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次函数 分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一次函数 分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7 09:38:18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一次函数
1 函 数
学习要点
知识点 函数
1.定义: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 唯一 的值与它 对应 ,那么我们称y是x的 函数 ,其中x是 自变量 ,y是 因变量 .
2.表示函数的方法:列表法,图象法, 关系式法 .
3.函数值:对于自变量在可取值范围内的一个确定值a,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称为当自变量等于a时的 函数值 .
课堂达标
                
1.假设汽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那么在下列各量中,变量的个数是 (C)
①行驶速度;②行驶时间;③行驶路程;④汽车油箱中的剩余油量.
A.1 B.2 C.3 D.4
2.下列各图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B)
A B
C D
3.在下列有序实数对中,不是函数y=-2x+1中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的是 (C)
A.(0,1) B.(1,-1)
C.(1,0) D.(-1,3)
4.已知y=5x-6,当x=0时,y= -6 ;当x=时,y= 0 .
5.已知函数y=,当x=1时,y的值是 2 .
2 认识一次函数
学习要点
知识点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名称 概念
一次 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b(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一次函数
正比例 函数 形如y=kx(k≠0)的函数叫正比例函数
牢记 (1)当b=0时,y=kx+b即为y=kx(k≠0),所以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2)自变量x的指数是1,且比例系数k≠0,常数项b可以是任意实数
课堂达标
                
1.下列函数中,不是一次函数的是 (D)
A.y=- B.S=3x+4
C.y=x+22 D.y=-
2.若函数y=(m-1)x+m2-1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A)
A.m=-1 B.m=1
C.m=±1 D.m是任意数
3.在函数y=(m-2)x+(m2-4)中,当m ≠2 时,y是x的一次函数;当m =-2 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4.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个实验的部分统计数据,表示将皮球从高处落下时,下降高度y与弹跳高度x的关系,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式子是 y=2x .
x 25 40 50 75 …
y 50 80 100 150 …
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学习要点
知识点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函数类型 正比例函数y=kx(k≠0)
图 象 画法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画y=kx(k≠0)的图象时,一般选(0,0)和(1,k)两点比较简便
大致 图象 k>0 k<0
图象自左向右是 上升 的直线, 经过第 一、三 象限 图象自左向右是 下降 的直线, 经过第 二、四 象限
|k|越大,图象越陡(即越靠近y轴)
性质 y随x的增大而 增大  y随x的增大而 减小 
课堂达标
                
1.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图象必经过点 (D)
A.(1,2) B.(-1,-2)
C.(2,-1) D.(1,-2)
2.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经过 (A)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三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3.在正比例函数y=-3mx中,函数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m,-5)在 (C)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P1(x1,y1),P2(x2,y2)是正比例函数y=-x图象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y1>y2
B.y1C.当x1y2
D.当x15.已知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上的两点(x1,y1),(x2,y2),若x1≤x2,则 (D)
A.y1C.y1>y2 D.y1≥y2
6.已知正比例函数y=kx,当x每增加2时,y减少3,则k的值为 (C)
A.- B. C.- D.
7.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如果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那么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第 二、四 象限.
8.已知函数y=(2m-9)x|m|-5是正比例函数,且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m的值为 -6 .
9.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对应表达式:①y=ax;②y=bx;③y=cx.将a,b,c从小到大排列并用“<”连接: a第2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次函数y=kx+b(k≠0,k,b为常数)
图象 画法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画y=kx+b(k≠0)的图象时,一般选(0,b)和(-,0)两点比较简单
大致 图象 k>0 k<0
b>0 b<0 b>0 b<0
图象自左向右是 上升 的直线 图象自左向右是 下降 的直线
经过第 一、二、三 象限 经过第 一、三、四 象限 经过第 一、二、四 象限 经过第 二、三、四 象限
|k|越大,图象越陡(即越靠近y轴)
性质 y随x的增大而 增大  y随x的增大而 减小 
知识点2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上、下平移:直线y=kx+b向上平移h(h>0)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kx+b+h;直线y=kx+b向下平移h(h>0)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kx+b-h.
2.左、右平移:直线y=kx+b向左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k(x+m)+b;直线y=kx+b向右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k(x-m)+b.
课堂达标
                
