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部编版)五年级
上
课前导入
学习了本单元的两篇课文,我们对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松鼠的漂亮、乖巧和驯良也有了一定的感受。而我们之所以能有这些收获,得归功于两篇课文都是一种共同的文体——说明文。现在让我们通过对两篇课文的探讨、交流,进一步明确说明文的有关文体知识吧
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交流的内容是说明性文章的表达特点。我们可以从说明方法、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说明性文章的认识,共同探讨说明性文章的特点,弄清说明性文章是如何将事物说清楚、说明白的。
阅读教材中“交流平台”的内容,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性文章,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课文 文体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语言风格
《太阳》
平实性说明文
介绍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松鼠》
文艺性说明文
介绍松鼠的外形特征、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行为特点、搭窝和其他生活习性。
主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整理归纳,补充填写表格
精练平实
生动活泼
谈收获
学习了两篇课文,我了解到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介绍的文章,能够给我们提供准确、清楚的信息,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两篇文章都详细、清楚地介绍了一种事物。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在运用列数字时,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运用作比较时,要拿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对比。
写说明文时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进行说明。松鼠的尾巴与众不同,所以《松鼠》一文中对松鼠的尾巴进行了细致描述,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松鼠。
说明文常常会使用很多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太阳》一文多采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语言表述严谨;《松鼠》一文主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语言活泼,在准确表达松鼠特点的基础上,又非常传神、形象、生动,既写出了松鼠的可爱、乖巧、驯良,也写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说明性文章要以说清楚、说明白为核心目标,说明一个事物的时候情感不一样,表达的方法也可以不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
恰当地使用不同的说明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演练台
香蕉的外形弯弯的,像月牙一样。成熟的香蕉总爱披一件时尚的黄色“外套”,当我们剥开它那黄色的“外套”,轻轻咬一口,那果肉可真香甜啊!3倍、5倍、7倍;胡萝卜素和铁含量是苹果的3倍;磷的含量是苹果的4倍,而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竟然是苹果的6倍。
你喜欢吃香蕉吗?
这段话没有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下定义
D
初试身手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阅读文字示例,这座塔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可以把它的特点介绍得更清楚?
这座电视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事物名称——电视塔;
规模——塔高约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
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功用——承担无线电视发射业务、旅游观光等。
聚焦方法
这座电视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1.电视塔有什么特点?语段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这座电视塔的?
2.语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电视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高度、外形
打比方
图中塔的特点是 。这段文字用了 、________
的方法,把塔的外形特点介绍得很清楚。
列数字
打比方
高
作比较
列数字、
作比较
通过对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学习,再加上这节课上的知识积累,我们对说明文(尤其是说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说明文和其他文体相较而言的一大不同之处,便是其语言的特点。同学们,对这一学期的第一篇课文《白鹭》是否印象深刻呢?在你们的印象中,郭沫若笔下的白鹭有什么特点呢?
在作者的笔下,白鹭色彩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它就是一首精巧的诗。
作者是如何表现白鹭如诗一样的美的?
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这些修辞手法从多个角度将白鹭的优美形象展示了出来。
作者还在文中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如以白鹤、朱鹭、苍鹭等相近或同类的动物来衬托,凸显白鹭的一切都美得很适宜。
如果将一篇散文改写成说明性文章,会变得怎样呢?查找资料,试着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体会它们的不同。
外
形
颜色
外 形
身段
羽毛
喙
脚
回忆课文《白鹭》,阅读第2—5自然段,说一说这几段写了什么内容,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如果把《白鹭》的外形部分改写成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你打算怎么写?
