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自主高效练】浙教版(2024版)七上科学 高效培优练(11)
考查范围:3.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01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1.(2024春 温州期末)浩瀚的宇宙中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如图所示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C
【分析】天体系统是由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解答】解: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如图所示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2.(2024 越城区校级一模)科学家发现一颗名为开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图所示为该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B
【分析】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有四个层次:总星系一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一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一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
【解答】解:一颗行星在一颗恒星附近,因此该星系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太阳系。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天体系统层次的划分。
3.(2024秋 兰溪市校级期中)延安路学校天文社要求绘制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请你帮助小延选择对应的正确标注( )
A.a为太阳系,b为银河系,c为总星系
B.a为银河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
C.a为银河系,b为太阳系,c为地月系
D.a为总星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
【答案】C
【分析】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
【解答】解:图示a、b、c的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a的范围最大,c的范围最小,属于图示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由高到低的分别是a—b—c,因此a对应的是银河系,b对应的是太阳系,c对应的是地月系,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属于基础题,理解即可。
4.(2023秋 新昌县期末)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星系运动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上的小圆点用来模拟星系
B.给气球充气是在模拟宇宙的膨胀
C.通过该模型可以证明星系是在运动的
D.通过该模型可以帮助理解星系是如何运动的
【答案】C
【分析】星系是由许多天体如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星系运动是指星系内部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运动。星系运动的特点主要有星系内部的天体彼此之间都有引力作用、星系内的天体都具有自转和公转运动、星系退行等。
【解答】解: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的模拟实验,用画的小圆点模拟宇宙中的星系,故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用来模拟宇宙膨胀,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导致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大,说明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变大,说明星系是在运动的,但模型可以模拟,不能证明,C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
充气时气球以球状胀大,可以证明星系的退行,不能确定星系是如何运动的,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星系的运动特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1.(2023秋 江北区期末)宇宙中有闪烁的恒星、移动的行星、圆缺变化的月亮、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尾巴的彗星,还有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晚上北半球指北的最佳参照物是金星
B.晴朗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恒星
C.天体系统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D.北斗七星都在同一星座,因为它们距离地球一样远
【答案】B
【分析】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特点不同。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
【解答】解:A、晚上北半球指北的最佳参照物是北极星,故错误。
B、晴朗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恒星,因为恒星能自己发光发热,故正确。
C、天体系统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宇宙>银河系>太阳系,故错误。
D、北斗七星都在同一星座,但它们距离地球差别很大,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和天体系统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2.(2024 宁波模拟)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
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
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
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
【答案】C
【分析】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本题主要考查宇宙等相关知识,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A、宇宙由物质构成,红移现象更加说明了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星系正在离我们而去,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像一个凸起的大透镜,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相关知识,关键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2023春 浦江县期末)下列结构层次排列正确的是( )
A.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
C.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答案】A
【分析】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解答】解: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宇宙,其次是总星系,比总星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
故选:A。
【点评】考查天体系统的组成,要理解记忆。
4.(2023春 东阳市期末)中国计划于2023年底向宇宙发射一颗新的X射线天文卫星——爱因斯坦探针,有望捕捉超新星爆发出的第一缕光,发现宇宙中更遥远的天体。下列有关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行星
B.太阳系是由八大行星构成的
C.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D.银河系的直径约3万光年,从俯视图看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
【答案】C
【分析】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特点不同。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
【解答】解: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不符合题意。
B、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组成,不符合题意。
C、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故符合题意。
D、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从侧视图看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宇宙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0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1.(2024秋 慈溪市期末)下列对人们认识宇宙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盖天说”的观点是受神话影响提出的,没有科学依据
B.“地心说”的提出阻碍了科学进步,没有科学价值
C.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等阶段
