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09:4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若三边的平方和为200,则斜边长为(  )
A.8 B.9 C.10 D.11
2.如图,在中,于,则的长是(  )
A.10 B. C. D.
3.如图,有一个圆柱体,它的高为12,底面周长为10,如果一只蚂蚁要从圆柱体下底面的A点,沿圆柱表面爬到与A相对的上底面的B点,则蚂蚁的最短路线长为(  )
A.13 B. C.15 D.10
4.如图所示的图案是由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其中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直角边长分别是13,1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50 B.41 C.25 D.16
5.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若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为5,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3,则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
A.144 B.49 C.64 D.25
6.如图,一个长为5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4m,则梯子的底端离墙的距离是(  )
A.3m B.4m C.5m D.m
7.如图,在中,,以为边作正方形,若正方形的面积是1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3 B.6 C.10 D.16
8.如图,是斜边上一点,且,为上任意一点,于点,于点,则的值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若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则此三角形为   三角形.
10.如图,在中,,于点D,,,则BC的长为   .
11.如图,一架米长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到墙底端的距离为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米,那么梯足将外移   米.
12.如图,在一棵树的10米高的处有两只猴子为抢吃池塘边水果,一只猴子爬下树跑到处(离树20米)的池塘边,另一只爬到树顶后直接跃到处,距离以直线计算,若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则这棵树高   米.
13.如图,在中,,,点D在AC上,且,点E是AB上的动点,连结DE,点F,G分别是BC,DE的中点,连结AG,FG.当时,线段AG的长为   .
14.如图,在中,,,,是是的平分线,是线段上一点,是线段上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
15.如图,等腰三角形 中 ,且 .
(1)求 的长;
(2)求 的面积.
16.如图,在四边形中,,是边上一点,,.
(1)求证:;
(2)若,,求的长.
17. 如图,有一个池塘,其底边长为10尺,一根芦苇生长在它的中央,高出水面部分为1尺.如果把该芦苇沿与水池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那么芦苇的顶部B恰好碰到岸边的,请你计算这个池塘水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的长度各是多少?
18.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形(其中)土地划出一个三角形后后,测得米,米,米,米.
(1)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图中阴影部分土地的面积.
19.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一侧有一村庄,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其中,由于某种原因,由到的路现在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测得千米,千米,千米.
(1)求证:;
(2)求原来的路线的长;
20.物理课上,老师带着科技小组进行物理实验.同学们将一根不可拉伸的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滑块上,另一端拴在物体上,滑块放置在水平地面的直轨道上,通过滑块的左右滑动来调节物体的升降.实验初始状态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直轨道上,物体到滑块的水平距离是,物体到定滑轮的垂直距离是.(实验过程中,绳子始终保持绷紧状态,定滑轮、滑块和物体的大小忽略不计)
(1)求绳子的总长度;
(2)如图,若物体升高,求滑块向左滑动的距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
根据勾股定理得:a2+b2=c2,
∵a2+b2+c2=200,∴2c2=200,
∴c2=100,∴c=10.
故答案为:C.
【分析】设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利用勾股定理得a2+b2=c2,再由三边的平方和为200,得a2+b2+c2=200,根据两式即可求出斜边的长.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CB=90°,AC=8,BC=6;
∴AB==10
∴CD==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的值;根据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原则,列代数式,可直接求出CD的值.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将圆柱体侧面沿点所在直线展开,点,的最短距离为线段的长,
由图可知:,,
为最短路径为:,
则蚂蚁爬的最短路线长为13,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将立体几何转换为平面几何,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最短路径即可.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如图,
根据勾股定理得出: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得: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直角边==12,
∴ 小正方形的边长=12-5=7,
∴ 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72=49.
故答案为:49.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直角边推出小正方形的边长,即可求得小正方形的面积.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梯子的底端离墙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实际应用.根据勾股定理的变形可得,代入数据可求求出答案.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正方形的面积为13,
∴,
在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
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得,
∴.
故答案为:C
【分析】由正方形面积求得,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然后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求解即可.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过点C作CH⊥AB,如图,
∵ Rt△ABC中AC=BC=1,
∴ AB=,
∴ S△ABC=AC·AB=AB·CH,
∴ CH=,
∵ PF⊥BC,PE⊥AB,
∴ S△BCD= S△BCP+ S△BDP,即BD·CH=BC·PF+BD·PE,
∴ PE+PF=.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得AB的长,再根据等面积法求得CH的长,根据S△BCD= S△BCP+ S△BDP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
9.【答案】直角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设三角形三边分别是3x、4x、5x。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可以根据三边比假设出三边的长度,然后列示计算即可得出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0.【答案】5
【解析】【解答】解:设BC为x,则CD为x-1,
∵,

