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认识实数 课时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认识实数 课时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09:3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认识实数(课时练习)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的绝对值是(  )
A. B. C.5 D.-5
2.估计 的值在(  )
A.1和2之间 B.2和3之间 C.3和4之间 D.4和5之间
3.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  )
A.0.12 B. C. D.
4.数5,,0,中最小的是(  )
A.5 B. C.0 D.
5.若 ,且a、b是两个连续整数,则a+b的值是(  )
A.1 B.2 C.3 D.4
6.如图,圆的直径为个单位长度,该圆上的点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将该圆沿数轴负方向滚动周,点到达点的位置,点表示的数为(  )
A. B. C. D.或
7.如图,数轴上的点P表示下列四个无理数中的一个,这个无理数是(  )
A. B. C. D.
8.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和,点C到点A的距离与点B到点A的距离相等,则点C所对应的实数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的相反数是   .
10.比较大小:     .
11.数学书本告诉我们: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则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实数为   ;
12.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若无理数满足,则的值可以是   。(填一个即可)
13.如图,,则.以点为圆心,线段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则点表示的数是   .
三、解答题
14.将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号连接起来:
,,,,
15.把下列各数写入相应的集合中:- , ,0.1, , , ,0,0.1212212221... (相邻两个1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
⑴正数集合{ };
⑵有理数集合{ };
⑶无理数集合{ }.
16.有人在数轴上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画出”了 , , 按照他的做法,你认为能够“画出”哪些数 在这些数中,哪些数是有理数,哪些数是无理数 你有什么发现
17.因为,即,所以的整数部分为1,小数部分为.类比以上推理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求的整数部分a和小数部分b的值
(2)若m是的小数部分,n是的小数部分,求的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据此解答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 ,

∴ 的值在2和3之间,
故答案为:B.
【分析】被开方数大,算术平方根就大,据此可得,从而求出结论.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
∴有理数为:0.12; ; ;
无理数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D
【分析】进行实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即可求出答案.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 的整数部分是2
∴0< ﹣2<1,
∵a、b是两个连续整数,
∴a=0,b=1,
∴a+b=1,
故选A.
【分析】因为4<7<9,所以2<<3,即的整数部分是2,则0<-2<1,由题意可得a=0,b=1,代入a+b即可求解。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圆的直径为个单位长度,
圆的周长为,
该圆上的点 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将该圆沿数轴负方向滚动周,点 到达点 的位置,点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圆的周长为,再结合数轴直接求出点表示的数为即可.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
P点位置在1和2之间,接近中点的位置,≈1.4,≈2.2,符合条件的只有。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P点所在的位置判断表示的数,与所组的各数对比即可。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数轴上,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和,
∴,
∵点C到点A的距离与点B到点A的距离相等
∴设点C表示的数为x,则可得方程:,
∴,
∴点C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AB=+1,设点C表示的数为x,则AC=x-,然后根据AC=AB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9.【答案】
【解析】【解答】解: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由此可得的相反数是-,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10.【答案】<
【解析】【解答】解:∵


【分析】因为分母相同,只比较分子即可,由 可知 ,即可得到答案.
11.【答案】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数轴上表示2的数为点Q,
∵正方形的边长为1,
∴P点表示.
故答案为:.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再根据点P的位置即可得出结论.
12.【答案】5
【解析】【解答】解:∵,c为无理数,
∴c的值可以是(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结合数轴判断,即可写出c的值.
13.【答案】
【解析】【解答】解:在Rt△ABC中,∠ABC=90°,AB=2,BC=1,
∴AC=,
∴AD=AC=,
∵点A表示的数为-1,
∴点D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结合点A表示的数为-1,可得点D表示的数为,从而得解.
14.【答案】解:∵

又∵

∴.
【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求解。常见的方法:绝对值法,估算法,平方法。
15.【答案】解:(1)正数集合{0.1、 、 、0.1212212221...(相邻两个1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
⑵有理数集合{ - 、 0.1、 、 、0 };
⑶无理数集合{ 、 、0.1212212221...(相邻两个1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 }.
【解析】【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常见的无理数有开方开不尽的数和含π的数.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包括整数和通常所说的分数,此分数亦可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正数是大于0的数.
本题据此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16.【答案】解:还能够画出,,,等;
在这些数中,,,,,,等是无理数,,等是有理数.
发现:在数轴上可以表示出(n≥1,且n为整数)的任意实数,且这些相邻实数在数轴上的间距越来越小.
【解析】【分析】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度,进而判断哪些数可以“画出”,并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哪些数是无理数.
17.【答案】(1)解:


∴,
(2)解:
由(1)知:


∴的整数部分为7
∴m=-7=
同理:14∠<15
∴的整数部分为14


【解析】【分析】(1)先根据,推出,从而推出的整数部分 为3,根据小数部分=原数-整数部分,得出: 小数部分.
(2)由(1)知:,再得出:,从而推出:,故的整数部分为7,小数部分为:m=-7=,同理得出:,再代入计算m+n即可
(1)解:∵,
∴,
∴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2)∵,
∴,
∴,
即的整数部分为7,
同理,的整数部分为14,
∵m是的小数部分,n是的小数部分,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