D.人们已探索到宇宙的边界,对宇宙的认识近乎完美
【答案】C
【分析】1、早期的盖天说是认为天圆地方的,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覆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但圆盖形的天与正方形的大地边缘无法吻合。
2、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围绕着地球旋转。
3、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是指:地球是球形的。证明: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消失。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证明:因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是不可想象的。太阳是不动的,而且位于太阳系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解答】解:A、“盖天说”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是古人根据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等得出的,并非完全没有科学依据,A错误。
B、“地心说”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是一种重要的学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文学等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科学价值,B错误。
C、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确实经历了从认为天圆地方,到地心说,再到日心说等不同的阶段,C正确。
D、目前人类还没有探索到宇宙的边界,对宇宙的认识还有很多未知之处,远非近乎完美,D错误。
故选:C。
【点评】这种题型是初中科学考试常见的题型,平时要加强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2.(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2024年10月26日,“神舟十九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对宇宙的探索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一个车轮状的大漩涡
B.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
C.晚上北半球指北的最佳参照物是北斗星
D.流星现象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燃烧产生的
【答案】D
【分析】宇宙,即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等及其所产生的一切事物的统称,人类目前已经探测到的宇宙称为“可观测宇宙”。
【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知道,流星现象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地球大气层剧烈摩擦燃烧产生的光斑,D正确。
从俯视看,银河系更像一个车轮状大漩涡,四条旋臂从中心伸出;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A错误。
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看到的星星大部分是恒星,还有行星,B错误。
北极星是一颗恒星,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最重要的一颗指示方向的星体,晴朗夜晚,它在群星中最亮,最易找到。凡是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都认为其是静止的,所以北极星是空中指示方向最好的参照物,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课本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3.(2024秋 绍兴期末)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①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天圆地方的认识;②公元2世纪,托勒密创立了“地心说”模型;③16世纪,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说”模型,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④17世纪初,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新证据;⑤20世纪20年代,勒梅特、哈勃等人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只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B.当前被人们认同的理论已经很完善了
C.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D.科学理论的发现一般需要借助观察、测量等科学方法
【答案】D
【分析】地理常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涉及面广泛而多种多样,都是基础知识。
【解答】解:A错误,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能确定完全正确;B错误,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很完善;C错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条件之一,但不是唯一条件;D正确,科学理论的发现一般需要借助观察、测量等科学方法。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科学理论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
1.(2024秋 东阳市期末)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漫长的过程。
①“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
②公元2世纪,托勒密创立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
③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④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发现围绕着木星的有4颗卫星,为“日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⑤1927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
(1)“盖天说”既是我国古代对宇宙的认识,也是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请写出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 海边远离的帆船桅杆先消失,船身后消失 。
(2)从“地心说”向“日心说”的发展标志着科学理论的演化和进步。关于“日心说”和“地心说”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地心说”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B.“地心说”是错误的,“日心说”是完全正确的
C.“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行星做圆周运动
D.“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3)以“日心说”为依据,当三者运行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a为太阳,b为地球,c为月球),地球上可能看到的天文现象是 月食 。(填“日食”或“月食”)
(4)分析上述科学史,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B 。
A.“地心说”对人类认识宇宙没有帮助
B.“日心说”的发展说明理论的确立需要证据
C.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知太阳正在靠近地球
D.只有完全正确的完美理论才是真正的科学理论
【答案】(1)海边远离的帆船桅杆先消失,船身后消失
(2)C
(3)月食
(4)B
【分析】(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的长期的过程,科学是观点认为地球是应该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3)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在农历初一,为新月。月食是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地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月球上,这时发生月食现象,在农历十五,为满月。
(4)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的长期的过程,得出不同的观点和学说。
【解答】解:(1)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比较多,如海边远离的帆船桅杆先消失,船身后消失;海边靠近陆地的帆船桅杆先出现,船身后出现;月食;登高愿望;卫星对地球的照片等。
(2)A、昼夜交替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地心说”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故错误。
B.、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是错误的,故错误。
C、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行星做圆周运动,故正确。
D.“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说”都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故错误。
