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方法 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以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充分体现健康育人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与健康安全的意识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教材分析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比赛中应用较多的变向技术,简单,使用。是初中篮球运球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进攻的基本动作,是衔接其他动作和摆脱防守的有效方法。变向时重心降低,转体探肩,蹬跨突然,超越快速有力。是其动作要点。通过练习可以提高运球突破能力,提高手控制球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程度。由该技术衍生出的组合技术练习、集体配合,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和协作意识。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机能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心理上与同伴之间的沟通需求增加。不喜欢枯燥的重复性练习,自主的分析和思考能力逐渐提高,更喜欢个性化的,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原地运球与直线运球,但是学生的总体水平参差不齐,突出变现为控制球的能力。
教学流程 准备部分:课堂常规、热身跑、球性练习、运球辅助练习
基本部分:1.复习原地体前变向,上步探肩动作 。 2.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一个障碍物 3.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多个障碍物 4.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多个障碍物+传球或投篮 5.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多个障碍物+传球或投篮比赛 结束部分:拉伸放松、课堂小结、下课回收器材
场地布置
安全防范 1.课前检查场地,合理布置器材,检查学生着装 2.安排见习生,对特殊学生特殊照顾 3.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运动意识
体育与健康教案
学校 教师 年级 八年级 上课时间 课次 学生数 40
教学内容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方法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理解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方法,了解几种提高运球能力的方法。 2.学生在单一练习中能够基本做出降低重心,转体探肩的动作,并能够有意识的加速突破。在组合练习及游戏中能够在过障碍后有80%的情况衔接准确的传球。并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体能。 3. 学生能够在练习与比赛中表现出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相互学习、勇于进取等优良品质。
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理解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方法,了解几种提高运球能力的方法。 2.学生在单一练习中能够基本做出降低重心,转体探肩的动作,并能够有意识的加速突破。在组合练习及游戏中能够在过障碍后有80%的情况衔接准确的传球。并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体能。
关键问题 降重心,转体探肩,快速突破
教学过程 学练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问题 设计 练习 次数 练习 时间
准备部分 8' 1.常规 2.准备活动: 2.1:热身跑 2.2:球性练习 2.3:运球辅助练习 1.静齐快 2.精神饱满,跟上节奏 1四列横队 2.1一路纵队 2.2 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安全提示:注意力集中,控制好篮球 ≥1 ≥1 ≥1 ≥1 3' 2' 1'30'' 1'30''
基本部分 27' 一.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方法2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 1.单一练习 1.1复习原地运球上步护球 1.2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一个障碍物。 1.3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多个障碍物 2.组合练习 2.1跳步接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多个障碍物 2.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多个障碍物+传球或投篮 3.比赛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多个障碍物+传球或投篮比赛 1.1 80%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出降重心,转体探肩。50%以上的同学能够做出快速突破。 1.2学生在慢速运球中利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障碍物,在多次练习中60%的情况能够做出降重心,转体探肩。 2.1接球后能够做好与运球突破的动作衔接 2.2在完成突破后有80%的情况能将球准确的传给同伴。 3.在接力比赛中,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速度。不可一味追求速度。 2.同上 3.同上 安全提示:在练习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在运球跑动过程中避免迎面相撞。 转体探肩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才能做到快速突破? ≥10 ≥10 ≥5 ≥5 ≥3 ≥2 2'' 3'' 25'' 30'' 1' 1'
结束部分 5' 1放松练习:拉伸放松 2.小结、养成教育 调整呼吸充分放松 学生积极收还器材 体操队形 ≥1 3'10''
场地器材 标志桶24个 标志盘8个 小黑板2块 平板电脑4台 篮球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