿灰愣住了——它不敢头朝下地沿着柱子滑下来。饥肠辘辘的阿灰坐在瓦顶的边缘哀哀地叫着,长一声短一声。
⑧我找来一架木梯子靠到了屋檐的边缘。阿灰观察了许久,颤巍巍地伸出一条前腿试了几番又缩回去。我不耐烦地攀上梯子试图把它拎下来,阿灰竟然一侧身躲开了。父亲愤愤地表示无须理它,这种笨猫丢了也罢。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外婆房前屋后转了几圈,想出一个笨拙的办法:用晒衣服的长木杈挑起一个菜篮伸到屋檐上,嘴里阿灰阿灰地叫着。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犹豫了一会儿,阿灰竟然慢悠悠地跨入了菜篮。它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接近十斤的体重压得菜篮一晃,外婆一个趔趄几乎扶持不住木杈。
⑨阿灰善于归纳,它很快形成了习惯。酒饱饭足,鼓腹而游,瓦顶上云游一番归来,阿灰就会坐到屋檐旁边千呼万唤,催促外婆备好菜篮。它堂而皇之地坐入菜篮左右顾盼,惬意得如同坐上了轿子的县太爷。外婆不断地咒骂着,恶狠狠地发誓这是最后一回,然而,阿灰的召唤总是让她一次又一次食言。
⑩我记得阿灰失踪过一回。外婆端上它的饭盆走家串户,一边用筷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边阿灰阿灰地呼唤。这种老乞婆的形象让我们感到了脸红。可是,外婆前所未有地强硬,根本不睬我们的劝阻。几天以后,阿灰不知从什么地方溜回来了,浑身污迹,整整消瘦了一圈。它将脑袋埋在饭盆里狼吞虎咽了一阵,神情慢慢镇定了下来。外婆坐在厨房的小椅子上,一下一下地抚摸阿灰背上的皮毛,嘴里喃喃地劝它不要出门,不要到布满了陷阱的危险世界四处乱窜。它眯起眼睛静静地听着,慢慢地打起了呼噜。
阿灰大约活了十来年,外婆送走了它。多年之后,外婆也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他们在那边仍然相依为命吗
15.(3分)[分享展示]小语展示了简笔小漫画。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帮忙补全⑴⑷两处。
16.(3分)小文准备模仿外婆两次呼唤“阿灰阿灰”,请你从第⑧段或第⑩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猜想外婆呼唤“阿灰阿灰”的语气语调,并说明理由。
语气和语调语气:指在某种特定思想感情的支配下朗读语句的具体声音形式。常见的有陈述、疑问、肯定、祈求、喜悦、赞扬、憎恨、悲痛、冷漠、控诉、惊惧、激动、亲切、坚定等语气。语调:指说话时语音的高低、快慢、升降等形成的配置和变化。它随语气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其中以语音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
[答疑解惑]同学们在交流时提出了几个疑问,请你帮忙解答。
17.(3分)第③段和第⑧段为什么都写到父亲对阿灰的态度 请加以分析。
18.(3分)作者说阿灰是“智者”“县太爷”,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结合第⑥段和第⑨段的内容,发表看法。
19.(3分)【探究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有同学认为这篇文章适合作为《猫》(郑振铎)的拓展阅读篇目,你认同吗 请借助提示,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提示:拓展阅读篇目的选用可以从内容、情感、主题等角度进行思考)(分层赋分)
七、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20.(50分)请以《我和▲(填一种动物)的故事》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想象等,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小贴士: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分享你和某种动物的故事;可以结合书籍中某个动物形象带给你的体会和感悟,分享你的阅读体验;可以发挥想象,制造波澜,创作一个和动物有关的童话……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 5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等。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霭;徙
2.遮天敝日;遮天蔽日
3.拟人;排比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要读准拼音,结合语境来选择汉字,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3)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
1.雾霭 [wù ǎi] :雾气。
迁徙( qiān xǐ ): “迁”的读音为qiān,表示移动或改变;“徙”的读音为xǐ,表示迁移、搬动。这个词语用于描述生物(尤其是鸟类)为了寻找食物、繁殖、避开恶劣气候或其他生存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的大规模移动 。
故答案为:第1空、霭
第2空、徙
2.遮天蔽日 [zhē tiān bì rì] :遮盖了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故答案为:第1空、遮天敝日
第2空、遮天蔽日