1.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不经过 (C)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P1(-1,y1),P2(2,y2)两点,则 (A)
A.y1>y2 B.y13.将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A)
A.y=-2x-5 B.y=-2x+11
C.y=-2x+7 D.y=-2x-1
4.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是 (B)
A B
C D
5.请写出一个经过点(0,5),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y=x+5(答案不唯一) .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原点O的直线OA与x轴成45°角,将直线OA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y=x-2或y=-x-2 .
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1课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学习要点
知识点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待定系数法的概念 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步骤 对应举例
先设出函数的表达式,再根据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确定表达式中的 待定系数 ,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第一步: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表达式 已知一次函数图象上两点坐标分别是(1,0),(0,1),求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设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 kx+b(k≠0) 
第二步: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所设表达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 代入已知点坐标,得k+b=0,b=1
第三步: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 解得k= -1 ,b= 1 
第四步:将所求出的待定系数的值代回所设表达式,即得所求函数的表达式 故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1 
课堂达标
                
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个函数表达式是 (C)
A.y=2x+4
B.y=2x-4
C.y=-2x+4
D.y=-2x-4
2.根据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可得p的值为 (B)
x -2 0 2
y 3 1 p
A.1 B.-1 C.3 D.-3
3.已知直线y=kx-4(k<0)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则此直线的表达式为 (B)
A.y=-x-4 B.y=-2x-4
C.y=-3x+4 D.y=-3x-4
4.已知y与x-2成正比例,当x=1时,y=-2.则当x=3时,y的值为 (A)
A.2 B.-2 C.3 D.-3
5.把直线y=-3x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直线AB经过点(m,n),且3m+n=10,则直线AB的表达式为 (D)
A.y=-3x+5 B.y=-x+10
C.y=-3x-5 D.y=-3x+10
6.若y+1与x-1成正比例,且当x=4时,y=5,则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y=2x-3 .
7.已知函数y=kx+b(k≠0)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且当x=2时,y=1,则此函数的表达式为 y=x-2 .
8.已知一次函数y=kx-4,当x=2时,y=-3.
(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将该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求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
解:(1)由已知得,-3=2k-4,解得k=,所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4.
(2)将直线y=x-4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是y=x+2.因为当y=0时,x=-4,所以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4,0).
第2课时 单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找出题目中的相关关系;(2)确定函数的类型,设出相应的表达式;(3)将相关条件代入表达式,求出待定系数;(4)根据题意写出函数表达式并画出图象;(5)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自变量的值求解问题.
知识点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1.从“数”的方面看:当一次函数y=kx+b(k≠0)的函数值为 0 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2.从“形”的方面看: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课堂达标
1.函数y=-kx+1(k≠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kx=1的解是 (A)
A.x=-2
B.x=-1
C.x=2
D.x=1
2.如图1,在同一直线上,甲自A点开始追赶匀速前进的乙,且图2表示两人之间的距离与所经时间的关系.若乙的速度为每秒1.5 m,则经过40 s,甲自A点移动 (C)
图1 图2
A.60 m B.61.8 m C.67.2 m D.69 m
3.某兴趣小组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得到这种植物的高度y(cm)与观察时间x(天)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照此计算,该植物的高度超过12 cm至少需要经过 (D)
A.16天
B.32天
C.40天
D.56天
第3课时 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学习要点
知识点 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内容 基本图形
已知一次函数y1,y2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交点的横坐标为a 当0a时,y1>y2 当x=a时,y1=y2
【注意】观察图象时,要“三看”
一看变量,即要看清变量表达的是什么意义(包括单位);二看两轴,即要看清x轴所要表达的意义(包括单位),y轴所要表达的意义(包括单位);三看交点,即要看清图象与两轴的交点或两图象的交点所要表达的意义.
课堂达标
                
