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2 The World of Art
本单元第8课时 Project & Review 课型 综合实践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本单元围绕 “艺术” 主题展开,涵盖学校艺术节报道阅读、艺术节策划、艺术相关对话听力与表格填写、文本填空、感叹句练习、海报句子匹配以及自我评估等活动。内容涉及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同艺术形式、艺术相关职业与梦想,还有艺术节组织等方面。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艺术的多元表现与价值,提升学生在艺术主题下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与欣赏,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开展艺术相关的交流、策划等活动。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通过阅读、听力、填空、小组合作、自我评估等多种形式,从输入(阅读报道、听对话)到输出(策划艺术节、分享海报、完成自我评估),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艺术相关知识与技能。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词汇和简单句式运用能力,对艺术有基本认知,知道常见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等,也了解一些职业名称。 【未知】对艺术相关的部分词汇(如 “sonorizations” incomplete plosions” liaisons” 等语音知识相关词汇,以及艺术领域特定表达)掌握不足;在运用英语进行艺术活动策划、深入讨论艺术重要性等方面缺乏经验;对感叹句的正确使用还不够熟练。 【能知】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艺术主题的核心词汇与句式,熟练运用感叹句,能开展艺术相关的交流、策划与展示活动,提升艺术主题下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语言能力:学生能准确运用艺术主题词汇(如 “musician” engineer” photos” novels” 等)与句式(感叹句、一般将来时等)。能听懂艺术相关对话,读懂艺术报道与文本,并用英语进行艺术节策划、海报制作与分享等表达。 思维品质:能分析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具备对艺术活动进行策划与评估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估自我英语学习与小组项目。 学习能力: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艺术节策划、海报制作等任务,提升合作学习能力。主动进行自我评估,制定英语学习提升计划。 文化意识: 了解校园艺术活动与中国民间艺术,增强对艺术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播意识。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与尊重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艺术主题核心词汇与句式,尤其是感叹句的正确运用。 能开展艺术相关的阅读、听力理解与表达活动(如艺术节策划、海报分享)。 理解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能进行相关讨论。 教学难点: 准确运用感叹句表达对艺术相关事物的赞叹。 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艺术节的全面策划与展示,包括时间、地点、活动等要素的组织。 深入理解并运用艺术相关的语音知识(如 “sonorizations” 等)与复杂句式。 易错点: 感叹句中 “what” 与 “how” 的正确使用,容易混淆引导词及句子结构。 艺术相关职业词汇(如 “musician” engineer”)的拼写与运用。 一般将来时(如 “be going to” will”)在艺术活动策划中的准确运用。 易忘点: 艺术相关的特定表达(如 “Chinese folk arts” different art forms”)。 艺术节策划所需的要素(时间、地点、活动类型等)的英语表述。 自我评估中涉及的语言与文化知识运用的具体要点。 拓展点: 介绍更多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剪纸、京剧等)的英语表达与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探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如数字艺术、VR 艺术展览),拓展艺术视野。 组织学生开展小型校园艺术活动(如英语艺术演讲、艺术作品英文介绍会)。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复习艺术词汇,激发兴趣,同时拓展词汇关联表达,为后续学习铺垫语言素材;帮助不同基础的学生参与,避免因词汇储备差异导致的参与度断层。提升阅读提取信息、小组合作与演讲能力,同时通过互动和拓展,深化艺术认知与语言输出的丰富度;培养小组内互助检查的习惯,为不同创意水平的学生提供支持,确保活动高效推进。 任务一: Lead in 1.Look and say.
借助多媒体立体轮播艺术项目相关图片(如绘画、雕塑、音乐表演等),学生看到图片后快速说出对应英文单词。 2.情境创设.
展示 “Sunny Hill Middle School 体育馆举办艺术节” 的图文场景,引导学生用简单英语描述对艺术节的印象。 任务二: Project 1.Read and answer.
读学校艺术节报道,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标记文中时间、活动类关键词汇(如 last for 3 days, enjoy painting shows);标记后小组内互相检查标记是否准确,比如 “你标记的‘3 days’是回答‘持续多久’的关键,我漏了,得加上”,强化信息定位意识。 2.Group work.
小组设计本校艺术节方案并做海报,教师巡视时提供短语支架(如 hold a singing contest, in the gym);为创意较弱的小组额外提供 “活动参考清单”(含 painting competition、music show 等选项),避免无方向讨论。 3.Share your poster.
小组代表汇报方案,其他小组用 “You could also... ” 互动提建议。 4.Watch and think.
看艺术意义短视频,分享对 “艺术是表达、创造、享受的方式” 的理解,教师补充 “art connects people” 等拓展表达。 任务一:
观察单词回答准确率、拓展词汇的反应,以及 “期待活动” 描述的创意性;特别关注后进生是否能在提示下回应,确保全员都能融入课堂互动。 任务二: 检查阅读问题回答、海报创意,倾听艺术分享时的拓展观点;查看小组关键词标记的一致性,以及创意弱的小组是否能借助清单完成方案;观察小组互动中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设计意图 动态图片唤醒词汇储备,“个人期待” 让情境更具参与感,自然引入主题;通过分层提示兼顾不同学情,让情境互动更具包容性,不让任何学生掉队。标记词汇聚焦信息提取,互助检查提升合作质量;短语支架和活动清单降低任务难度,避免小组陷入 “卡壳”;互动与拓展让语言从 “机械输出” 转向 “真实交流”,同时深化对艺术的理解。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巩固艺术词汇、构词法、感叹句等知识,提升听读、匹配、句子转换能力;通过追问、造句互评和逻辑表达,培养同伴互助意识与语篇分析思维,深化知识理解而非机械记忆。 任务三:Review 1.Read and predict & Listen and complete.
