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6 22: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汉武帝继位初期西汉面临的社会危机,提高提取有效信息和概括能力。(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通过阅读教材、研读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学生能够掌握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并能够对这些措施进行初步评价,认识到它们对于西汉国力逐渐强盛的重要作用。(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通过列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说明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大一统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思考国家大一统对于国家繁荣富强的意义。(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一、削弱地方势力
汉武帝
秦始皇
何为“大一统”
“大一统”不是地域上的“大统一”,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汉朝巩固
秦朝确立
中央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各个方面进行统一领导,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一、削弱地方势力
史料1: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
史料2: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料3: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思想不统一。
史料4:(文帝)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景帝)匈奴五次入边,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整理自《史记》 、《汉书》《七上历史教科书》
诸侯势大,豪强横行
私商暴利
思想混乱
匈奴犯境
政治
经济
思想
军事
诸位爱卿,快来帮帮朕~
1.分析汉武帝即位之后面临着哪些问题?
一、削弱地方势力
Q材料反映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哪位皇帝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1.背景
【相关史事】西汉建立后,汉高祖继续实行郡县制,为巩固统治,又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度。这些诸侯王封地广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势力强大。
诸侯王(地方)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相关史事】汉景帝接受晁错建议,下令削夺王国的部分封地,划归中央管辖。公元前154年,吴王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举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朝廷出兵平叛,经过数月的战争,叛乱被平定。景帝借机收回诸侯王的部分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汉景帝
一、削弱地方势力
Q到汉武帝即位时期,这个问题出现了什么新发展?
1.背景
材料一:孝王(汉武帝叔叔梁王刘武)得赐天子旌旗,出入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
材料二: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於乡曲。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①诸侯王势力
②地方豪强势力
这两股势力成为危及国家统一的离心力量。
假如你是汉武帝的得力助手,你会向他提出什么建议?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一、削弱地方势力
提出者:主父偃
内容: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邻近的郡管辖。
影响: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小。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2.措施:
(1).王国问题
①.政治—实施“推恩令”
诸侯王
















中央统辖的郡
皇帝
“推广恩赐”
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你送来的贺礼太薄,
对朕不敬,削你的爵位!
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政治—②削夺爵位
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
——《晋书·舆服志》
一、削弱地方势力
(2).地方豪强问题
①.迁豪强:
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势力被削弱。
②.建立刺史制度:
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一、削弱地方势力
材料:主父偃说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并兼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 上从之,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
——《汉书 主父偃传》
Q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采取以上措施的作用。
3.作用
诸侯王势力
地方豪强势力
推恩令、削爵夺地除国
作用: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政治上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迁往京师、刺史制度
【知识拓展】汉武帝确立
汉文帝:西汉初期,汉文帝采用由各地推荐人才的方法选官,但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
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时期,将这种新的选官方法加以完善,形成察举制各郡国每年按照人口比例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皇帝也下诏让公卿大臣举荐人才,经过考察,授予官职。通过察举制,西汉王朝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一、削弱地方势力
二、经济上:加强经济管控
阅读课本68页,概括汉武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手工业表现
农业:
②播种工具楼(lóu)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手工业:
①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重视兴修水利。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纺织、冶炼、 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汉代耧车(模型)
耧车,汉朝出现的播种工具,以人或畜为动力,一人扶耧,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
相关史事 汉武帝曾多次组织数万人开挖水渠,还对黄河进行治理。有一年,他征调数万人堵塞黄河决口,并亲临现场,命令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都要背负薪柴参加堵口,终于成功堵住决口,止住水患。
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
二、经济上:加强经济管控
Q根据材料,说出西汉初期商业上面临哪些问题?
2.商业
材料一 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liè)天子,后卒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富商大贾,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帮助)公家(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淮书》
①背景: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许多富商大贾。
假如你是汉武帝的得力助手,你会向他提出什么建议?
朕该怎么办?
私人铸币
盐铁私营
富商大贾
二、经济上:加强经济管控
观察图片,阅读教材,概括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经济的管控?
五铢钱
措施: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④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盐铁官营专卖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作用:这些措施,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3.经济管控措施和作用
三、尊崇儒术
1.背景:汉初,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比较松弛,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思想混乱,不利于国家治理。
材料: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释义:现在人们学习和继承不同的学说,持有不同的议论,诸子百家遵从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向往,致使朝廷不能建立固定统一的法令制度。
严刑峻法
以法治国
施行仁政
以德治国
与民休息
无为而治
三、尊崇儒术
董仲舒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①正统思想
为稳固统治,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学校
人才
教材
②兴办太学
尊崇儒家思想
儒家经典
治国安邦
影响: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作用:扩大选官范围,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3.目的:为了稳固统治
三、尊崇儒术
合作探究:同是统一思想,汉武帝与秦始皇的措施有什么不同?
秦始皇 汉武帝
不同点 方式
结果
相同点 目的 实质 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破坏。
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推行儒学教育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加强中央集权
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
强硬手段 暴力阻止
高官厚禄利诱
统一思想、完成意识形态的统一是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必然选择
汉代讲经图
秦—坑儒谷
1.背景:
(1)秦末汉初,冒顿单于统一了漠北地区,不断南下袭扰;
(2)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3)汉武帝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队伍,大举反击匈奴。
三、尊崇儒术
汉初形势图
长平侯 卫青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冠军侯 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卫青、霍去病雕塑
Q面对匈奴南下,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理由是什么?
2.措施
继续和亲
反击匈奴
因为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三、尊崇儒术
时间:
战役:
将领:
结果:
漠北战役
公元前119年
卫青、霍去病
①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归附,部分西迁。
②西汉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
西汉与匈奴战争示意图
3.汉武帝:反击匈奴
三、尊崇儒术
漠北战役
汉高祖
休养生息
汉文帝
汉景帝
文景之治
汉武帝
大一统
4、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三、尊崇儒术
汉武帝派人联络西南夷,夜郎主动归附西汉。
汉武帝在南方越族聚居地区设置南海、合浦、交阯等九郡,进行有效管辖。
对比西汉与秦朝的疆域图,看看有什么变化?全班齐答。
经汉武帝的开拓,西汉的疆域较秦朝时扩大了近一倍。汉民族形成。
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逐步实现大一统,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
开 创
巩 固
三、尊崇儒术
课堂小结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推恩令
政治
思想
军事
经济
汉朝进入鼎盛
诸侯势力:
豪强势力:
-思想不统一:
私人铸币:
私贩盐铁:
富豪势利:
-匈奴侵犯:
刺史制度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统一铸造五铢钱
盐铁官营
平抑物价
北击匈奴
政治大一统
思想大一统
经济大一统
疆域大一统
1. 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汉武帝:“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
A. 主张推行分封制    
B. 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 施恩于诸侯子弟收买人心  
D. 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D
课堂练习
2. 汉初“私铸钱盛行,币法很乱”“自前193年至前113年,钱法变了九次,也就是在铸币问题上,朝廷和豪强做了九次斗争”。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汉武帝(   )
A. 采纳“推恩”建议 B. 加强思想控制
C. 实行盐铁专卖 D. 统一铸造货币
D
3. 今天陕西西安和平门附近有个地方叫下马陵。传说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汉武帝经过此地,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汉武帝对董仲舒如此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  )
A. “推恩” B. 废除丞相制度
C. 抑制豪强势力 D. 尊崇儒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