1.电信公司手机的收费标准有A,B两类,已知每月应缴费用S(元)与通话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通话时间为200分钟时,按这两类收费标准缴费的差为 (C)
A.10元 B.15元 C.20元 D.30元
第1题图 第2题图
2.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沿相同路线匀速驶向乙地.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50 km,如图,OE,CD分别表示货车、轿车离甲地的距离s(km)与货车出发时间t(h)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轿车的速度为100 km/h
B.轿车出发1 h后,两车相距10 km
C.轿车比货车早到乙地0.5 h
D.轿车出发1.25 h后追上货车第四章 一次函数
1 函 数
学习要点
知识点 函数
1.定义: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 唯一 的值与它 对应 ,那么我们称y是x的 函数 ,其中x是 自变量 ,y是 因变量 .
2.表示函数的方法:列表法,图象法, 关系式法 .
3.函数值:对于自变量在可取值范围内的一个确定值a,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称为当自变量等于a时的 函数值 .
课堂达标
                
1.假设汽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那么在下列各量中,变量的个数是 ( )
①行驶速度;②行驶时间;③行驶路程;④汽车油箱中的剩余油量.
A.1 B.2 C.3 D.4
2.下列各图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
A B
C D
3.在下列有序实数对中,不是函数y=-2x+1中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的是 ( )
A.(0,1) B.(1,-1)
C.(1,0) D.(-1,3)
4.已知y=5x-6,当x=0时,y= ;当x=时,y= .
5.已知函数y=,当x=1时,y的值是 .
2 认识一次函数
学习要点
知识点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名称 概念
一次 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b(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一次函数
正比例 函数 形如y=kx(k≠0)的函数叫正比例函数
牢记 (1)当b=0时,y=kx+b即为y=kx(k≠0),所以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2)自变量x的指数是1,且比例系数k≠0,常数项b可以是任意实数
课堂达标
                
1.下列函数中,不是一次函数的是 ( )
A.y=- B.S=3x+4
C.y=x+22 D.y=-
2.若函数y=(m-1)x+m2-1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 )
A.m=-1 B.m=1
C.m=±1 D.m是任意数
3.在函数y=(m-2)x+(m2-4)中,当m 时,y是x的一次函数;当m 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4.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个实验的部分统计数据,表示将皮球从高处落下时,下降高度y与弹跳高度x的关系,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式子是 .
x 25 40 50 75 …
y 50 80 100 150 …
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学习要点
知识点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函数类型 正比例函数y=kx(k≠0)
图 象 画法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画y=kx(k≠0)的图象时,一般选(0,0)和(1,k)两点比较简便
大致 图象 k>0 k<0
图象自左向右是 上升 的直线, 经过第 一、三 象限 图象自左向右是 下降 的直线, 经过第 二、四 象限
|k|越大,图象越陡(即越靠近y轴)
性质 y随x的增大而 增大  y随x的增大而 减小 
课堂达标
                
1.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图象必经过点 ( )
A.(1,2) B.(-1,-2)
C.(2,-1) D.(1,-2)
2.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经过 (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三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3.在正比例函数y=-3mx中,函数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m,-5)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P1(x1,y1),P2(x2,y2)是正比例函数y=-x图象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y1>y2
B.y1C.当x1y2
D.当x15.已知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上的两点(x1,y1),(x2,y2),若x1≤x2,则 ( )
A.y1C.y1>y2 D.y1≥y2
6.已知正比例函数y=kx,当x每增加2时,y减少3,则k的值为 ( )
A.- B. C.- D.
7.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如果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那么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第 象限.
8.已知函数y=(2m-9)x|m|-5是正比例函数,且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m的值为 .
9.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对应表达式:①y=ax;②y=bx;③y=cx.将a,b,c从小到大排列并用“<”连接: .
第2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次函数y=kx+b(k≠0,k,b为常数)
图象 画法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画y=kx+b(k≠0)的图象时,一般选(0,b)和(-,0)两点比较简单
大致 图象 k>0 k<0
b>0 b<0 b>0 b<0
图象自左向右是 上升 的直线 图象自左向右是 下降 的直线
经过第 一、二、三 象限 经过第 一、三、四 象限 经过第 一、二、四 象限 经过第 二、三、四 象限
|k|越大,图象越陡(即越靠近y轴)
性质 y随x的增大而 增大  y随x的增大而 减小 
知识点2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上、下平移:直线y=kx+b向上平移h(h>0)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kx+b+h;直线y=kx+b向下平移h(h>0)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kx+b-h.
2.左、右平移:直线y=kx+b向左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k(x+m)+b;直线y=kx+b向右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k(x-m)+b.
课堂达标
                
