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专题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 化学 八年级 全一册
跨学科实践活动
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量增大,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也在增多。以上海为例,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天需要处理的生活垃圾总量约3万吨。如果将这些垃圾任意弃置,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再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占地和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部分资源循环再利用。化学的魅力不仅在于不断创造对人类更有用的新物质,也体现在合理使用物质,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跨学科实践活动
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在本活动中,你将通过了解常见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与相应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图1.12),认识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并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你和同伴可以合作完成如下任务:
卫生填埋
图1.12 几种常见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
高温焚烧
堆肥发酵
·活动1 调研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方式
·活动2 设计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方案
·交流与反思
在每项任务中,你和同伴都需要先设计一个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做好分工;活动中,应仔细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
调研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方式
活动1
要求及建议
① 结合当地的垃圾分类标准,尝试对一些家中常见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② 查阅资料或实地走访当地的垃圾处理中心,了解不同类别垃圾的处理方式,分析这些处理方式可能与哪类学科原理有关。
提示
① 可以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角度来认识垃圾处理方式。
② 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促进垃圾处理方式发展的作用。
图1.13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
图1.14 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
不同类别生活垃圾的一般处理方式与所涉及的变化类型
垃圾类别 一般处理方式 变化类型
湿垃圾(厨余垃圾)
可回收物 塑料类
金属类
玻璃类
……
活动记录
设计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方案
活动2
要求及建议
① 设计一张海报,对学校或家中减少垃圾量或规范垃圾分类工作的做法进行宣传。
② 和同学们一起策划一次展示或宣讲活动,在校园或社区里通过演讲、宣传海报、小游戏、互动问答、征集签名、手工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加入垃圾分类回收的队伍。
提示
① 梳理我国出台的有关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和当地的一些规章制度,为垃圾分类宣传提供指导。
② 能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展示成果,如运用可回收物设计并制作一个艺术作品或手工艺品,吸引观众加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③ 关注参与者的行为,对随意弃置的相关宣传产品进行回收。
交流与反思
要求及建议
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反思总结。
② 通过个人自评、组员互评和小组互评,总结项目实践的经验和收获。
本活动主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采用合适的方法,完成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的宣传。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过程展开探究,特别是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方法,如湿垃圾与落叶的堆肥实验、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测试、固液分离湿垃圾桶设计、环保型垃圾焚化炉设计等。希望同学们通过活动探究,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
感谢观看
202X/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