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快车道】第一阶段 专题五 培优课12 圆锥曲线中的非对称韦达定理问题(含解析)--2026版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快车道】第一阶段 专题五 培优课12 圆锥曲线中的非对称韦达定理问题(含解析)--2026版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11:31:21

文档简介

培优课12 圆锥曲线中的非对称韦达定理问题
在圆锥曲线解答题中,我们通常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x1+x2,x1·x2整体代入的方法来处理类似,x1y2+x2y1等对称结构问题;对于解题中遇到的类似于,λx1+μx2,这种系数不对称的结构,发现不能直接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这类问题叫做“非对称韦达定理问题”,处理这类问题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和积转换法,二是配凑半代换法.
【典例】 已知点F为椭圆E:=1的右焦点,A,B分别为其左、右顶点,过F作直线l与椭圆交于M,N两点(不与A,B重合),记直线AM与BN的斜率分别为k1,k2,证明为定值.
[证明] 法一:积化和(变量y)
由题意得,A(-2,0),B(2,0).
设l:x=ty+1,M(x1,y1),N(x2,y2),
则k1=, k2=,
联立
消x得(4+3t2)y2+6ty-9=0,且Δ>0,

所以ty1y2=(y1+y2),代入得,====,为定值,得证.
法二:配凑半代换(变量y)
由题意得,A(-2,0),B(2,0).
设l:x=ty+1,M(x1,y1),N(x2,y2),
则k1=, k2=,
联立
消x得(4+3t2)y2+6ty-9=0,且Δ>0,

因此====,得证.
法三:积化和(变量x)
当直线l斜率存在时,不妨设直线l:y=k(x-1),M(x1,y1),N(x2,y2).
联立
消y得(3+4k2)x2-8k2x+4k2-12=0,且Δ>0,
所以
因此x1x2=(x1+x2)-4,
所以===,为定值.
当直线l斜率不存在时,即l:x=1,亦可求得=.
综上,得证.
法四:配凑半代换(变量x)
当直线l斜率存在时,不妨设直线l:y=k(x-1),M(x1,y1),N(x2,y2).
联立
消y得(3+4k2)x2-8k2x+4k2-12=0,且Δ>0,
所以
所以=,
即===,为定值.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即l:x=1,亦可求得=.
综上,得证.
在解析几何中,对于非对称韦达定理问题,常采用“局部计算,整体约分”方案求解:
(1)方案一 和积转换——找出韦达定理中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的关系;
(2)方案二 配凑半代换——对能代换的部分进行韦达代换,剩下的部分进行配凑.
[跟进训练]
已知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为F,点P(1,2),A(x1,y1),B(x2,y2)均在抛物线上.
(1)写出该抛物线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
(2)若=2,求直线AB的斜率.
[解] (1)由已知条件,可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
因为点P(1,2)在抛物线上,
所以22=2p×1,解得p=2.
故抛物线的方程是y2=4x,其准线方程是x=-1.
(2)法一:由(1)可知F(1,0),
A(x1,y1),B(x2,y2),
则直线AB的方程可设为x=ty+1,
联立
整理得y2-4ty-4=0,
所以y1+y2=4t,y1y2=-4.
又=2,
即(1-x1,-y1)=2(x2-1,y2),
可得-y1=2y2,即=-2,
则=-2=-,
即-2=-,
解得t=±,故kAB==±2.
法二:A(x1,y1),B(x2,y2),F(1,0),=(1-x1,-y1),2=(2x2-2,2y2),=2
∵A,B在抛物线上,
由①②③④联立可得x2=,则y2=±,
由③-④得(y1+y2)(y1-y2)=4(x1-x2),
则kAB====-=±2.
培优专练12 圆锥曲线中的非对称韦达定理问题
1.已知点A,B是椭圆E:=1的左、右顶点,若直线l:y=k(x-1)与椭圆E交于M,N两点,求证:直线AM与直线BN的交点在一条定直线上.
[证明] 由条件知,A(-2,0),B(2,0),设M(x1,y1),N(x2,y2),联立
化简得(3+4k2)x2-8k2x+4k2-12=0,
Δ>0,x1+x2=,x1x2=,
直线AM:y=(x+2),直线BN:y=(x-2).
联立得,x=.
法一:(配凑半代换)
原式==
===4.
故直线AM与直线BN的交点在定直线x=4上.
法二:(和积转换)
分离常数得:x1+x2==2-,x1x2==1-.
则有x1·x2=(x1+x2)-4.
代入得x==2×=4.
故直线AM与直线BN的交点在定直线x=4上.
2.已知双曲线C:=1的离心率为,点在双曲线C上.过C的左焦点F作直线l交C的左支于A,B两点.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若M,试问:是否存在直线l,使得点M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请说明理由;
(3)点P,直线AP交直线x=-2于点Q.设直线QA,QB的斜率分别为k1,k2,求证:k1-k2为定值.
[解] (1)由题意,双曲线C:=1的离心率为,且点在双曲线C上,
可得解得a2=8,b2=8,
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1.
(2)双曲线C的左焦点为F,
当直线l的斜率为0时,此时直线为y=0,与双曲线C的左支只有一个交点,舍去;
当直线l的斜率不为0时,设l:x=my-4,
联立方程组消去x,得y2-8my+8=0,易得Δ>0,
由于过点F作直线l交C的左支于A,B两点,
设A,B,则y1+y2=,y1y2=<0,可得-1因为==,
则=+y1y2=
=y1y2-2m+4=+4=-4,
即≠0,可得MA与MB不相互垂直,
所以不存在直线l,使得点M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
(3)证明:由直线AP:y-2=k1,得Q,
所以k2==,又k1=kPA==,所以k1-k2===,
因为k1=,所以k1my1=y1-2,且y1+y2=my1y2,
所以k1-k2===-2,
即k1-k2为定值.
1/1培优课12 圆锥曲线中的非对称韦达定理问题
在圆锥曲线解答题中,我们通常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x1+x2,x1·x2整体代入的方法来处理类似,x1y2+x2y1等对称结构问题;对于解题中遇到的类似于,λx1+μx2,这种系数不对称的结构,发现不能直接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这类问题叫做“非对称韦达定理问题”,处理这类问题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和积转换法,二是配凑半代换法.
【典例】 已知点F为椭圆E:=1的右焦点,A,B分别为其左、右顶点,过F作直线l与椭圆交于M,N两点(不与A,B重合),记直线AM与BN的斜率分别为k1,k2,证明为定值.
[听课记录]                              
                                  
                                  
                                  
                                  
                                  
在解析几何中,对于非对称韦达定理问题,常采用“局部计算,整体约分”方案求解:
(1)方案一 和积转换——找出韦达定理中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的关系;
(2)方案二 配凑半代换——对能代换的部分进行韦达代换,剩下的部分进行配凑.
[跟进训练]
已知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为F,点P(1,2),A(x1,y1),B(x2,y2)均在抛物线上.
(1)写出该抛物线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
(2)若=2,求直线AB的斜率.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