结对读对话预测内容,听录音完成 “主旨 - 细节” 表格,教师用 “Why do they say art is important ” 追问深化理解。 2.Listen, read and take notes.
跟录音朗读对话,记录关键短语(如 “an important part of life”),并尝试用短语造句;造句后同桌互相点评句子是否通顺,比如 “你说‘He likes art.’,但这没用到关键短语哦,试试‘A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 life.’”。 3.Look and think.
观察 “music - musician” 等词,总结构词规律(后缀 -ian),并举例同类词(如 art → artist)。 4.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
读文本匹配人物兴趣与梦想职业,完成后小组内用 “Who wants to be... Because... ” 复述。 5.Read and complete.
将陈述句改感叹句,与同伴互查,教师挑选典型错误句(如 “What a delicious dumplings!”)集体纠错。 6.Read and put.
读音乐会、音乐课程海报,将句子 1 - 4 填入正确位置;完成后小组内讨论 “为什么这个句子放这里”,用 “Because the poster is about... so this sentence fits” 的句式清晰表达逻辑。 任务三: 检查表格、匹配等正确率,观察造句质量、复述流畅度;关注互评时学生是否能指出问题,以及讨论句子位置时逻辑表达是否清晰;查看集体纠错后是否能避免同类错误。
设计意图 “追问 - 造句 - 复述” 强化语言内化,同伴互评促进自主纠错;逻辑表达训练让语篇理解从 “找答案” 升级为 “懂逻辑”,典型错误纠错聚焦共性问题,让复习更具思维深度。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综合运用艺术词汇句型,提升口语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示范音频、同伴预演降低表达焦虑,借助追问推动交流深度,让输出从 “完成任务” 转向 “真实、完整的表达”。 巩固核心知识,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分层练习兼顾学情差异,借助 “理由阐述” 让记忆从 “机械记住” 升级为 “理解掌握”,提升复习的深度与趣味性。 任务四: Consolidation “Art & My Future” Sharing.
用给定句子框架和词汇,分享对艺术的看法与未来艺术梦想。教师提前提供 “示范音频”,并在学生分享前留 2 分钟让同桌 “预演”—— 互相提醒遗漏的内容,比如 “你忘了说为实现梦想做什么,得加上‘practice drawing every day’”;学生分享时,教师用 “Why do you think drawing helps you ” 追问推动交流深入。 任务五:Summary 师生共同通过练习题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词汇、句型、阅读技巧等。
任务四: 评估表达流畅度、词汇准确性,以及回应追问时的拓展能力;观察预演时学生是否能互相补充内容,以及正式分享时内容是否更完整、逻辑是否更清晰。 任务五: 观察基础题的正确率(确保全员掌握核心)、提升题的完成率(了解优等生拓展能力);关注抢答时学生理由阐述的准确性,判断是否真的理解知识,而非死记硬背。
设计意图 示范音频提供表达范本,预演环节为内向或表达不熟练的学生提供 “缓冲期”,减少上台紧张;追问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避免表达流于表面,让分享既 “敢说” 又 “会说”。 分层练习避免 “优等生觉得简单、后进生觉得难” 的尴尬,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获得成就感;理由阐述则倒逼学生深入思考知识本质,让总结环节不仅是 “回顾”,更是 “深化”。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题: 用所学词汇与句式,写出 5 个关于艺术的句子(2 个感叹句,3 个一般将来时句子描述艺术活动)。 通过背诵强化记忆,通过造句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词汇与句式,为更复杂的语言任务奠定基础。
提高题: 阅读一篇关于国际艺术展览的英文短文,回答 3 个关于展览时间、展出艺术形式、观众感受的问题。 锻炼学生的阅读信息提取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组织能力,将课堂所学应用到更实际的艺术活动描述中。
拓展题: 小组合作(2 - 3 人),选择一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剪纸),制作一份英文海报,介绍该艺术形式的历史、特点与欣赏要点。 鼓励学生深入探索中国传统艺术,并用英语进行展示与分享,增强文化自信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活动全程融入分层教学思路:Lead in 环节通过 “基础词汇快速反应 + 后进生提示辅助”(如用 “It’s done with a brush” 提示 “painting”),避免词汇薄弱学生掉队;Summary 环节设置 “基础题(词汇填空)+ 提升题(句型创作)”,既确保后进生掌握核心知识,又为优等生提供拓展空间。实际教学中,后进生能在提示下参与词汇回答,优等生在提升题中展现个性化表达,全员参与率较以往提升约 30%。 不足:Project 环节的 “设计艺术节方案 + 制作海报” 原计划 20 分钟,但实际教学中,3 个小组因讨论活动细节(如 “是否加入手工展”)耗时过长,导致海报制作仓促,汇报时仅能呈现核心信息,无法完整展示设计思路;另有 2 个小组提前完成任务,出现课堂等待现象,时间分配的灵活性不足。 改进:提前制作 “时间提醒卡”(如 “10 分钟讨论方案→8 分钟制作海报→2 分钟准备汇报”),由小组记录员把控进度;为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设计 “拓展任务”(如 “用 3 个新词汇补充海报文字”“为活动设计一句宣传语”),避免课堂空耗;对进度慢的小组,教师提前介入提供 “方案框架模板”(如 “活动 1:______ 时间:______ 地点:______”),引导快速聚焦核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