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勾股定理 分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分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7 09:41:48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 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 认识勾股定理
学习要点
知识点 勾股定理
项目 内容
勾股 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 平方 ,即a2+b2= c2 
课堂达标
               
1.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90°,以下式子成立的是 ( )
A.a2+b2=c2 B.a2+c2=b2
C.b2+c2=a2 D.(a+c)2=b2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为 ( )
A.5 B.6 C.7 D.25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a,b,c是△ABC的三边,则a2+b2=c2
B.若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C.若a,b,c是Rt△ABC的三边,∠A=90°,则a2+b2=c2
D.若a,b,c是Rt△ABC的三边,∠C=90°,则a2+b2=c2
4.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a,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第2课时 验证勾股定理及其简单应用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验证勾股定理
项目 内容
勾股定 理验证 的思路 用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1)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那么 面积 不会改变;(2)根据同种图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勾股定 理验证 的实质 勾股定理的验证是通过拼图法,即图形割补来完成的,探索的关键是要找面积相等,通过面积之间的相等关系,将“形”的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
知识点2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应用勾股定理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 几何图形 ;(2)确定要求的线段所在的直角三角形;(3)找准直角边和斜边,根据 勾股定理 建立等量关系;(4)求解.
课堂达标
               
1.如图,某自动感应门的正上方A处装着一个感应器,离地AB=2.1 m.一个身高1.6 m的学生CD正对门,缓慢走到离门1.2 m的地方时(BC=1.2 m),感应门自动打开,则人头顶离感应器的距离AD等于 ( )
A.1.2 m B.1.3 m C.1.5 m D.2 m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其实他们仅仅少走了 m,却踩伤了花草.
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定理 定义 解题步骤
勾股定 理的逆 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先比较a,b,c的大小,找出最大边长;(2)计算两较小边长的平方和以及最大边长的平方;(3)比较计算结果,若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最长边所对的角是直角;若不相等,则不是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2 勾股数
名称 定义 举例
勾股数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3,4,5;5,12,13;8,15,17;7,24,25;9,40,41等
课堂达标
               
1.在△ABC中,AB=8,BC=15,AC=17,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90°
B.△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90°
C.△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
D.△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2.下列各组数中,为勾股数的是 ( )
A.4,5,6 B.,1
C.9,12,15 D.0.3,0.4,0.5
3.满足下列条件的△ABC(a,b,c为三边),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B=50°,∠C=40°
B.a2=c2-b2
C.a2=5,b2=12,c2=13
D.∠A:∠B:∠C=1:2:3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学习要点
知识点 确定几何体中的最短路线
描述 图例
圆柱 要求圆柱外壁两点间(沿侧面)最短距离,需沿侧面展开,转化到一个长方形中 则AB2=B'A2+ B'B2 
长方 体 将相邻两个面展开,转化为一个长方形
阶梯 问题 将阶梯中相邻的多个面展开,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课堂达标
               
1.如图,一圆柱高8 cm,底面半径为2 cm,一只壁虎从点A爬到点B去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π取3)大约是 ( )
A.20 cm B.14 cm
C.10 cm D.无法确定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一只蚂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另一个顶点B,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的平方是 ( )
A.2 B.3 C.4 D.5第一章 勾股定理
1 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 认识勾股定理
学习要点
知识点 勾股定理
项目 内容
勾股 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 平方 ,即a2+b2= c2 
课堂达标
               
1.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90°,以下式子成立的是 (B)
A.a2+b2=c2 B.a2+c2=b2
C.b2+c2=a2 D.(a+c)2=b2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为 (A)
A.5 B.6 C.7 D.25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若a,b,c是△ABC的三边,则a2+b2=c2
B.若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C.若a,b,c是Rt△ABC的三边,∠A=90°,则a2+b2=c2
D.若a,b,c是Rt△ABC的三边,∠C=90°,则a2+b2=c2
4.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a,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2 .
第2课时 验证勾股定理及其简单应用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验证勾股定理
项目 内容
勾股定 理验证 的思路 用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1)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那么 面积 不会改变;(2)根据同种图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勾股定 理验证 的实质 勾股定理的验证是通过拼图法,即图形割补来完成的,探索的关键是要找面积相等,通过面积之间的相等关系,将“形”的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
知识点2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应用勾股定理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 几何图形 ;(2)确定要求的线段所在的直角三角形;(3)找准直角边和斜边,根据 勾股定理 建立等量关系;(4)求解.
课堂达标
               
1.如图,某自动感应门的正上方A处装着一个感应器,离地AB=2.1 m.一个身高1.6 m的学生CD正对门,缓慢走到离门1.2 m的地方时(BC=1.2 m),感应门自动打开,则人头顶离感应器的距离AD等于 (B)
A.1.2 m B.1.3 m C.1.5 m D.2 m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其实他们仅仅少走了 2 m,却踩伤了花草.
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定理 定义 解题步骤
勾股定 理的逆 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先比较a,b,c的大小,找出最大边长;(2)计算两较小边长的平方和以及最大边长的平方;(3)比较计算结果,若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最长边所对的角是直角;若不相等,则不是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2 勾股数
名称 定义 举例
勾股数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3,4,5;5,12,13;8,15,17;7,24,25;9,40,41等
课堂达标
               
1.在△ABC中,AB=8,BC=15,AC=17,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A.△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90°
B.△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90°
C.△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
D.△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2.下列各组数中,为勾股数的是 (C)
A.4,5,6 B.,1
C.9,12,15 D.0.3,0.4,0.5
3.满足下列条件的△ABC(a,b,c为三边),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C)
A.∠B=50°,∠C=40°
B.a2=c2-b2
C.a2=5,b2=12,c2=13
D.∠A:∠B:∠C=1:2:3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学习要点
知识点 确定几何体中的最短路线
描述 图例
圆柱 要求圆柱外壁两点间(沿侧面)最短距离,需沿侧面展开,转化到一个长方形中 则AB2=B'A2+ B'B2 
长方 体 将相邻两个面展开,转化为一个长方形
阶梯 问题 将阶梯中相邻的多个面展开,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课堂达标
               
1.如图,一圆柱高8 cm,底面半径为2 cm,一只壁虎从点A爬到点B去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π取3)大约是 (C)
A.20 cm B.14 cm
C.10 cm D.无法确定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一只蚂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另一个顶点B,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的平方是 (D)
A.2 B.3 C.4 D.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