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快车道】第三阶段 回归1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含解析)--2026版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快车道】第三阶段 回归1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含解析)--2026版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11:31:14

文档简介

回归1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盲点1] 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一定要理解集合的含义,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y=lg x}表示函数的定义域;{y|y=lg x}表示函数的值域;{(x,y)|y=lg x}表示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案例1 (1)(教材人教A版改编)已知集合A={x|x+2>0},B={x|x2-x-2<0},则A∩B=(  )
A.{x|-2C.{x|-1(2) (2020·全国Ⅲ卷)已知集合A={(x,y)|x,y∈N*,y≥x},B={(x,y)|x+y=8},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  )
A.2    B.3
C.4    D.6
(1)D (2)C [(1)由x2-x-2<0,即(x+1)(x-2)<0,解得-1所以B==.
又A==,
所以A∩B=.故选D.
(2)∵集合A={(x,y)|x,y∈N*,y≥x},B={(x,y)|x+y=8},
∴A∩B=={(1,7),(2,6),(3,5),(4,4)}.∴A∩B中元素的个数为4.故选
C.]
[盲点2] 对于充分、必要条件问题,要弄清逻辑关系:“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是指B能推出A,且A不能推出B;而“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A能推出B,且B不能推出A.
案例2 (1)(2024·天津高考)设a,b∈R,则“a3=b3”是“3a=3b”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多选)(教材人教A版改编)下列条件中,为 “关于x的不等式mx2-mx+1>0对任意x∈R恒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有(  )
A.0≤m<4 B.0C.1(1)C (2)BC [(1)根据立方的性质和指数函数的性质,a3=b3和3a=3b都当且仅当a=b时成立,所以二者互为充要条件.
故选C.
(2)因为关于x的不等式mx2-mx+1>0对任意x∈R恒成立,
当m=0时,原不等式即为1>0,恒成立;
当m>0时,不等式mx2-mx+1>0对任意x∈R恒成立,
可得Δ<0,即m2-4m<0,解得0当m<0时,y=mx2-mx+1的图象开口向下,原不等式不恒成立.
综上,m的取值范围为.
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mx2-mx+1>0对任意x∈R恒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有0[盲点3] 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不仅要把结论否定,而且要改写量词,全称量词变为存在量词,存在量词变为全称量词.
案例3 (1)(教材人教A版改编)命题p: 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有实根,则对命题p的真假判断和 p正确的为(  )
A.真命题, p: 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无实根
B.假命题, p: 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无实根
C.真命题, p: 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有实根
D.假命题, p: 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有实根
(2)若“ x∈,sin 2x-m sin x<0”是假命题,则m的取值范围为(  )
A.(-∞,2] B.(-∞,-2]
C.(-∞,-2) D.(-∞,2)
(1)A (2)B [(1)在一元二次方程x2-ax-1=0中Δ=a2+4>0恒成立,故对任意实数a,方程都有实根,故命题p为真命题, p: 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无实根.故选A.
(2)“ x∈,sin 2x-m sin x<0”是假命题,即sin 2x-m sin x≥0对于任意x∈恒成立,即m≤=2cos x,x∈,2cos x∈,故m≤-2.故选B.]
[盲点4] 不等式两端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时,易忽略这个数的正负,导致出错.
案例4 若a>b>0,c<d<0,则一定有(  )
A.> B.<
C.> D.<
B [∵c-d>0,
∵a>b>0,∴-ac>-bd,∴->-,
∴<.故选B.]
[盲点5] 解形如ax2+bx+c>0的不等式时,易忽视对系数a的讨论.
案例5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x|x≤-4,或x≥3},则不等式cx2-bx+a<0的解集为________.
