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核心知识点填空题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核心知识点填空题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10 00:4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填空题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模块一:能源的分类与利用现状
能源的基本分类(按不同标准划分,核心考点):
①按获取方式分:a. _______能源(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b. _______能源(通过一次能源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煤气 —— 电能需通过火力、水力发电获得,属于二次能源);
②按能否再生分:a. _______能源(在短期内可不断再生、循环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_______能源(在短期内不能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化石能源)、核能,其形成周期长达数百万年,消耗速度远大于形成速度);
③按使用历史分:a. _______能源(人类长期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技术成熟);b. _______能源(近年才开始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技术仍在发展)。
常规能源的利用现状(以化石能源和水能为主):
①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a. 地位:目前全球能源消费的主体,占总能耗的_______% 以上(2023 年数据约 80%),支撑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b. 储量现状:按当前消耗速度,石油可开采约_______年,天然气约_______年,煤炭约_______年(数据来自国际能源署,因勘探技术进步,储量会略有调整,但整体呈枯竭趋势);c. 利用方式:主要用于燃烧发电(火力发电)、交通运输(汽油、柴油)、工业加热(锅炉燃烧)。
②水能:a. 地位:全球最主要的可再生常规能源,占可再生能源消费的 60% 以上;b. 利用方式:通过_______(水电站)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如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c. 局限:受地理条件限制(需有河流、落差),建设成本高,可能影响生态环境(如改变鱼类洄游路线、淹没耕地)。
能源利用面临的挑战(三大核心问题):
①_______危机: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2023 年全球能源消费同比增长 2.1%),若不开发新能源,将面临 “能源枯竭” 风险;
②_______污染:化石能源燃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如:a. (SO )、(NO ),导致酸雨(腐蚀建筑、酸化土壤);b. (PM2.5、PM10),导致雾霾(影响呼吸系统健康);c. 未完全燃烧产生的(CO),有毒性,危害人体中枢神经系统;
③_______效应:化石能源燃烧释放大量_______(CO ),导致全球气温升高(2023 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升高 1.15℃),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台风、干旱)增多等环境问题。
模块二:新能源的开发与发展
太阳能(最具潜力的新能源):
①能量来源:太阳内部发生_______反应(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释放巨大能量),能量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到地球(约 8 分钟到达地球);
②利用方式(两种核心途径):a. 利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如太阳能热水器(通过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加热水)、太阳能灶(聚光加热食物));b. 利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基于光电效应,硅材料吸收太阳光产生电流)、太阳能光伏电站);
③优点与缺点:a. 优点:(取之不尽)、(无污染物排放,不产生温室气体)、分布广泛(无需地理限制);b. 缺点:(白天有、夜晚无,阴雨天弱)、(需电池储能,储能成本高、寿命短)、转化效率低(当前商用太阳能电池效率约 15%-25%)。
风能(发展最快的新能源之一):
①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导致地球表面冷热不均,产生空气流动,形成风(风能本质是太阳能的转化形式);
②利用方式:通过_______(由叶片、发电机、塔架组成)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风吹动叶片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按安装位置分为陆上风力发电机和海上风力发电机(海上风速大、无遮挡,效率更高);
③优点与缺点:a. 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装机成本逐年下降(2023 年陆上风电成本较 2010 年下降 70%);b. 缺点:(风速不稳定,发电间歇性强)、(需占用大量土地,海上建设成本高)、影响局部生态(可能干扰鸟类迁徙、产生噪音)。
生物质能(基于生物资源的新能源):
①能量来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将 CO 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储存化学能),生物质能本质是_______的转化形式(如秸秆、树木、动物粪便、沼气);
②利用方式:a. 直接燃烧(如秸秆燃烧取暖、发电,效率低,污染大);b. 发酵转化(如沼气池将秸秆、粪便发酵产生_______(主要成分 CH ),甲烷燃烧发电或作为燃料);c. 生物质液化(将植物转化为生物柴油、乙醇,作为汽车燃料,替代汽油);
③优点与缺点:a. 优点:可再生(植物可循环种植)、可减少 CO 排放(燃烧释放的 CO 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 CO 平衡,实现碳中和);b. 缺点:转化效率低(生物质能量密度低,1 吨秸秆热值约等于 0.5 吨煤)、可能占用耕地(大量种植能源作物可能影响粮食安全)。
其他新能源(地热能、潮汐能、核能):
①地热能:a.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如火山喷发、温泉均来自地热能);b. 利用方式:地热发电(利用地下热水、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地热供暖(直接用地下热水供暖,如冰岛 85% 的建筑用地热供暖);c. 局限:仅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带),地域限制大。
②潮汐能:a. 能量来源: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导致海水周期性涨落(潮汐);b. 利用方式:通过_______(建在河口、海湾,涨潮时海水推动水轮机发电,落潮时海水流出再次发电);c. 局限:仅在潮差大的地区(如我国钱塘江大潮)适用,发电周期性强(每天两次涨潮、两次落潮)。
