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四十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古代科技燃料井盐《天工开物》记载了用天然气熬制井盐的步骤,下列步骤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剖竹去节 B. 合缝漆布
C. 釜中注卤 D. 井火煮盐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溶解固体 B. 过滤
C. 测溶液的酸碱度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3.2024年3月1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今年的六五环境日主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植树造林,增加居住地绿化面积 B. 回收利用废金属,节约金属资源
C. 多使用一次性木筷,方便生活 D. 发挥化学的作用,开发新能源
4.中国高铁:复兴道路上的亮丽名片。高铁车身主要采用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制成。如图为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镍的原子序数是28 B. 镍原子的质子数为28
C. 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D. 镍属于金属元素
5.钛合金广泛用于航天领域,工业生产钛的过程涉及的反应有:①TiO2+2Cl2+2CTiCl4+2X;②TiCl4+2MgTi+2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CO B. 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强
C. 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D. TiCl4中钛的化合价为+4
6.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钢、干冰 B. 合成材料:塑料、合金
C. 碱:纯碱、烧碱 D. 干燥剂:生石灰、浓硫酸
7.路边垃圾桶的铝制外壳可保持它原本的银白色,而固定垃圾桶的铁制螺丝却锈迹斑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C. 铝制外壳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D. 给铁制螺丝涂油能防止生锈
8.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甲烷能产生温室效应,则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一定是甲烷
B. 常温下,碱性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酸,所以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时可以互相替换
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OH和Na2CO3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鉴别CO2和N2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气体,观察木条熄灭情况
C 除去Cu粉中的Fe粉 往混合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 往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硫酸钠溶液
A. A B. B C. C D. D
10.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一定质量的铜在空气中加热
B. 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C.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水的质量
D. 磷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从宏观角度:水是由 ______组成的。
(2)从微观角度:下列图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______(填字母)。
A.
B.
C.
D.
(3)从变化角度:水通电可发生分解反应,电解一定量的水,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填化学式),当负极产生的气体为10mL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______mL。
(4)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一种净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 ______,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______,超滤膜可起到过滤不溶性杂质的作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含滤纸)和 ______(填仪器名称)。
12.【关注生产实际】
锫精矿主要成分是ZnS。火法炼锌的一般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从设备1中放出的炉气排放前应 ______。
(2)为了加快设备2中化学反应速率,应对焦炭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该设备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3)设备3中锌蒸汽变为固体锌的微观实质是 ______。
(4)设备4中可以利用锌与杂质沸点不同将锌与杂质分离,请另举一例用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离 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3.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1)图Ⅰ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此实验说明分子______。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氨气对空气有污染),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均为无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2)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②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
14.装置创新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中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CO2,则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进入。发生装置选用装置C代替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
(3)装置F是某同学利用矿泉水瓶制作的简易供氧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左瓶可装试剂为高锰酸钾
B.左瓶可装试剂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C.通过右瓶中的水可判断产生氧气的速率
D.此装置简单、环保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5.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石油、天然气和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为了解决能源危机,人们正在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
(3)为了节省石油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如图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有毒,且燃烧时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对环境有污染。
①对比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②对比图1中水下的白磷和图3中白磷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16.西瓜霜是一味中药,古籍记载其功效有“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等。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古法自制西瓜霜并展开了相关探究。
如图所示,将一层切成片状的西瓜和一层钠盐交替着放入瓦罐内(二者质量比为7:1),然后用纱布包裹瓦罐盖子,将盖子盖好,放在阴凉通风处,2~3周后瓦罐外会自然产生白色结晶,将其轻轻刮落便得到西瓜霜。
探究一:制作西瓜霜的钠盐可能是什么?
【查阅资料】
(1)古代称该钠盐为芒硝:“芒”指细刺,是类似针尖状的晶体;“硝”通“消”,指其易溶于水。对于“芒”和“硝”的描述属于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作出猜想】该钠盐可能是①氯化钠;②碳酸钠;③碳酸氢钠;④硫酸钠;⑤氢氧化钠。
【交流讨论】
(2)由于氯化钠晶体不是针尖状,故①错误;由于______,故⑤也错误。
【进行实验】
(3)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试剂A,根据实验现象排除②和③。加入的试剂A及对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实验结论】最终得出④正确。
探究二:制作西瓜霜的钠盐是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取的?
【查阅资料】古人采用图所示的“滩田法”制取芒硝,巧妙利用自然界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使天然盐卤水(含有硫酸钠、氯化钠、硫酸镁等)中的水分蒸发,将粗芒硝结晶出来,因而流传着“夏产盐,冬产硝”的谚语。
【交流讨论】
(4)结合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你认为谚语中“冬产硝”的原因是______。
(5)提纯粗芒硝晶体时,先通过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难溶性杂质,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除去硫酸镁杂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从工业角度思考,“滩田法”的经济优势为______(写一条即可)。
探究三:制作西瓜霜的过程中钠盐发生了哪些变化?
【原理分析】首先西瓜汁液渗出来,使硫酸钠粉末溶解,形成混合溶液并从瓦罐内壁渗透到外表面;瓦罐外的溶液蒸发结晶,西瓜汁中的溶质(包括硫酸钠)一起析出,形成白霜状混合物——西瓜霜。
【反思拓展】
(7)下列制作西瓜霜的工艺与目的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序号 工艺 目的
A 先把钠盐粉碎 增大钠盐在西瓜汁中的溶解度
B 一层切成片状的西瓜、一层钠盐交替放置 充分接触,加快溶解速率
C 用透气的瓦罐,不用玻璃罐 让溶液从罐内渗透到罐外
D 将瓦罐放在阴凉通风处 让瓦罐外表面渗出的溶液容易蒸发结晶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河北石家庄某地石灰石资源储量丰富。为测定研学活动带回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同学们各取12.5g块状和粉末状石灰石样品,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样品中的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
(1)曲线a、b中表示粉末状石灰石样品的是 ______(选填“曲线a”或“曲线b”)。
(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求有必要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步骤)。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氢元素和氧元素;
B;
H2;5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杀菌消毒;玻璃棒
12.【答案】处理掉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达标排放;
把焦炭粉碎或提高焦炭温度;ZnO+CZn↑+CO↑;
锌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石油的分馏或分离液态空气等
13.【答案】甲中溶液变红,丙、乙中溶液不变色;在不断运动;
对比实验;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比较环保,且能够得出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14.【答案】;
CaCO3+2HCl=CaCl2+H2O+CO2↑;a;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CD
15.【答案】煤;不可再生;
太阳能(答案不唯一);
C2H5OH+3O22CO2+3H2O;
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与氧气接触;
16.【答案】物理;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相关制作;
氯化钡溶液(答案不唯一);没有产生气泡(若产生沉淀但沉淀不溶解且无气泡产生等);
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冬天温度低,硫酸钠结晶析出;
2NaOH+MgSO4=Mg(OH)2↓+Na2SO4;
利用自然条件,节约能源(答案不唯一);
BCD
17.【答案】曲线a;
80%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