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提优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B. 100 g冰融化得到100 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31 g红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71 g五氧化二磷,消耗40 g空气
D. 镁条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2025宿迁宿城期末]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下列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6
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物质C一定是催化剂
C. D的待测值是30 D. 反应中B、D的质量比是1∶3
3. [2025宿迁三模]化学世界中存在很多奇特的分子,如图分子结构酷似螃蟹,被命名为螃蟹烯(化学式为C30H48O2),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个螃蟹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B. 螃蟹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C. 螃蟹烯由30个碳原子、4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 螃蟹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4. [2025盐城东台期中]现有2.3 g乙醇(C2H5OH)和一定量O2混合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CO、CO2和H2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 )
A. 4.8 g B. 3.2 g C. 4.4 g D. 4.0 g
5. [2025徐州沛县一模]二甲醚是一种清洁燃料,4.6 g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8.8 g、水5.4 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二甲醚由C、H两种元素组成
②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1
③二甲醚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
④4.6 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9.6 g氧气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 [2025无锡江阴月考]硫酸铝固体分解得到的活性Al2O3可作为工业催化剂载体。取33.3 g Al2(SO4)3·18H2O于坩埚内,隔绝空气灼烧。在热分解过程中,热重分析仪记录的数据如图所示(已去除坩埚的质量),已知425 ℃前减少的均为结晶水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l2(SO4)3·18H2O和Al2O3受热都易分解
B. Al2(SO4)3·18H2O加热至M点时固体质量减少19.8 g
C. 图中N点物质的化学式为Al2(SO4)3
D. 图中a=9
7. 将0.72 g草酸亚铁(化学式为FeC2O4)放在一个可称重的敞口容器中焙烧,500~600 ℃时,容器中的固体质量保持在0.4 g不变,该固体的化学式为( )
A. Fe B. FeO C. Fe2O3 D. Fe3O4
8. [2025宿迁沭阳月考]据报道:某村民家发生煤气罐爆炸,经初步调查,事件起因是液化石油气钢瓶连接软管老化,造成液化气泄漏,遇明火燃烧、发生燃爆。小刚同学刚开始学习化学,他想知道液化气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对此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
【查阅资料】液化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假设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一种能被检验的假设性结论,其表述方式:如果……,那么……。
(1) 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 打开液化气,点燃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
①玻璃杯内壁出现________,说明液化气燃烧有水生成。
②手摸玻璃杯壁有发烫感觉,说明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说明液化气燃烧有________生成。
【获得结论】
(3) 该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4) 液化气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你认为小刚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025南京鼓楼期中]青蒿素是中国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是中国科学事业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确定了它的组成、结构,并成功合成。
已知:
①青蒿素可溶于乙醚,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56 ℃左右。青蒿素受热易分解。
②乙醚的沸点为34.5 ℃。
③工业酒精是酒精灯的燃料,含有水分(假设本实验所用工业酒精不含其他杂质),酒精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Ⅰ. 实验室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如图所示。
(1) 《中国药典》记载“青蒿”能“清热解暑,截疟……”据此记载,可知“青蒿”主要治疗的病症是________。
(2) 屠呦呦的科研思路源于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其中分离方法与图中操作Ⅰ相同,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用“绞取汁”的方法得到青蒿提取物,这与中药常用的“煎滚煮沸”制成药液的方法不同,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操作Ⅱ是在较低温度下蒸馏,其原理是利用乙醚和青蒿素的________(填字母)不同。
A. 密度 B. 熔点 C. 沸点 D. 溶解性
Ⅱ. 探究青蒿素的组成。
【探究一】分析青蒿素的元素组成,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步骤如下:
ⅰ. 在燃烧匙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ⅱ. 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图1 图2
(4) ①甲同学根据上述现象推断青蒿素燃烧生成了H2O和CO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推断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实验。为了排除装置中空气可能造成的干扰,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先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装置右侧导管口,直至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时,观察到B装置中固体颜色由白色变成_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出青蒿素燃烧生成H2O和CO2,说明青蒿素中一定含有________(填元素名称,下同),可能含有________。
【探究二】确定青蒿素中各原子的个数比
(5) 将14.1 g的青蒿素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经测定,产物只有H2O和CO2,其中H2O的质量为9.9 g,CO2的质量为33 g。根据所给数据计算,青蒿素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取最简整数比)。
专题提优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D 2. D 3. B 4. C 5. D 6. C 7. C
8. (1) 如果液化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那么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 (2) ①水雾 ②放热 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3) 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
(4) 正确 日光灯通电发热发光是物理变化
9. (1) 疟疾 (2) 过滤 青蒿素受热分解 (3) C (4) ①酒精充分燃烧时也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无法确定生成的H2O和CO2是青蒿素燃烧生成的 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蓝色 碳元素、氢元素 氧元素 (5) N(C)∶N(H)∶N(O)=1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