3.“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把三个句式相似,内容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命”“责任”“承诺”三个词语把候鸟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第1空、拟人
第2空、排比
4.【答案】A
【解析】A:错误。《猫》是一篇感情真挚的小说,而不是散文。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教材上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理解课文主旨中心、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作家及相关常识等。
5.【答案】C
【解析】A:惬意xiá——qiè
B:孵化fú——fū
C:正确
D:饲养sī——sì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拟人,“发出邀请”将大雁拟人化,体现大雁热情友好;
B.拟人,“问好”将大雁拟人化,体现大雁的热情友好;
C.比喻,把大雁的鸣叫比作“野性的诗歌”,生动地表现了大雁的叫声的悦耳动听;
D.拟人,“谈论”将大雁拟人化,体现了大雁集会时的情形;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首先应了解常用修辞方法的分类及作用:比喻(明喻、暗喻、借喻):生动形象。拟人:生动形象。夸张(夸大、缩小):更鲜明更突出地表现事物。排比:增加语言气势,增强文章表现力。对偶:增强表现力,增加节奏感。反复(连续反复、间隔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表现力。设问:引起兴趣,启发思考。反问:加强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句分析作用。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A没有通假字;B没有通假字;C“止”通“只”,“只”的意思;D没有通假字。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用的文言文诵读和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8.【答案】D
【解析】A.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以:连词,用来,表目的。/可以凭借这个当老师了。以:介词,凭借。二者用法不同。
B.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乃:副词,于是,就。/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乃:副词,才。二者用法不同。
C.过了很久。之: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二者用法不同。
D.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而:连词,表转折,但是。二者用法相同。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学生对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9.【答案】象形;牢;家;肚子的大小不一样,尾巴的长短、形态不一样;狡、猾、狞
【解析】(1)根据“牛”“犬”“豕”的甲骨文图片及解释““牛”的甲骨文字形很像牛头,上方的弯折线就像一对牛角,下方的两小撇表示牛耳”“甲骨文的“犬”,从字形上看就是一只侧向的狗,尾巴还向上卷曲着”“冢(shǐ),本义为猪。甲骨文的“豕”字形很像一只猪,头朝上,短小的尾朝下”可知这几个字都是象形字。
(2)(3)将“牛”“豕”与表示屋子的“宀”结合,便可组成新的汉字:牢、家。
(4)根据图片中“犬”字和“豕”字的甲骨文分析,“犬”字更加纤细,尾巴更长,向上翘起,“豕”字肚子更大,显得腿短,尾巴短小,向下垂放。据此作答即可,
(5)写出一个“犭”“作偏旁并且形容走兽性情的汉字即可。比如:狡、猾、狞
故答案为:第1空、象形
第2空、牢
第3空、家
第4空、肚子的大小不一样,尾巴的长短、形态不一样
第5空、狡、猾、狞
(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材料理解。答题时首先要观察图片,然后再结合材料解读即可正确得出答案。
(2)(3)此题考查汉字字形。这道题非常简单,只需将这两个偏旁组合起来组合成汉字即可。
(4)本题考查汉字字形比较。答题的关键是要仔细观察图片,找出两者的区别之处,然后用简明的语言答题记录。
(5)本题考查汉字字形。写出带有某一偏旁的字,同一偏旁的字非常多,根据要求写出一个比较熟悉的即可。
【答案】10.①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②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
11.①成语:笨鸟先飞、百鸟朝凤。②谚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12.加强相关方面立法,做到有法可依;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据此可拟写。
(2)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及成语的意思。