①抓住白鹭的特点来介绍。写出与白鹭外形相关的具体资料信息。如白鹭的种类、体型、羽毛、颜色、叫声、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等,
②要改变语言风格,把含蓄抒情的语言变成表达准确清晰的说明性的语言。
③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白鹭的外形说清楚。
改写示例
白鹭天生丽质,色彩协调,体态匀称,纤瘦精美。白鹭体长约50—90厘米,和白鹤、朱鹭、苍鹭比起来,它更显得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白鹭的羽毛呈白色,像披着雪白的蓑衣。它全身呈流线型结构,喙是黑色的,脚是青色的,身段大小、色素搭配都恰到好处。
匀称。
默读《白鹭》第2~5自然段和改写后片段,小组交流阅读感受:你觉得这两段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原文 改写后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鹭天生丽质,色彩协调,体态匀称,纤瘦精美。白鹭体长约50—90厘米,和白鹤、朱鹭、苍鹭比起来,它更显得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白鹭的羽毛呈白色,像披着雪白的蓑衣。它全身呈流线型结构,喙是黑色的,脚是青色的,身段大小、色素搭配都恰到好处。
改写后的说明文和原文,比较一下两种文体有什么不同。
同一事物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课文《白鹭》是抒情散文,运用修辞手法来描写白鹭的外形。语言优美、抒情,文章充满诗情画意,重在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改写后的片段是说明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介绍清楚白鹭的外形特点,让大家对白鹭有更准确的认识。语言简洁、直接。
对比不同
这座大桥长1840米,宽34米,像一道彩虹横跨在江面上,气势非常雄伟,给人们的出行带了极大的方便。
试着运用说明方法来说明下图“桥”的特征。
拓展练习
列数字
打比方
生活中,有些事物是我们熟悉的,有些事是让我们感兴趣的。请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试着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用两个自然段来写,每个自然段写一个特征。
扫地机器人
笔
盒
书包
小猫
小狗
恐龙玩具
大
熊
猫
示 例
大熊猫的头圆而大,头部和身体的毛色黑白相间。它的尾巴很短,像一团棉花糖,非常柔软可爱。它的眼睛又黑又圆,像两颗宝石,闪耀着聪明的光芒。它们栖息在海拔1400—3500千米的高山竹林内。
我面前的这个笔袋它是由超大号拉链,粉色的布和一个“菠萝”组成的。笔袋的长大约25厘米,宽大约9厘米。笔袋的两侧有一对“小耳朵”,它们像一双张开的小手。这个笔袋的容量非常大,能够装10支铅笔,10支圆珠笔,3块橡皮和2把尺子。它不像塑料笔盒那样摔几次就坏了。非常好用。
这张桌子是木制的,呈长方形,表面涂有浅棕色的漆。它有四条粗壮的木腿,每条腿都有类似花纹的雕刻。桌子的长度是1.5米,宽度是0.8米,高度是0.75米。表面上有一些磨损和划痕,显示出它长时间的使用历史。
这张桌子被用作工作台,上面放着一台电脑、一些文件和文具。它也被用作用餐桌,通常可以容纳四个人就餐。有时它还被用作摆放装饰物或摆放花瓶的表面。由于它的宽敞表面,它经常用于各种家庭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等。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选择的事物?根据标准,互相评价。
评价标准 星级
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征 ★★★
语言风格多样 ★★★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总结了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件事物的特征,明白了说明性文章要以说清楚、说明白为核心目标,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
课下,同学们可以找一篇散文和说明文加以阅读,继续体会两种文体的不同。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今后我们进行说明文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1.预习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勾画批注使用说明方法的语句。
2.拓展阅读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梁实秋的《鸟》等说明性文章。找一篇散文和说明文加以阅读,继续体会两种文体的不同。
课后作业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说明性文章
说明内容 抓住事物特点
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
打比方、作比较……
语言风格 平实、活泼……
板书设计/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材分析】
“交流平台”以读写例话的形式梳理、总结了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不仅点明了说明性文章的作用,而且结合了精读课文中的例子,从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明确了说明文的特点。“初试身手”安排了两次练笔。“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要求“尝试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侧重训练学生能够结合事物的特点,找到合适的说明方法进行尝试。将散文《白鹭》中描写白鹭外形特点的内容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侧重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文体的不同表达效果,更深入地感知说明性文章的表达特点,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学情分析】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的教学,可以根据习作教学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初试身手”的两次小练笔可以分别安排在《太阳》《松鼠》教学后。在进入“初试身手”的两次小练笔前,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单元习作的任务和要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好要介绍的事物,并开始细致观察要写的事物,搜集相关资料。在学习完“交流平台”后,学生的小练笔可以在本课的教学上进行交流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教学目标】
1. 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2.试着将散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
3. 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
