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跨学科实践活动 课件(共10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 全一册《化学》沪科版(五·四学制)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6跨学科实践活动 课件(共10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 全一册《化学》沪科版(五·四学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30 18:0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专题6 化学变化及其表示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 化学 八年级 全一册
跨学科实践活动
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跨学科实践活动 
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人类已知的含碳物质有上亿种,不同含碳物质可以进行转化。碳循环是碳元素在地球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圈之间的分布、迁移和化合形态转化的地球化学过程。碳循环是对地球生命和人类生存有重要意义的循环作用。二氧化碳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重要载体,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重要影响。为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稳定,我们应从自身做起,落实低碳行动,拯救地球家园。
在本活动中,你将通过调查实践、设计实验等过程,了解碳中和理念,理解低碳行动的意义,制订低碳行动方案。因此,你和同伴可以合作完成如下任务:
·活动1 调查二氧化碳的“来龙去脉”
·活动2 探寻低碳行动方案
·交流与反思
在每项任务中,你和同伴都需要先设计一个详细的活动方案,做好分工;活动中,应注意活动过程和实验相关数据的记录。
调查二氧化碳的“来龙去脉”
活动1
要求及建议
① 基于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的化学观念,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梳理二氧化碳的产生或转化途径。
②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现状,了解碳中和的意义。
③ 与小组同伴分享交流调查结果。
提示
参照图3.16(第69页)中的信息,寻找二氧化碳的产生或消耗行为。
调查和梳理活动单
二氧化碳的“来龙去脉” 环境 碳元素转化的过程或行为
二氧化碳的 生成 自然界
工厂
家庭
二氧化碳的 储存与转化
活动记录
探寻低碳行动方案
活动2
要求及建议
① 查阅资料,了解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现状。
② 从个人、国家、国际不同层面系统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③ 利用常见材料与试剂制作二氧化碳储存或转化简易模拟装置,把装置作品与小组同伴分享交流。
提示
① 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一是控制二氧化碳的产生,二是转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依据物质转化、碳元素守恒等观念设计低碳行动。
② 国家对节能减排方面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可以指导完善低碳行动方案。
③ 在设计简易装置时,应充分考虑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思考在真实场景中应用的可行性。
交流与反思
要求及建议
① 撰写项目实践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低碳行动方案及研制过程。
② 走近家庭、社区,宣传并践行低碳行动。
本活动主要基于二氧化碳的产生与转化的调查资料和化学变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制订低碳行动方案并进行实践。同学们还可以对二氧化碳在农业生产、药物提取或制取、化学品与能源产品生产等领域的利用方式及其应用前景展开调查研究,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出建议。希望同学们养成低碳生活习惯,积极探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为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贡献力量。
THANK YO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