(3)本题考查提建议的。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10.①“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这条标语直接呼吁大家关爱野生动物,并强调保护野生动物是保护我们美好家园的一部分,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传播。②“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此标语通过“同在蓝天下”的共享概念,强调了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应该共享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人们的保护意识。
故答案为:①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②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
11.①成语:笨鸟先飞:原意是飞得慢的鸟要先行动,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这里“鸟”是关键词。百鸟朝凤: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同样,“鸟”是这一成语中的重要元素。②谚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谚语通过比喻,强调了勤奋和早起的重要性,其中“鸟儿”作为勤奋的象征出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谚语则通过对比人类和鸟类的行为,揭示了生存欲望的普遍性,其中“鸟”作为自然界生物的代表出现。
故答案为:①成语:笨鸟先飞、百鸟朝凤。②谚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12.加强相关方面立法,做到有法可依: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法律保障,确保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适宜的生存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干扰和破坏。
故答案为:加强相关方面立法,做到有法可依;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13.C
14.B
【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13.ABD正确。C.联系“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的内容可知,作者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刺我良心的针;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强调了“针”,体现了作者对于自己冤枉了一只不会说话的猫的自责以及无限的懊悔;故选。
故答案为:C
14.甲处,联系“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的内可知,引文的句子是完整的,而且被独立使用,句号应在引号的里面;乙处,联系“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的内容可知,本句表达出作者对于自己冤枉了一只不会说话的猫的自责以及无限的懊悔之情,情感强烈,应使用感叹号。故选B。
故答案为:B
【答案】15.外婆悄悄挤出钱买小鱼小虾喂养阿灰|外婆温情地抚摸、劝导归来的阿灰
16.示例一:第⑧段中,外婆“阿灰阿灰”地叫着,是在鼓励阿灰,给它信心,让它有勇气跨入菜篮里。所以外婆的语气是温柔亲切的,语调不紧不慢,比较平和。(示例二:第⑩段中,外婆急切地想找到失踪的阿灰,所以呼唤“阿灰阿灰”的语气是焦急、悲切的,语调逐渐下抑,展现出沉重心情。)
17.在父亲眼中,阿灰愚笨无用还与“我们”争食,而外婆则把阿灰当孩子一样对待,包容关爱阿灰。两人对阿灰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父亲的态度更凸显了外婆对阿灰无私关爱的不易与难得,展现了外婆关爱动物、善良的高贵品质。
18.以“智者”形容阿灰,更能凸显它在老鼠面前安闲自若、不屑一顾的样子;以“县太爷”形容阿灰,更能凸显它进入菜篮后的安心、自在、惬意。作者以生动幽默的词语形容阿灰的不同情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阿灰的欣赏和喜爱之情,也从侧面表现了外婆对阿灰的爱。正因有外婆无私地爱着阿灰,阿灰才活得如此随意、洒脱、任性。
19.我认同。两篇文章都讲述了养猫的经历。《猫》一文重点叙述了养第三只猫的经历,这只猫不好看、不活泼、懒惰,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后来“我”仅凭主观臆断,认定这只猫咬死了芙蓉鸟,狠狠地惩戒了它。最终猫含冤而死,“我”也自责、愧疚不已。本文中的阿灰也同样慵懒,却得到外婆的格外照料与关爱,活得自在惬意、任性洒脱。两文都揭示了关爱动物的主题,并且通过比较两文中猫的不同命运,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弱点与美好,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如何对待弱小者的问题。所以将本文作为《猫》的拓展阅读篇目是很合适的。
【解析】(1)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
(2)本题考查设计朗读脚本的能力。设计朗读脚本要从感情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语气、节奏等方面对文章某个片段进行朗读设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据此即可判断出朗读的语气。
