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6 22:3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唐]柳宗元《封建论》
你能说一说柳宗元这句话的意思?
过失在于政治,不在于制度,秦朝的情况便是这样。
秦朝的制度是什么制度?
中央集权制,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课前导入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探究分析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史料实证)
2.通过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了解农民起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3、分析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唯物史观)
4. 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陈胜吴广起义的革命首创精神。(家国情怀)
一、秦的暴政
1. 秦始皇的功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并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
2. 统治特点: 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一位堪称“劳模”的皇帝——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边疆
一、秦的暴政
来到了秦朝, 你还来不及高兴, 就面临第一个选择: 结合相关史料, 请选择你现在的状态。
今天一天只喝 了一碗全是水 的米粥, 肚子 空空, 好饿!
今天中午我
干了三大碗
米饭, 吃得
好饱!
2/3 上 缴 国 家
1/3养 家糊口
2.暴政的表现:
①:沉重的赋税
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一、秦的暴政
2.暴政的表现:
秦直道
阿房宫
秦长城
秦始皇陵
②徭役、兵役繁重
急于求成、暴虐
一、秦的暴政
2.暴政的表现:
死刑:族、车裂、腰斩、定杀、烹、枭首、磔。
肉刑:劓、刖、黥、挖眼、膑。
材料二:秦朝时,走在街上你会看到有的人脸上刺有字,有的人没有鼻子,有的人只有一只脚……在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死刑:坑杀,腰斩,车裂等十几种。
肉刑:膑、刖、墨等。
秦法:族诛、连坐。
材料: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材料研读
③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④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影响:对古代文化造成了严重摧残和破坏。
目的:控制人们的思想言论。
一、秦的暴政
儒生甲
现在的政治措施不符合旧制,我们应该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
一、秦的暴政
秦二世胡亥
⑤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1.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大量宫女殉葬,把修建墓室的所有工匠闷死在墓里。
2.凶残地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
3.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处于无法生活的。
指鹿为马
材料:秦二世令宫女殉葬、闷死工匠、杀害兄弟姐妹、屠杀大臣、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
老大修长城, 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 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 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 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 唯恐遭劫难; 轻则砍手足, 重则全村连; 昏庸是胡亥, 统治更残暴。
起义 !反抗 !
赋税沉重
焚书坑儒
刑罚残酷
二世残暴
徭役繁重
我家有三子
假如你穿越到秦朝,还没来得及高兴,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
一、秦的暴政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中,面对如此“状况”你会怎么做?
评价秦始皇
总评: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①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础。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①焚书坑儒,造成了思想专制和文化的一场浩劫。
②秦始皇的暴政,激化国内矛盾,埋下了秦亡的祸根。

总之,秦始皇功大于过,被称为“千古一帝”。
二.陈胜、吴广起义
材料一: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研读(秦二世)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是以陈涉(胜)…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贾谊《过秦论》
依据材料,说一说秦朝的施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关系。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按律当斩(导火线)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1.起义原因
二.陈胜、吴广起义
2.概况
原因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口号 成语 政权 结果
地位 直接:遇雨误期 根本:秦的暴政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时期)
大泽乡(也称为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
张楚政权
失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竿而起)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二.陈胜、吴广起义
3.过程:
大泽乡起义
攻占陈县,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伐无道,诛暴秦”
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秦二世调兵反击,起义失败
①秦军的强大
②作战实力有限,内部也存在矛盾,缺乏后援
失败原因:
二.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最终)亡秦,由涉首事也。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地位)
②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
③其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失民心者失天下;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能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结合司马迁的评价,说说陈胜、吴广起义有何意义。
三、秦朝的灭亡
1.背景: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由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
人物简介
刘邦
(前247—前195年)
刘邦字季,江苏徐州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
出身农家 豁达大度
●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
●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
攻占沛县,自称沛公。
●投奔名将项梁,受封为武安侯。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秦亡。
项羽
(前232—前202年)
项羽 ,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末农民起义领袖,自称西楚霸王。
勇猛好武 骁勇善战
●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
●领导巨鹿之战,击败秦军主力。
秦亡后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
●与汉王刘邦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
三、秦朝的灭亡
2.项羽与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巨鹿
②交战双方:
项羽——秦国章邯、王离
③地点:
巨鹿
④特点:
以少胜多
①时间:公元前207年
⑤结果:歼灭秦军主力。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三、秦朝的灭亡
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相关史事: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伐无道
诛暴秦
原因:秦的暴政,失去民心。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失民心者失天下;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能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族(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前221年
前210年
前207年
秦始皇
秦二世
秦亡
你认为秦速亡的原因是什么?从秦朝灭亡的历史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三、秦朝的灭亡
①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
②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③焚书坑儒
④秦二世更加残暴
根本原因:
地位:
典故:
结果:失败
项羽在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刘邦推翻秦朝统治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灭亡
秦的暴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得民心者得天下
课堂小结
1.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令人叹息。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
A.项羽 B.陈胜 C.吴广 D.刘邦
D
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全国推行度量衡标准,制作颁行标准器,并且设立机构每年检查校正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使用的度量衡。这有利于( )
A.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B.不同地域人民语言交流
C.方便各地的交通往来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D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