解得:
故答案为:5.
【分析】设BC为x,则CD为x-1,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此方程即可.
11.【答案】
【解析】【解答】解;在直角中,已知, ,则,

在直角中,,且为斜边,

梯足向外移动了.
故答案为:.
【分析】
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长,即可求除长,然后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的长度,然后利用线段的和差得到的长解题.
12.【答案】15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树的高度为x米,因为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即都为30米,
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x=15,
故树的高度为15米,
故填:15.
【分析】 如图,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即BD+AD=BC+AC=10+20=30,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树的高度.
13.【答案】
【解析】【解答】解:连接DF、AF、EF,如图,
在中,

∵点F,G分别是BC,DE的中点,




∴为直角三角形,且


在和中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DF、AF、EF,利用"ASA"证明则 进而求出AE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度,进而即可求解.
14.【答案】
【解析】【解答】解:在AB上取一点F',使BF'=BF,过点C作CH⊥AB于点H,如图所示:
∵BD是∠ABC的平分线,
∴∠EBF=∠EBF',
又∵BE=BE,
∴△EBF≌△EBF'(SAS),
∴EF=EF',
∴CE+EF=CE+EF'≥CH,
∴CE+EF的最小值为CH的长,
在Rt△ACB中,
∠ACB=90°,AC=3,BC=4,
由勾股定理,得AB=,
∵S△ABC=AB CH=AC×BC,
∴CH=,
故答案为:.
【分析】在AB上取一点F',使BF'=BF,过点C作CH⊥AB于点H,先利用“SAS”证出△EBF≌△EBF',可得EF=EF',再结合CE+EF=CE+EF'≥CH,可得CE+EF的最小值为CH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等积法可得CH=,从而得解.
15.【答案】(1)解:设AD=xcm,∵是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
则列示为(x+3)2=x2+42
解得x=
∴AD的长为cm。
(2)解: 的面积 =AB×CD×=(3+)×4×=cm2
∴ 的面积是cm2。
【解析】【分析】(1)题可以放到直角三角形ACD中,因为AB=AC,所以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即可;
(2)题根据(1)题的结果计算出AB的长度,然后以AB为底、CD为高即可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16.【答案】(1)证明:如图.

.


.
在和中,
.
(2)解:,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析】【分析】(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根据AAS判定 ;
(2)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CD=AC,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D.
17.【答案】解:设池塘水深x尺,则芦苇高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解方程,得
∴尺
答:池塘水深12尺,芦苇高13尺.
【解析】【分析】设池塘水深x尺,则芦苇高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再求解即可.
18.【答案】(1)解: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解得,
在中,
是直角三角形,
(2)解:图中阴影部分土地的面积(平方米).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由勾股定理求出AC=5,继而由勾股定理逆定理求出ADC=90°;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答案即可。
19.【答案】(1)证明:千米,千米,千米,


为直角三角形,

(2)解:设千米,则千米.
,,
,即,
解得:.
答:原来的路线的长为千米.
【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CDB为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证;
(2)设千米,则千米,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20.【答案】(1)解:根据题意得,,,


答:绳子的总长度为;
(2)解:如下图所示,

根据题意得,,,,


答:滑块向左滑动的距离为.
【解析】【分析】根据Rt中直角边的长度是,的长度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度,绳子的长度就是斜边与直角边的长度之和;
物体升高,则斜边的长度增加,斜边的长度增加为,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度,用的长度减去的长度,就是滑块向左滑动的距离.
(1)解:根据题意得,,,


答:绳子的总长度为;
(2)解:如下图所示,

根据题意得,,,,


答:滑块向左滑动的距离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