(3)本题考查赏析文章某个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把握文章内容、人物形象及主旨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①这一内容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②这一内容与文章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③这一内容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
(4)此题考查品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①词的意思或内容。②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③结合人物的性格和感情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及人物情感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应先通读全文,理清文章大意;然后细读文中的相关语段,提取相关信息;最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分别加以概括提炼,语言力求简洁明了,用词精当。当然尽量用文章中的词语概括,会更准确贴切。
15.结合第(3)段“阿灰是外婆的宠儿。外婆时常悄悄地挤出几文菜金,买回一些小鱼小虾喂养阿灰”可知,外婆悄悄挤出菜金买小鱼小虾喂养阿灰;结合第(10)段“外婆坐在厨房的小椅子上,一下一下地抚摸阿灰背上的皮毛,嘴里喃喃地劝它不要出门,不要到布满了陷阱的危险世界四处乱串”可知,外婆温情地抚摸劝导丢失的阿灰。据此概括。
故答案为: 外婆悄悄挤出钱买小鱼小虾喂养阿灰|外婆温情地抚摸、劝导归来的阿灰
16.结合第(8)段“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外婆心急如焚。房前屋后转了几圈,她想出一个笨拙的办法:外婆用晒衣服的长长木杈挑起一个菜篮伸到屋檐上,嘴里阿灰阿灰地叫着”可知,外婆是在阿灰不敢从屋檐上下来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想让阿灰从屋檐上下来时对阿灰的叫唤,这个时候外婆的心情是焦急的,但语气应该是充满慈爱与鼓励,亲切温柔又坚定平和的,语速应是缓慢的,希望阿灰不要害怕,希望它能够镇定下来进入菜篮中,然后从屋檐下来;据此设计朗读;
结合第(10)段“我记得阿灰失踪过一回。外婆端上它的饭盆走家串户,一边用筷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边阿灰阿灰地呼唤"可知,外婆是在阿灰失踪的情况下,外婆焦急地寻找的情况下对阿灰的叫唤,此时,外婆的心情是十分地焦急又难过,因此叫唤时的语气一开始应该是急切的,语速应较快,表达出她对阿灰的处境的担忧;越叫唤,声音应该越来越低,语速应缓缓放慢,表达出及叫唤许久之后的体力不支与她内心对阿灰也许遭遇不测的恐惧担心的心理。据此进行朗读设计。
故答案为:示例一:第⑧段中,外婆“阿灰阿灰”地叫着,是在鼓励阿灰,给它信心,让它有勇气跨入菜篮里。所以外婆的语气是温柔亲切的,语调不紧不慢,比较平和。(示例二:第⑩段中,外婆急切地想找到失踪的阿灰,所以呼唤“阿灰阿灰”的语气是焦急、悲切的,语调逐渐下抑,展现出沉重心情。)
17.结合第(3)段“父亲偶尔会流露出不满的神色:饭桌上的人还吃不到鱼虾,怎么又来了一只猫争食",第(8)段“父亲愤愤地表示无须理它,这种笨猫丢了也罢"可知,父亲对于阿灰的态度是不满的,甚至是厌恶、嫌弃的,认为阿灰又愚笨又无用,还来跟人争食物;结合第(3)段“阿灰是外婆的宠儿。外婆时常悄悄地挤出几文菜金,买回一些小鱼小虾喂养阿灰”,第(8)段“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外婆心急如焚。房前屋后转了几圈,她想出一个笨拙的办法"可知,外婆对阿灰的态度是十分宠爱的,把阿灰当成了一个孩子来对待,十分地关心爱护它,这与父亲对阿灰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写父亲对阿灰的态
度衬托外婆对阿灰的态度,突出外婆对阿灰的无私关爱的不易与难得。
故答案为:在父亲眼中,阿灰愚笨无用还与“我们”争食,而外婆则把阿灰当孩子一样对待,包容关爱阿灰。两人对阿灰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父亲的态度更凸显了外婆对阿灰无私关爱的不易与难得,展现了外婆关爱动物、善良的高贵品质。
18.结合第(6)段“这一幢破旧瓦房的地板底下有一条大阴沟,众多老鼠穿梭往返。许多时候,老鼠在朽烂的地板破口探头探脑,然后鬼鬼祟祟地钻出地面收罗一些食品。可是,阿灰仿佛耗尽了攻击老鼠的兴致。它随着眼坐在一缕阳光里,任由老鼠行色匆匆地窜来窜去,安详的神情如同一个窥破了世情的智者"可知,文中描写老鼠神色匆匆地来回窜,而阿灰却在一旁安详地看着它们,任它们来去,不去攻击;“智者”本是指有智慧谋略的人,这里作者用“智者”来形容阿灰,是要突显出它在老鼠面前安闲自若、不屑一顾的样子;
结合第(9)段“酒饱饭足,鼓腹而游,瓦顶上云游一番归来,阿灰就会坐到屋檐旁边千呼万唤,催促外婆备好菜篮。它堂而皇之地坐入菜篮左右顾盼,惬意得如同坐上了轿子的县太爷”可知,“县太爷”是旧时县令的俗称,作者用“县太爷”来称呼阿灰,是因为阿灰在瓦顶云游后催促外婆备好菜篮,然后“堂而皇之”地坐入菜篮“左顾右盼”十分惬意,突出阿灰因为有外婆的呵护而下瓦顶时那份安心、自在、惬意,从而表达了对阿灰的欣赏与喜爱。这样的称呼也从侧面体现外婆对阿灰的爱,外婆越无私地爱阿灰,阿灰越随意洒脱任性。
故答案为:以“智者”形容阿灰,更能凸显它在老鼠面前安闲自若、不屑一顾的样子;以“县太爷”形容阿灰,更能凸显它进入菜篮后的安心、自在、惬意。作者以生动幽默的词语形容阿灰的不同情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阿灰的欣赏和喜爱之情,也从侧面表现了外婆对阿灰的爱。正因有外婆无私地爱着阿灰,阿灰才活得如此随意、洒脱、任性。
