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探秘水世界 单元测试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探秘水世界 单元测试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9 23: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得分:______
一、 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2025苏州常熟一模)昆承湖又名东湖,是常熟市境内最大的湖泊。为保护其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加强环境水质监测 B. 厨余垃圾直接倒入湖中
C.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2. (2025宿迁宿城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称量 D. 检查气密性
3. (2025宿迁宿城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气可以加压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铁是由铁分子构成的
C. 原子中一般存在质子、中子和电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D.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该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是“kg”
4. (2025苏州高新一模)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静置可使水中的大颗粒泥沙沉降
B. 细沙过滤可除去水中的细小颗粒
C. 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 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是纯净物
5. (2025淮安模拟)用如图所示的自制水电解器进行实验,研究水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a管中气体为1 mL,则b管中气体约为2 mL
B.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镀铬曲别针作电极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D. 研究物质的分解是认识物质组成的一种思路
6. (2025宿迁宿豫月考)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微粒观的角度认识和研究物质是化学必须具备的思维方法。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B.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D. 原子的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7. (2025无锡梁溪月考)从化学视角研究水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由水分子构成 B. 水蒸发属于化学变化
C.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长期饮用硬水利于健康
8. (2025苏州昆山期末)关于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中主要含Na+、Cl-、H2O
B. 该溶液中含15 g NaCl
C. 向该溶液中加100 g水,溶质的质量不变
D. 取出50 g溶液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7.5%
9. (2025苏州高新一模)打火机制作时通过加压将约1 L的丁烷(C4H10)气体压入约4.5 mL的燃料腔中。使用时,只需按压开关,丁烷立即汽化喷出,并在喷嘴处被电火花点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满丁烷气后,燃料腔中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B. 打火机未使用时,丁烷分子静止不动
C. 按压开关后,丁烷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D. 丁烷气燃烧时,丁烷分子的种类不变
10. (2025盐城响水期末)“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能对天然水进行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B. 抗菌颗粒可以杀菌消毒
C. “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蒸馏这种净水方法
D. 通过“生命吸管”进行处理得到的水是纯水
二、 填空题:共3题。
11. 现有4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g,溶剂质量为________g。
(2)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 g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2. (2025宿迁宿城期中)碳中和,中国在行动。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导致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为缓解温室效应,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所示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 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 上述变化1、2和3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的种类 ②分子间的间隔 ③分子本身的化学性质 ④分子的数目 ⑤分子本身的质量
(3) 变化3中,微观粒子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能量。
13. (2025宿迁沭阳期中)水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1) 直饮水机是目前很多学校选择的饮用水供水方式,其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①炭罐中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是___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②超滤膜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的________(填操作名称),天然水净化时进行该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B C D
③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
(2) 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B.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C.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标签上要写明溶液名称及溶质质量分数
三、 实验与探究题:共2题。
14. (2025常州新北月考)某化学探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水的组成。
【实验步骤】
①用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2%的氢氧化钠溶液,从A中的大圆孔注入。
②用两个橡胶帽塞住右边两个出气口,用带针头的小注射器分别在出气口1和2处抽气,液面上升,直至水充满正负两极。
③接通电源待C中气体体积达到最大刻度时,关闭电源;仔细观察实验装置中的现象。
④分别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抽取气体并检验。
【交流与反思】
(1) 步骤①中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 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 步骤③中的现象:A中液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 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过程中,C中得到200 mL气体,则B中得到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实验条件下,ρ(H2)=0.089 g/L,ρ(O2)=1.429 g/L]。
(5) 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一项是________(填字母)。
A. 部分氧气溶于水 B. 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C. 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D. 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6) 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并称它们为“五行”。根据上述实验的现象,你认为水是否只含一种元素?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某学习小组进行水质调查时发现某池塘水较浑浊,为此开展水质研究。以下实验为探究影响明矾净水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
①明矾溶于水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
②Al(OH)3胶体能溶于酸。
③净水效果可用浊度去除率A表示,A值越大表示净水效果越好。
【提出猜想】
猜想a:一定范围内,明矾的用量越大,净水效果越好。
猜想b:一定范围内,水样的酸性越强,净水效果越差。
【实验准备】配制絮凝剂溶液和稀硫酸。
(1) 用明矾配制100 mL质量分数为1%的絮凝剂溶液(密度取1.0 g/cm3),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
(2) 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取1.8 g/cm3)加水稀释配制100 mL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密度取1.0 g/cm3),需要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mL。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取该水样,按下列实验方案加入试剂后,充分搅拌,静置t min,测定水样的浊度并计算得到浊度去除率,记录数据。
实验 序号 水样体积/mL 1%絮凝剂 溶液体积/mL 9.8%硫酸 体积/mL 蒸馏水 体积/mL t min后浊度 去除率
1 200 5.0 0 5.0 A1
2 200 V1 0 7.5 A2
3 200 0 0 V2 A3
4 200 5.0 2.0 3.0 A4
5 200 5.0 5.0 0 A5
【数据分析,交流讨论】
(3) 实验1、2、3用于探究猜想a是否成立,则V1=________,V2=________。
(4) 实验测得A1>A2>A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证明猜想b成立,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用A的大小关系表示)。
(6) 水样的酸性越强,净水效果越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B 2. D 3. C 4. D 5. B 6. D 7. A 8. D 9. C 10. D
11. (1) 4 36 (2) 8% (3) 28%
12. (1) A (2) 变化2、变化3 ①③④⑤ (3) 吸收
13. (1) ①物理变化 ②过滤 引流 B ③杀菌 (2) C
14. (1) 增强水的导电性 (2) 将装置内空气排尽 (3) 上升 (4) H2OH2+O2 0.142 9 (5) B (6) 否,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5. (1) 玻璃棒 (2) 5.6 (3) 2.5 10 (4) 一定范围内,明矾的用量越大,净水效果越好 (5) A4>A5 (6) 明矾溶于水生成的Al(OH)3胶体溶于硫酸,吸附水中悬浮物的能力减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