③核能(非常规新能源,需谨慎开发):a. 能量来源:核_______反应(如铀 - 235 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裂为两个较轻原子核,释放能量);b. 利用方式:核电站(通过核反应堆产生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c. 优点:能量密度大(1kg 铀 - 235 释放能量约等于 2700 吨煤)、无温室气体排放;d. 风险:核泄漏(如切尔诺贝利、福岛核事故,放射性物质危害极大)、核废料处理难(放射性半衰期长达数万年,需安全储存)。
模块三:跨学科实践 —— 为节约能源设计方案
设计核心原理:基于_______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节约能源并非 “消灭能量”,而是减少能量的_______(如减少热量散失、降低无用功消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分场景节约能源设计方案(结合物理、化学、地理跨学科知识):
①家庭场景(从 “用电、用热、出行” 入手):
a. 照明节能:用_______灯替代白炽灯(LED 灯功率约为白炽灯的 1/10,寿命约为白炽灯的 20 倍,如 10W LED 灯亮度相当于 100W 白炽灯,每天使用 5 小时,一年可省电约 160 度);
b. 家电节能:a) 家电不用时拔掉插头(避免待机耗电,如电视机待机功率约 5W,一年待机耗电约 43 度);b) 冰箱放置在通风处,远离热源(减少冰箱压缩机工作时间,降低能耗);c) 洗衣机满载洗衣(避免分次洗衣,减少电机启动次数,每次启动消耗的电能约等于正常工作 5 分钟的能耗);
c. 供暖 / 制冷节能:a) 冬季用厚窗帘(减少窗户热量散失,降低暖气能耗,厚窗帘可使室内温度提高 2-3℃);b) 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_______℃(每升高 1℃,空调能耗减少约 10%,避免设置过低导致能耗浪费);
d. 出行节能:短途选择步行、自行车,中长途选择公共交通(如公交车、地铁),减少私家车使用(1 辆私家车每年约消耗 1.5 吨汽油,排放 3.5 吨 CO ,公共交通人均能耗仅为私家车的 1/5)。
②学校场景(从 “照明、供暖、设备” 入手):
a. 照明管理:教室采用 “自然光 + 人工光” 结合(白天优先利用自然光,阴天或傍晚再开电灯),安装声光控开关(人走灯灭,避免长明灯,据测算可省电 30%);
b. 供暖优化:教学楼采用 “分区供暖”(上课时间供暖,放学时间降低供暖温度,避免空教室浪费能源),管道包裹保温层(减少管道热量散失,保温层可使热损失减少 50%);
c. 设备节能:实验室仪器用完及时断电(如电炉、离心机,避免空载运行),电脑设置 “节能模式”(屏幕亮度调低,闲置 10 分钟自动休眠,每台电脑每年可省电 50 度)。
③工业场景(从 “余热利用、技术升级” 入手):
a. 余热回收:如钢铁厂利用炼钢余热加热冷水,用于厂区供暖或生产用水(余热回收率可达 30%-50%,每年可节约大量燃煤);
b. 电机变频:工业电机采用变频技术(根据生产负载调节电机转速,而非持续高速运转,如水泵、风机变频改造后,能耗可降低 20%-40%);
c. 循环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处理后循环使用(如电厂废水冷却后重新用于发电,减少新鲜水消耗和废水排放)。
设计原则与评估:
①_______原则:方案需符合物理规律(如节能措施基于能量转化效率,不违背能量守恒),技术上可实现(如家庭用 LED 灯,成本低、易安装);
②_______原则:方案需经济合理(如太阳能热水器初期投入高,但长期使用无电费,5-8 年可收回成本),避免 “高成本低收益”;
③_______原则:方案需兼顾环境与社会(如推广公共交通,既节能又减少污染,改善城市交通拥堵);
④效果评估:通过数据对比验证节能效果(如家庭每月电费从 200 元降至 150 元,节能 25%;学校年度能耗降低 10%)。
模块四:相似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
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对比项目 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再生能力 短期内可_______(如太阳能每天都有) 短期内_______(化石能源需数百万年)
能源来源 主要来自_______(太阳能、引力能) 主要来自_______(化石能源、核能)
环境影响 污染_______(无温室气体或少量排放) 污染_______(大量污染物、温室气体)
代表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 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发展趋势 逐步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 储量减少,逐步被新能源替代
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a. 获取方式:一次能源_______(直接从自然界获取,无需加工),二次能源_______(需通过一次能源加工,如电能来自煤、太阳能);b. 能量状态:一次能源多为_______(化学能、光能、动能),二次能源多为_______(电能,便于传输和使用);
②联系:a. 二次能源依赖一次能源(如无煤、太阳能,无法产生电能);b. 一次能源需转化为二次能源才能高效利用(如煤直接燃烧效率低,转化为电能后可远距离传输,供家庭、工业使用)。
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联系(辩证关系):
①矛盾点:传统能源(化石能源)利用会导致_______(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可能限制能源开发(如禁止高污染煤矿开采);
②统一 - 点:_______(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实现 “能源 - 环境” 双赢(如太阳能、风能无污染,既满足能源需求,又保护生态);
③解决路径:a. 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提高利用效率(如电厂脱硫脱硝,减少酸雨);b. 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2030 年我国新能源占比目标达 25%);c. 推广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如建筑节能、工业节能)。
太阳能与风能的异同:
①相同点:a. 能量来源均与_______有关(太阳能是直接来源,风能是太阳能的转化形式);b. 均为_______(可再生、清洁无污染);c. 均存在_______(间歇性,需储能);
②不同点:a. 利用方式:太阳能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风能主要是发电;b. 地理限制:太阳能分布广泛,风能集中在高风速地区(如草原、海上);c. 储能需求:太阳能需昼夜储能,风能需应对风速波动储能。
参考答案
模块一:能源的分类与利用现状
一次;二次;可再生;不可再生;常规;新
80;40;60;200;水电站
能源枯竭;环境污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一氧化碳;温室;二氧化碳
模块二:新能源的开发与发展
核聚变;光热;光电;可再生;清洁无污染;间歇性;储能难
风力发电机;间歇性;地域限制
太阳能;沼气
潮汐电站;裂变
模块三:跨学科实践 —— 为节约能源设计方案
能量守恒;无效损耗
LED;26;
科学;经济;环境友好
模块四:相似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
再生;不可再生;太阳能(或引力能);化石能源(或核燃料);小;大
无需加工;需加工;一次能源(化学能、光能等);二次能源(电能)
环境污染;新能源
太阳能;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光热;光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