 [因为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x|x≤-4,或x≥3},
则 即b=a,c=-12a,a<0,
所以cx2-bx+a<0等价于-12ax2-ax+a<0,即12x2+x-1<0,解得-[盲点6]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验证“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
案例6 (1)(2021·全国乙卷)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是(  )
A.y=x2+2x+4 B.y=|sin x|+
C.y=2x+22-x D.y=ln x+
(2)(教材人教A版改编)已知a,b∈(-∞,0),且a+4b=ab-5,则ab的取值范围为(  )
A.[25,+∞) B.[1,+∞)
C. D.
(3)(2020·天津高考)已知a>0,b>0,且ab=1,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C (2)D (3)4 [(1)对于A,y=x2+2x+4=(x+1)2+3≥3,
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3,故选项A错误;
对于B,因为0<|sin x|≤1,所以y=|sin x|+≥2=4,
当且仅当|sin x|=,即|sin x|=2时取等号,
因为|sin x|≤1,所以等号取不到,
所以y=|sin x|+>4,故选项B错误;
对于C,因为2x>0,
所以y=2x+22-x=2x+≥2=4,
当且仅当2x=2,即x=1时取等号,
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4,故选项C正确;
对于D,因为当x=时,
y=ln =-1-4=-5<4,
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不是4,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2)因为a,b∈(-∞,0),a+4b=ab-5,则a+4b<0,所以0又ab-5=a+4b=-≤-2=-4,
即ab+4-5≤0,
即≤0,
解得0<≤1,所以0即ab的取值范围为.故选D.
(3)因为a>0,b>0,且ab=1,则==≥2=4,当且仅当=,即a=2+,b=2-或a=2-,b=2+ 时取等号,所以的最小值为4.]
1/1回归1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盲点1] 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一定要理解集合的含义,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y=lg x}表示函数的定义域;{y|y=lg x}表示函数的值域;{(x,y)|y=lg x}表示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案例1 (1)(教材人教A版改编)已知集合A={x|x+2>0},B={x|x2-x-2<0},则A∩B=(  )
A.{x|-2C.{x|-1(2) (2020·全国Ⅲ卷)已知集合A={(x,y)|x,y∈N*,y≥x},B={(x,y)|x+y=8},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  )
A.2    B.3
C.4    D.6
[盲点2] 对于充分、必要条件问题,要弄清逻辑关系:“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是指B能推出A,且A不能推出B;而“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A能推出B,且B不能推出A.
案例2 (1)(2024·天津高考)设a,b∈R,则“a3=b3”是“3a=3b”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多选)(教材人教A版改编)下列条件中,为 “关于x的不等式mx2-mx+1>0对任意x∈R恒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有(  )
A.0≤m<4 B.0C.1[盲点3] 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不仅要把结论否定,而且要改写量词,全称量词变为存在量词,存在量词变为全称量词.
案例3 (1)(教材人教A版改编)命题p: 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有实根,则对命题p的真假判断和 p正确的为(  )
A.真命题, p: 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无实根
B.假命题, p: 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无实根
C.真命题, p: 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有实根
D.假命题, p: 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有实根
(2)若“ x∈,sin 2x-m sin x<0”是假命题,则m的取值范围为(  )
A.(-∞,2] B.(-∞,-2]
C.(-∞,-2) D.(-∞,2)
[盲点4] 不等式两端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时,易忽略这个数的正负,导致出错.
案例4 若a>b>0,c<d<0,则一定有(  )
A.> B.<
C.> D.<
[盲点5] 解形如ax2+bx+c>0的不等式时,易忽视对系数a的讨论.
案例5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x|x≤-4,或x≥3},则不等式cx2-bx+a<0的解集为________.
[盲点6]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验证“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
案例6 (1)(2021·全国乙卷)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是(  )
A.y=x2+2x+4 B.y=|sin x|+
C.y=2x+22-x D.y=ln x+
(2)(教材人教A版改编)已知a,b∈(-∞,0),且a+4b=ab-5,则ab的取值范围为(  )
A.[25,+∞) B.[1,+∞)
C. D.
(3)(2020·天津高考)已知a>0,b>0,且ab=1,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