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山水相映 精品课件(26页)——赣美版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山水相映 精品课件(26页)——赣美版二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赣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9-12 10:3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山水相映
第2课
(赣美版)二年级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艺术欣赏
05
实践练习
06
知识拓展
07
课堂评价
教学目标
1.艺术表现:通过了解“山水相映”的自然现象及其艺术表现方式,学习并运用压印、绘画等方式表现山水相映的意境,发展造型表现能力。
2.创意实践:通过在动手实践中探索对称构图与倒影表现的方法,分享与交流,提升艺术表达与沟通能力。
3.审美感知:通过观察自然山水与艺术作品,感受对称美与倒影美,提升审美判断力,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兴趣。
4.文化理解:通过欣赏徐悲鸿、古元等艺术家的作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传统与美学精神。
01
02
新知导入
感受山水之美
青山绿水的画面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宁静、美丽、壮观
02
新知导入
发现——家乡的山水
家乡山水展示
提问:
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山水?
(山峦、河流、梯田等)
03
新知讲解
山水相映的艺术
水墨画欣赏
徐悲鸿《漓江春雨》(1937年):墨分五色,水墨渗透营造烟雨江南,宣纸本色表现水面,近远层次分明。
画面中描绘了哪些山水相映的景色?
(山峰、水面倒影、云雾等)
漓江春雨 徐悲鸿纪念馆藏
03
新知讲解
漓江风光 水彩画 1977年古元
日本中川美术馆藏
色墨淋漓 气韵灵动
——古元水彩山水画
古元(1919-1996)的水彩山水作品融合了东方水墨意境与西方水彩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其创作以田园风光和自然场景为核心,兼具诗意美感与人文关怀。
03
新知讲解
思考——作品中的山和水是如何结合,相映成趣的?
在山水画创作中,山和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缺少任何一方都会让画面失去平衡和美感。
画中的山和水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形,更是一种象征性和寓意性的存在。山可以代表着权势、地位、财富、文化等等,不同的山峰有不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水可以代表着生命的源泉、财富的象征、智慧的化身等等。
04
艺术欣赏
作品用什么方法表现出山在水中的倒影?
起伏的山与水中的倒影形成对称的美。
对称压印技法
04
艺术欣赏
技能学习:对称压印技法概述
技法介绍
独幅版画技法,通过对折纸张、涂画一侧、压印形成对称图形,具自然肌理与偶然性美感。
核心步骤
描绘远景:在纸张对折后的一侧绘制景物的上半部分。
压印揭开:将纸张沿折痕对齐,用力按压后轻轻揭开。
补充细节:对压印出的倒影进行适当的修改和细节补充。
完成倒影:调整整体画面,使上下景物和谐统一,完成作品。
04
艺术欣赏
步骤一:描绘远景
将纸张对折,在对折线一侧用绿色、蓝色颜料描绘远山、树木等远景轮廓。
要点:颜料厚度适中,轮廓简洁,保留对称特征。
步骤详解
04
艺术欣赏
步骤二:压印揭开
将纸张沿对折线合起,双手均匀按压涂画区域3-5秒,缓慢揭开纸张,形成对称远景图形。
步骤详解
注意事项
避免用力不均导致图形模糊。
保持桌面整洁,防止颜料污染。
04
艺术欣赏
步骤三:补充细节
根据压印图形,用画笔添加近景元素(小船、水草、云朵)
要点:细线条勾勒,黄色等点缀,增强画面层次感
步骤详解
04
艺术欣赏
步骤四:完成倒影
在对称图形下方用淡色颜料(比主体略浅)描绘水面倒影,主体倒影清晰,次要倒影可模糊处理。
要点:体现“近清晰、远模糊”的水面质感,增强山水相映意境。
步骤详解
05
实践练习
创作实践:家乡之美我来画
挑战:用压印做一张《家乡倒影》
要求:
有山+有水+有对称
给作品起个诗意的名字
05
实践练习
创作形式参考
三种技法简要说明
油画棒画: 色彩晕染(白棒过渡)+线条勾勒(记号笔)
吹塑纸版画: 刻版(圆珠笔画痕)+印制(胶磙上色压印)
彩墨画: 笔法(中锋线条/侧锋块面)+墨色(浓淡调节层次)
05
实践练习
学生作品
06
知识拓展
视频教程
06
知识拓展
中国现代顶级五大名家山水赏析
黄宾虹(1865~1955),现代杰出画家。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青山出云
06
知识拓展
刘海粟(1896~1994),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黄山奇峰图
06
知识拓展
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还是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爱痕湖》
06
知识拓展
傅抱石(1904~1965),祖籍江西新余,生于南昌。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画大师。传世作品有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柳下闻吟图》等。他还是一位美术理论家。
江山如此多娇
06
知识拓展
李可染(1907—1989年),江苏徐州人。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代表作《万山红遍》。
万山红遍
07
课堂评价
通过了解“山水相映”的自然现象,学习并运用压印方式表现意境,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通过欣赏自然山水与水中倒影的对称美和徐悲鸿、古元等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