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专题2 体验化学实验探究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 化学 八年级 全一册
跨学科实践活动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
跨学科实践活动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
空气质量不仅是评估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更是关乎人类健康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空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使得空气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生态环境部门会发布实时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实时空气质量指数的发布对于公众健康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而言,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避免在空气质
量不佳的环境中停留过久。对于政府和相关机构而言,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可以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在本活动中,你将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空气中污染物主要有哪些,以及空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综合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设计制作一款个性化的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因此,你和同伴可以合作完成如下任务:
·活动1 研究空气质量指数
·活动2 设计和组装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交流与反思
在每项任务中,需要同伴间进行充分交流,做好分工,做好活动过程的数据记录及资料积累。在开展任务过程中注意养成尊重知识产权意识,凡借鉴的材料均应注明出处。使用的电子元件需要注明型号甚至是厂家,以便于实验的复现。
研究空气质量指数
活动1
要求及建议
① 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了解空气质量指数的含义、空气污染物及其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可用空气成分、空气污染物等作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
② 知道某些特定环境(如新装修房屋、新车内等)中的污染物及其产生的途径,结合生物学科知识说明主要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及其他动植物生长的危害。
③ 收集相关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检测手段,特别是传感器及电子元件测量的主要方法,了解他人的做法。
提示
① 活动中你需要查阅空气污染物和它们的检测方法。通常,有化学检测法、仪器检测法,快速、实时的检测应该选择利用传感器。
② 对查阅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并撰写报告。
设计和组装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活动2
要求及建议
① 提出建设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构想,建议至少检测两项指标。规划“检测站”的基本功能,如仪表显示还是数字显示、是否具备超限报警功能等。
② 根据周边情况分析空气中可能出现的相关成分,选择重点监测的对象,确定合适的电子元件和传感器,绘制设计图。
③ 将电子元件与传感器连接并进行程序设计,组装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并进行检测试验,结合采集的数据准确性对装置进行修改与完善。
提示
组装过程需要信息科技和物理学科知识的支持,而检测试验需要在化学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建议设计检测试验情况记录表,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做好记录。
电子元件及传感器的名称与型号: 。
实验装置
活动记录
装置贴图区(附简单说明)
一款检测PM2.5和甲醛的参考设计
交流与反思
要求及建议
①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监测真实环境的空气质量状况,完成数据采集与处理,分析监测对象的指标情况。
② 以小组为单位发布产品,开展各小组间的交流,分析与评价各小组产品的优点与不足。
③ 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尝试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本活动主要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检测。希望同学们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组装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能从化学学科视角,探究空气污染物处理的方案,认识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
感谢您的观看
202X/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