1.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不经过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P1(-1,y1),P2(2,y2)两点,则 ( )
A.y1>y2 B.y13.将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 )
A.y=-2x-5 B.y=-2x+11
C.y=-2x+7 D.y=-2x-1
4.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是 ( )
A B
C D
5.请写出一个经过点(0,5),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原点O的直线OA与x轴成45°角,将直线OA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
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1课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学习要点
知识点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待定系数法的概念 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步骤 对应举例
先设出函数的表达式,再根据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确定表达式中的 待定系数 ,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第一步: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表达式 已知一次函数图象上两点坐标分别是(1,0),(0,1),求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设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 kx+b(k≠0) 
第二步: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所设表达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 代入已知点坐标,得k+b=0,b=1
第三步: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 解得k= -1 ,b= 1 
第四步:将所求出的待定系数的值代回所设表达式,即得所求函数的表达式 故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1 
课堂达标
                
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个函数表达式是 ( )
A.y=2x+4
B.y=2x-4
C.y=-2x+4
D.y=-2x-4
2.根据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可得p的值为 ( )
x -2 0 2
y 3 1 p
A.1 B.-1 C.3 D.-3
3.已知直线y=kx-4(k<0)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则此直线的表达式为 ( )
A.y=-x-4 B.y=-2x-4
C.y=-3x+4 D.y=-3x-4
4.已知y与x-2成正比例,当x=1时,y=-2.则当x=3时,y的值为 ( )
A.2 B.-2 C.3 D.-3
5.把直线y=-3x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直线AB经过点(m,n),且3m+n=10,则直线AB的表达式为 ( )
A.y=-3x+5 B.y=-x+10
C.y=-3x-5 D.y=-3x+10
6.若y+1与x-1成正比例,且当x=4时,y=5,则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
7.已知函数y=kx+b(k≠0)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且当x=2时,y=1,则此函数的表达式为 .
8.已知一次函数y=kx-4,当x=2时,y=-3.
(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将该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求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
第2课时 单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找出题目中的相关关系;(2)确定函数的类型,设出相应的表达式;(3)将相关条件代入表达式,求出待定系数;(4)根据题意写出函数表达式并画出图象;(5)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自变量的值求解问题.
知识点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1.从“数”的方面看:当一次函数y=kx+b(k≠0)的函数值为 0 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2.从“形”的方面看: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课堂达标
1.函数y=-kx+1(k≠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kx=1的解是 ( )
A.x=-2
B.x=-1
C.x=2
D.x=1
2.如图1,在同一直线上,甲自A点开始追赶匀速前进的乙,且图2表示两人之间的距离与所经时间的关系.若乙的速度为每秒1.5 m,则经过40 s,甲自A点移动 ( )
图1 图2
A.60 m B.61.8 m C.67.2 m D.69 m
3.某兴趣小组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得到这种植物的高度y(cm)与观察时间x(天)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照此计算,该植物的高度超过12 cm至少需要经过 ( )
A.16天
B.32天
C.40天
D.56天
第3课时 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学习要点
知识点 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内容 基本图形
已知一次函数y1,y2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交点的横坐标为a 当0a时,y1>y2 当x=a时,y1=y2
【注意】观察图象时,要“三看”
一看变量,即要看清变量表达的是什么意义(包括单位);二看两轴,即要看清x轴所要表达的意义(包括单位),y轴所要表达的意义(包括单位);三看交点,即要看清图象与两轴的交点或两图象的交点所要表达的意义.
课堂达标
                
1.电信公司手机的收费标准有A,B两类,已知每月应缴费用S(元)与通话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通话时间为200分钟时,按这两类收费标准缴费的差为 ( )
A.10元 B.15元 C.20元 D.30元
第1题图 第2题图
2.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沿相同路线匀速驶向乙地.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50 km,如图,OE,CD分别表示货车、轿车离甲地的距离s(km)与货车出发时间t(h)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轿车的速度为100 km/h
B.轿车出发1 h后,两车相距10 km
C.轿车比货车早到乙地0.5 h
D.轿车出发1.25 h后追上货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