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建议用时:18分钟]
【分子的性质】
1. 中国诗词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稻花香的原因是( )
A. 分子质量很小 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2. 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是因为( )
A. 分子间间隔变大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体积变大 D. 分子数目变多
3.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4. 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期间,我国健儿在滑雪、滑冰等多个项目上获得了多枚金牌。从微观角度分析,雨、雪和冰的区别在于( )
A. 分子的种类 B. 分子的间隔 C. 分子的质量 D. 分子的大小
5. 青藏高原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是江河源头的重要补给水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结冰时,水分子不再运动 B. 冰熔化时,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 冰升华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 冰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6. [2025南通海安期中]关于冰、水和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不可能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B. 水蒸气是肉眼可以看见的气体
C. 相同条件下,水蒸气比水的分子运动速率大
D. 它们是同一物质,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相同
7.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下列关于“水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循环”使淡水资源用之不竭
B. “水循环”有利于淡水资源的补充
C. “水循环”中,水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D. 我国淡水资源丰富,分布均匀
8. 如图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 [2025苏州外国语月考]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水结成冰:水分子停止运动
B.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种类不同
C. 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分子间间隔变大
D. 石墨常温下稳定:碳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10.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②
C. 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 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11.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图1是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装置。小亮同学对其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竖直放置的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着一片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图3为氨气的部分性质。
图1 图2
资料摘要
①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具有难闻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②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无色酚酞试液遇到氨水会变成红色。
图3
(1) 图1中丙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塞封闭管口。一会儿后观察到________(填“ab”或“bc”)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
(2) 图1和图2中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与图1实验相比,改进后图2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 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热水中,可以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度变快,请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建议用时:18分钟]
【地球上的水资源】
1. [2025宿迁宿豫期中]2024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以下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C. 工业上使用明矾对自来水消毒
D. 农业和园林灌溉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或滴灌可以节约用水
【水的净化】
2. 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自然沉降 B. 过滤 C. 活性炭吸附 D. 杀菌消毒
3.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净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B.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C. 静置沉淀是一种简单的净水方法 D. 长期饮用蒸馏水不益于人体健康
4. 某项目式化学小组同学制作了简易净水器(如图),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 黄岗岩石子的作用是消毒
B.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
C. 石英砂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D. 塑料杯中得到的水是纯水
5. 下列几个步骤能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A. ③①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④②
6. [2025南京秦淮一模]很多公共场合安装有直饮水机,某种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图,其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
A. 过滤 B. 吸附 C. 蒸馏 D. 消毒
【过滤及操作要点】
7. 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 )
A. 氧气和二氧化碳 B. 木炭粉和铁粉
C. 食盐和蔗糖 D. 食盐和沙子
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英同学从岩马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 )
A. 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B. 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
C. 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D.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9. [2025无锡期中]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变成淡水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 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 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 能获取淡水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0. 某品牌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a炭罐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B. 紫外线照射的作用是加热
C. 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可以使硬水软化
D. 经过a、b、c三步获得的直饮水是纯净物
11. [2025宿迁宿豫期中]某兴趣小组取京杭大运河水样进行净化实验。
(1) 设计:运河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色素、异味、矿物质、微生物等。
①可以通过________(填操作名称)去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②右图为活性炭吸附后的微观图示,活性炭具有________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分子。
(2) 净化:将饮用水瓶和纱布、活性炭等组合成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的净化。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________(填“A”或“B”)。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________(填“适宜”或“不宜”)直接饮用。
(3) 总结
①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________(将字母排序)。
a. 分析混合物成分 b. 找到分离方法 c. 寻找成分性质差异
②自制净水器净水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1. B 2. A 3. A 4. B 5. C 6. C 7. B 8. D
9. B 10. C
11. (1) 分子很小 (2) 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12. (1) 作对照,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ab (2) 分子在不断运动 节约试剂(或更加环保等,合理即可) (3)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第2课时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1. D 2. D 3. A 4. B 5. A 6. C 7. D 8. C
9. B 10. A
11. (1) ①过滤 ②疏松多孔 (2) A 不宜 (3) ①acb
②过滤技术、净水材料的质量和耐用性等(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