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3 22: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列方法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是(  )
A. 蒸馏 B. 静置 C. 过滤 D. 消毒
2.被誉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酿酒技术是食品酿造的技术之一,酒文化也随着酒的产生一直延续到现在。下列关于酿酒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粉碎 B. 小麦发酵 C. 清液过滤 D. 酒水蒸馏
3.古代印章所用的印泥通常是用朱砂和麻油搅拌而成的,在空气中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朱砂的性质活泼 B. 麻油属于纯净物 C. 印泥属于混合物 D. 印泥可裸置存放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氮气、空气、氧气,看到的现象分别是无明显现象、复燃、燃烧更旺
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滴加液体
C. 读取液体体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C.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 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观粒子,则带电荷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C.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可以得到氧气和氮气,则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发生了分解反应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一定是催化剂
9.下列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
A. 碳酸钠(NaCO3) B. 四氧化三铁(O4Fe3)
C. 二氧化一碳(CO2) D. 三氧化硫(SO3)
10.《汉书 食货志》对酿酒有这样的记载“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酒六斛六斗”。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粗米”到“得酒”发生了缓慢氧化 B. “曲”在酿酒过程中可起催化作用
C. “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属于有机物 D. “酒”中的乙醇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11.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液氮用作冷冻剂 B. 焊接金属时用作保护气
C. 制造硝酸和氮肥 D.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
12.2020年6月23日,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B.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
C. 液氧变成气态氧时,放出热量
D. 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13.化学实验课上,某同学练习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先将量筒放在水平的实验桌上,在量筒中加入一些液体后,他先是仰视液面,读取液体体积为30mL,接着他倒出部分液体在烧杯内,又俯视液面,读取液体体积为10mL。请你来帮他算算,这位同学实际上往烧杯中倒入的液体体积(  )
A. 大于20mL B. 小于20mL C. 等于20mL D. 无法判断
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不可分割
B. 阳离子一定带正电,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 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 化学反应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反应
15.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氧化汞汞+氧气 B.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D. 氢气+氧化铜铜+水
1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 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
C.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7.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缓慢氧化 化合反应 纯净物 化合反应
Y 燃烧 分解反应 混合物 氧化反应
A. A B. B C. C D. D
18.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酒精灯着火了,可用湿抹布盖灭
B. 室内起火,不能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 浓硫酸不慎弄到皮肤上,用水冲洗,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D. 室内洒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  )
①取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不超过试管体积的②闻气体的气味时,可将鼻孔凑到容器口③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④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会比实际偏大⑤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⑥动植物的呼吸、农家肥的腐熟、醋的酿造等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0.如图所示,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这两个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中产生氢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2
B. 进行实验②之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C. 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分解反应
D. 实验①能证明水的组成,而实验②不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21.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
(1)______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2)______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
(3)______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______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2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从氧气、氮气、氧化钙、碳酸氢钠、碳酸、硝酸钾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______ ;
②一种易分解的酸 ______ ;
③一种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 ______ ;
④一种可做发酵粉的盐 ______ 。
(2)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某种净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①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铜<1.0mg/L铁<0.3mg/L”,其中的铜、铁指的是 ______ (填“元素”“原子”“离子”“分子”之一)。
②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氯气,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 ______ 性。
③PP棉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3H6)n],聚丙烯是由丙烯(化学式为C3H6)单体经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丙烯(C3H6)属于 ______ (填“混合物”“氧化物”“无机物”“有机物”中的一项);聚丙烯(C3H6)n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3)①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②当水分完全消失后,观察到烧杯底有少许残留物,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
23.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让我们从化学视角认识节日习俗发。
(1)春节——看灯光秀。在灯光设计时向灯管内填充 ______ ,通电后便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2)端午节——包粽子。个别商贩利用硫酸铜溶液浸泡陈旧粽叶使之变成青绿色,这对人体有害。写出硫酸铜中阳离子的符号 ______ 。
(3)中秋节——吃月饼。月饼放置时间过长容易发霉,该过程发生 ______ (填“剧烈”或“缓慢”)氧化。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4.空气又称大气,是生命、燃烧和工业等所需氧气的主要来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下图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流程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 ______,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______。
(2)除尘后的洁净空气属于 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3)流程图中横线上应填写的物质是 ______。
(4)利用液氧和液氮的 ______不同,通过冷却、加压、蒸馏,将液氧和氮气分离;发生 ______了变化。
(5)写出工业上制取氧气的优点 ______(写一条即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5.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______ (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乙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点燃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其目的是 ______ ,集气瓶中加水的作用是 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
(3)图丙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红磷燃烧,反应结束后冷却,注射器内的蒸馏水慢慢流入Y形管的下端。实验前注射器内至少应注入 ______ mL蒸馏水。与教材中的实验相比较,本实验的优点是 ______ (写一点)。
五、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6.阅读下列文本。
中国探月2020年12月17日,嫦娥5号返回器携带1731g月壤返回地球,随着对月壤样品的一系列研究,人们对月球的认知不断刷新。
2022年9月9日,我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了一种地球上不存在的磷酸盐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此外,我国科研团队还首次成功获得月壤样品中氦-3(核内2个质子、1个中子)的含量和提取参数。
以氦-3为原料的聚变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且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堪称是未来的完美能源。氦-3的主要来源是太阳风,由于受地球磁场和大气的阻挡,能够到达地球的氦-3微乎其微。
此外,我国科研团队研究发现月壤样品矿物表层中存在大量的太阳风成因水,这为月球有水再添“实锤”。同时研究团队还发现,月壤中的一些活性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研究团队以其为催化剂,光催化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光催化二氧化碳转化成一氧化碳、甲烷和甲醇。用月壤催化得到的氧气、氢气、甲烷、甲醇都是人类未来在月球表面生存且构筑基地和中继站所必须的物质。
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1)为避免月壤氧化和污染,研究月壤时可在充满 ______ 的环境中进行。
(2)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______ ,氦-3在地球上储量极低的原因是 ______ 。
(3)水分解得到的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___ 。
(4)中国开展探月工程的意义有 ______ (写一条)。
六、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 ______ ;
(2)若选择AD组合来制取并收集氧气,D收集氧气的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 ______ (填数字编号);
①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③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若选择AC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请描述验满氧气的操作 ______ ;
(4)若要测量生成O2的体积,可以选择下面的装置 ______ (填字母)。
28.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认识:
(1)实验是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燃烧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
(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______。
(3)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是 ______。
(4)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2),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5)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烧杯内蒸馏水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131mL 90.0mL 63.6mL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D
15.【答案】C
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D
19.【答案】A
20.【答案】B
21.【答案】NaOH;
NH4NO3;
Ca(OH)2;
NaCl
22.【答案】N2 H2CO3 CaO NaHCO3 元素 吸附 有机物 6:1 C 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物质,水分被蒸发后,可溶性物质会析出
23.【答案】稀有气体 Cu2+ 缓慢
24.【答案】21%;氧分子;
混合物;
稀有气体;
沸点;物理;
原料廉价易得
25.【答案】纸条由下而上逐渐变红 B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6 环保,对环境污染小(合理即可)
26.【答案】氮气 2 氦-3的主要来源是太阳风,由于受地球磁场和大气的阻挡,能够到达地球的氦-3微乎其微 H2+O2H2O 化合反应 中国开展探月工程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合理即可)
27.【答案】长颈漏斗 ②①③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b
28.【答案】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水进入集气瓶,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中体积的五分之一。
红磷不足。
氧气不能完全反应。
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20.2%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