1.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2.试着将散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
【教学难点】
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获得启发
1.课前导入
学习了本单元的两篇课文,我们对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松鼠的漂亮、乖巧和驯良也有了一定的感受。而我们之所以能有这些收获,得归功于两篇课文都是一种共同的文体——说明文。现在让我们通过对两篇课文的探讨、交流,进一步明确说明文的有关文体知识吧
2.交流内容
本次交流平台交流的内容是说明性文章的表达特点。我们可以从说明方法、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说明性文章的认识,共同探讨说明性文章的特点,弄清说明性文章是如何将事物说清楚、说明白的。
阅读教材中“交流平台”的内容,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性文章,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1)整理归纳,补充填写表格
课文 文体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语言风格
《太阳》 平实性说明文 介绍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精练平实
《松鼠》 文艺性说明文 介绍松鼠的外形特征、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行为特点、搭窝和其他生活习性。 主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生动活泼
预设1:两篇文章都详细、清楚地介绍了一种事物。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在运用列数字时,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运用作比较时,要拿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对比。
预设2:学习了两篇课文,我了解到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介绍的文章,能够给我们提供准确、清楚的信息,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预设3:写说明文时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进行说明。松鼠的尾巴与众不同,所以《松鼠》一文中对松鼠的尾巴进行了细致描述,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松鼠。
(2)恰当地使用不同的说明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说明文常常会使用很多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太阳》一文多采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语言表述严谨;《松鼠》一文主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语言活泼,在准确表达松鼠特点的基础上,又非常传神、形象、生动,既写出了松鼠的可爱、乖巧、驯良,也写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说明性文章要以说清楚、说明白为核心目标,说明一个事物的时候情感不一样,表达的方法也可以不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
小结:说明性文章要以说清楚、说明白为核心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
3.演练台
香蕉的外形弯弯的,像月牙一样。成熟的香蕉总爱披一件时尚的黄色“外套”,当我们剥开它那黄色的“外套”,轻轻咬一口,那果肉可真香甜啊!3倍、5倍、7倍;胡萝卜素和铁含量是苹果的3倍;磷的含量是苹果的4倍,而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竟然是苹果的6倍。
你喜欢吃香蕉吗?
这段话没有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下定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先回顾两篇精读课文的内容,自主交流习得的有关说明性文章的知识,再通过阅读“交流平台”里的内容,补充相关信息,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体会、交流巩固旧知,实现“交流平台”的交流作用,并为单元习作打基础。)
二、初试身手,介绍事物
1.请同学们观察图片,阅读文字示例,这座塔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可以把它的特点介绍得更清楚?
事物名称——电视塔;
规模——塔高约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
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功用——承担无线电视发射业务、旅游观光等。
2.聚焦方法
(1)电视塔有什么特点?语段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这座电视塔的?
(2)语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电视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图中塔的特点是_______。这段文字用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把塔的外形特点介绍得很清楚。
三、初试身手,改写《白鹭》
1.明确要求,改写《白鹭》第2—5自然段。
通过对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学习,再加上这节课上的知识积累,我们对说明文(尤其是其说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说明文和其他文体相较而言的一大不同之处,便是其语言的特点。同学们对我们这一学期的第一篇课文《白鹭》是否印象深刻呢?在你们的印象中,郭沫若笔下的白鹭有什么特点呢?
2.作者是如何表现白鹭如诗一样的美的?
预设1: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这些修辞手法从多个角度将白鹭的优美形象展示了出来。
预设2:作者还在文中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如以白鹤、朱鹭、苍鹭等相近或同类的动物来衬托,凸显白鹭的一切都美得很适宜。
3.如果将一篇散文改写成说明性文章,会变得怎样呢?查找资料,试着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体会它们的不同。
(1)回忆课文《白鹭》,阅读第2—5自然段,说一说这几段写了什么内容,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预设:作者是从白鹭身体的颜色、身段、羽毛、喙、脚等方面描写白鹭的外形。
(2)如果把《白鹭》的外形部分改写成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你打算怎么写?