19.先表明观点,结合阅读提示,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从内容、情感、主题、语言等角度阐述理由。示例:我认为此文可以作为《猫》的拓展篇目。《猫》这篇文章叙述作者一家养猫的经过,真切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文笔细腻委婉,清新动人。而本文讲述了外婆关心爱护照顾阿灰的故事,文笔清新朴素,具有“写实主义”的风格。两篇文章中对猫的描写各具特色,生动、形象、逼真,这一切都表明作者对生活观察是很精细的,感受是很真切的,从而在艺术表现上给人一种健康、真挚、朴实的艺术美感。
故答案为:我认同。两篇文章都讲述了养猫的经历。《猫》一文重点叙述了养第三只猫的经历,这只猫不好看、不活泼、懒惰,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后来“我”仅凭主观臆断,认定这只猫咬死了芙蓉鸟,狠狠地惩戒了它。最终猫含冤而死,“我”也自责、愧疚不已。本文中的阿灰也同样慵懒,却得到外婆的格外照料与关爱,活得自在惬意、任性洒脱。两文都揭示了关爱动物的主题,并且通过比较两文中猫的不同命运,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弱点与美好,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如何对待弱小者的问题。所以将本文作为《猫》的拓展阅读篇目是很合适的。
20.【答案】略
【解析】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填写一种动物,可以填猫、狗、鸡、鱼等常见动物,也可以填自己喜欢并研究过的某些不常见的,如老虎、狮子等,还可以是自然界中的各种昆虫,都符合要求。无论填什么,都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有话可说才行。可以通过记叙我和动物之间发生的事情,来表现对动物的喜爱或者与动物间深厚的感情。注意“我”和“动物”两个要素缺一不可。根据题干提示,本文适合于写记叙文。可以从真实生活中寻找事例进行描写,也可以在生活中观察他人与动物间的故事,转化成自己的故事;还可以写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者影视剧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某种小动物,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感。也可以写成想象作文或童话故事,可以把动物当作人来写,适当地进行肖像、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这样可以把动物的形象表现得更丰满更立体。但要注意,不可胡编乱造,即便是拟人化,也要合乎情理,能展示动物的本性,表达某种观点。例如:呼吁人们关爱小动物,或写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等主题。
例文:
我和大花猫的故事
奶奶家有只大花猫,它已经八岁了,相当于人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显然已经算“老爷爷”了。但它手脚还是很灵活,上房上树都不成问题。
这只猫长得非常胖,大概是奶奶总喂它好吃的吧!它的身子大部分是黄褐色,之间布满了灰色和黑色的条纹,一对棕色的耳朵警惕的竖立着,两只眼睛像灯泡一样亮,时圆、时细。
大花猫非常懒,我习惯叫它“懒虫”。每天它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又吃,到了晚上它也不去捉老鼠。
有一天中午,我实在看不惯它那懒洋洋的样子,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拿着柳枝,冲进屋子训了它一顿,它好象听懂了灰溜溜地出去了,我跟着它到了外面,满以为它已经痛改前非去“辛勤工作”了,谁知,它溜到草垛,晒着暖暖的太阳又呼呼大睡起来。
“懒虫”也非常调皮,一天我写作文的时候,要抄用一下门口的对联,就出去看了看。回来后,看见“懒虫”坐在我的位置上,正在专心致志地啃我的笔。我火冒三丈,使劲把它往下推,“嘿!”它就是不下去!我给你来点厉害的,我把大伯叫了过来,大伯一下子把懒虫赶到了地下,这一下子“懒虫”好象摔得不轻,它坐在地上半天才“明白过来”,我心理暗自高兴:“哼!小样儿,跟我玩,你还嫩点!”正当我洋洋得意的时候,忽然懒虫一个鲤鱼打挺“嗖”地一下钻入柜下,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柜下传来“吱吱”的惨叫。仔细一看,大花猫的嘴里多了一只肥大的老鼠。
这时懒虫翻着眼睛看了我一眼,迈着优雅的步伐四平八稳地走了出去,示威似的。原来,奶奶家的花猫,看着懒惰、调皮,但关键时刻还不失“英雄本色”!我以后再也不叫它“懒虫”啦!
本题考查写记叙文的能力。①在写记叙文的时候,也不要只是叙事,可以结合记叙的人事有一些抒情和议论。而且在写的过程中,还要把记叙文的六要素说清楚,一件事情,是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事情的经过也是文章的主要部分,这部分一定要写的有吸引力,不要空洞。②写好记叙文必须立意新颖,蕴含丰富,记事生动,状景生辉,抒情动人。写的事情最好是自己经历的,不要轻易的虚构,同时也要注重情景描述,不要单一的叙事。③立意新颖深刻,仔细的审题,分析材料,联系实际探究本质,见他人之所未见;选材精真新小,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素材,而且是真实准确的材料,构思别出心裁,切入和截取都要有讲究;情节曲折起伏,平铺直叙的文章是没有吸引力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