①抓住白鹭的特点来介绍。写出与白鹭外形相关的具体资料信息。如白鹭的种类、体型、羽毛、颜色、叫声、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等,
②要改变语言风格,把含蓄抒情的语言变成表达准确清晰的说明性的语言。
③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描述白鹭的外形。
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思考,动动笔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改写《白鹭》的难度比较大,要充分地查找资料,从白鹭的外形、食性、休息、生育、生长、活动等方面了解白鹭的特点,为改写文章做好铺垫。教师的引导给学生指明了方向,教师不但要告诉学生比较两种文体的大方向,还要对小问题加以指导。)
四、对比阅读,体会不同
1.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性文章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你的改写说明白了吗?
2.学生展示,师生共同评议,针对问题给出具体指导。
3.总结方法。
①散文中有些修辞手法可以直接转换为说明方法,比如比喻和打比方,对比和作比较等。
②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让我们把白鹭的外形写得更明白。
③对应特点,筛选资料。
④把“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这句话变为直接描述的语句即可。
4.把自己改写的片段和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对比阅读,小组交流感受:你觉得二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预设:同一事物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课文《白鹭》是抒情散文,运用修辞手法来描写白鹭的外形。语言优美、抒情,文章充满诗情画意,重在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改写后的片段是说明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介绍清楚白鹭的外形特点,让大家对白鹭有更准确的认识。语言简洁、直接。
小结:如果我们能够恰当运用说明方法,筛选有用资料,关注写作顺序,转变语言风格,就能把白鹭的外形介绍得更清楚,写出一段合格的说明性文字。请你结合自己做的标记,继续修改小练笔。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让学生回忆《白鹭》第2~5自然段的内容,然后抓住其外形特点确定改写的地方。因白鹭在一些地方不常见,改写时,要引导学生用上提供的资料来写。这样既帮助学生确定了习作的内容,又让他们更好地抓住事物的特点,能有效帮助他们完成改写任务。最后通过改写文章,进一步巩固说明方法的迁移练习。)
五、拓展练习
1.试着运用下面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下图“桥”的特征。
列数字、打比方
示例:这座大桥长1840米,宽34米,像一道彩虹横跨在江面上,气势非常雄伟给人们的出行带了极大的方便。
(设计意图:巧妙地设计问题,既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又能以问促思,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铺垫,使后面的写作水到渠成。)
2.初试身手。
生活中,有些事物是我们熟悉的,有些事是让我们感兴趣的。请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试着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用两个自然段来写,每个自然段写一个特征。
(1)点拨:我们可以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而且要符合说明文的基本要求,不能简单地罗列数字,或是单纯地写比喻句。
示例:
大熊猫
大熊猫的头圆而大,头部和身体的毛色黑白相间。它的尾巴很短,像一团棉花糖,非常柔软可爱。它的眼睛又黑又圆,像两颗宝石,闪耀着聪明的光芒。它们栖息在海拔1400—3500千米的高山竹林内。
笔袋
我面前的这个笔袋它是由超大号拉链,粉色的布和一个“菠萝”组成的。笔袋的长大约25厘米,宽大约9厘米。笔袋的两侧有一对“小耳朵”,它们像一双张开的小手。这个笔袋的容量非常大,能够装10支铅笔,10支圆珠笔,3块橡皮和2把尺子。它不像塑料笔盒那样摔几次就坏了。非常好用。
桌子
这张桌子是木制的,呈长方形,表面涂有浅棕色的漆。它有四条粗壮的木腿,每条腿都有类似花纹的雕刻。桌子的长度是1.5米,宽度是0.8米,高度是0.75米。表面上有一些磨损和划痕,显示出它长时间的使用历史。
这张桌子被用作工作台,上面放着一台电脑、一些文件和文具。它也被用作用餐桌,通常可以容纳四个人就餐。有时它还被用作摆放装饰物或摆放花瓶的表面。由于它的宽敞表面,它经常用于各种家庭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等。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选择的事物?根据标准,互相评价。
评价标准 星级
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征 ★★★
语言风格多样 ★★★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在于为单元习作作铺垫,让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学以致用。同时,语文学习也应该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总结了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件事物的特征,明白了说明性文章要以说清楚、说明白为核心目标,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
课下,同学们可以找一篇散文和说明文加以阅读,继续体会两种文体的不同。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今后我们进行说明文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2.布置作业
①预习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勾画批注使用说明方法的语句。
②拓展阅读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梁实秋的《鸟》等说明性文章。
【板书设计】
说明性文章
说明内容 抓住事物特点
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语言风格 平实、活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