故选:C。
(3)读图可知,图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照有可能被地球遮挡,从而形成月食。
(4)A、“地心说”对人类认识宇宙有帮助,故错误。
B、“日心说”的发展说明理论的确立需要证据,故正确。
C、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知太阳正在远离地球,故错误。
D、科学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它并不追求完美,而是在不断的验证和修正中逐渐接近真实世界,所以认为只有完全正确的完美理论才是真正的科学理论是不准确的,故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
(1)海边远离的帆船桅杆先消失,船身后消失
(2)C
(3)月食
(4)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过程,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2.(2024秋 衢州期末)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经了漫长探索,如图是认识宇宙历程中的主要事件。
(1)根据资料可知,沙普利认为宇宙的中心是 银河系的中心 (选“太阳系”或“银河系的中心”)。
(2)星系运动规律如下: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为 大爆炸宇宙论 (“大爆炸宇宙论”或“地心说”)提供有力证据。
(3)从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中,我们发现 AC 。
A.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B.地心说、日心说、银河系模型,全都错误,毫无价值
C.对科学真理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
【答案】(1)银河系的中心;
(2)大爆炸宇宙论;
(3)AC。
【分析】(1)根据题文信息来分析;
(2)根据题文信息与大爆炸宇宙论的特点来分析;
(3)根据图示信息结合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来分析。
【解答】解:(1)由文本内容“1918年,沙普利提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它的中心……”可知,沙普利认为宇宙的中心是银河系的中心;
(2)题干中描述的星系运动规律“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与大爆炸宇宙论中宇宙在不断膨胀的观点相符合,所以为大爆炸宇宙论提供有力证据;
(3)A.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如望远镜的使用等,推动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和科学的发展,A正确;
B.地心说、日心说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虽然有局限性,但也为后续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并非毫无价值,B错误;
C.从地心说、日心说再到后来的各种宇宙模型,确实体现了对科学真理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C正确。
故选:AC。
故答案为:
(1)银河系的中心;
(2)大爆炸宇宙论;
(3)A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难度不大,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过程即可解答本题。
03 行星及其卫星 小行星和彗星
1.(2025 长兴县校级模拟)我们利用如图的气球做了关于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以下各实验步骤所描述的星系运动特点中,错误的是( )
A.在气球表面画上的这些小圆,是模拟宇宙中的星系
B.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是模拟宇宙的膨胀
C.观察气球胀大过程中各圆点间距离的变化感知星系运动
D.气球胀大时,对甲圆点而言,乙圆点的分离速度比丙快一些
【答案】D
【分析】A.用画的这些小圆模拟宇亩中的星系正确。
B.气球不断地胀大,是模拟宇亩的膨胀正确。
C.各圆点间距离的变化,说明星系距离在变大,说明星系运动正确。
D.气球胀大时,对甲圆点而言,乙圆点的分离速度小于丙圆点,错误。
【解答】解:A.用气球做关于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用画的这些小圆模拟宇亩中的星系,不符合题意。
B.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是模拟宇宙的膨胀,不符合题意。
C.各圆点间距离的变化,说明星系距离在变大,说明星系运动,不符合题意。
D.气球胀大时,对甲圆点而言,乙圆点的分离速度小于丙圆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利用气球做关于星系运动特点模拟实验,直接明了。
2.(2024秋 新昌县期末)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下列对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B.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C.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呈旋涡状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答案】D
【分析】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特点不同。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解答】解:太阳自身能发光发热,是恒星而不是行星,距离地区最近的行星是金星,A错误。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B错误。
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像凸透镜,中间凸起,C错误。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3.(2025 慈溪市校级模拟)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象?(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由题意,宇宙加速膨胀,在位移时间的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的就是速度的大小,分析直线的斜率的变化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图象中的纵坐标宇宙半径R可以看作是星球发生的位移x,因而其切线的斜率就是宇宙半径增加的快慢程度。由题意,宇宙加速膨胀,其半径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C准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根据题目的介绍分析出宇宙加速膨胀的含义,即宇宙的半径增加的速度在变大。
4.(2024秋 越城区期末)大爆炸宇宙论已经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如图所示为宇宙半径、宇宙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模型。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宇宙由太阳系和银河系构成
B.大爆炸宇宙论是一个科学结论
C.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升高
D.此模型表示宇宙在不断膨胀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随着时间宇宙半径在增加,但是宇宙温度在下降。
【解答】解:A.太阳系和银河系只是宇宙很小的一部分,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大爆炸宇宙论尚未得到科学验证,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随着时间宇宙半径在增加,但是宇宙温度在下降,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随着时间宇宙半径在增加,说明宇宙在膨胀。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信息给予题,只要认真分析出图像就可得出答案,难度不大。
1.(2025 龙湾区二模)研究发现,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取决于其与地球的距离大小。结合图表信息,推测四个星系中退行速度最大的是( )
选项 星系 与地球的距离/10亿光年
A 长蛇座星系 4
B 牧夫座星系 2.5
C 大熊座星系 1
D 室女座星系 0.1
A.A B.B C.C D.D
【答案】A
【分析】理常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涉及面广泛而多种多样,都是基础知识。
【解答】解:读图可知,星系离地球距离与退行速度成正比,距离地球越远,退行速度越大,根据表中信息可知,长蛇座星系在四个星系中距离地球最远,因此退行速度最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星系的退行速度,理解解答即可。
2.(2024秋 衢州期末)同学们利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①准备一只气球,在其表面贴上一些圆纸片(代表星系)。②给气球充气,气球胀大。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气球膨胀时,乙远离甲的速度比丙远离甲的速度更 小 (填“大”或“小”)。
(2)根据实验结果,若从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如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的指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A 。
【答案】(1)小;(2)A。
【分析】星系团作为整体的视向速度同星系团的距离满足哈勃定律,即距离越远视向速度越大。一个星系团内不同成员星系间的相对运动情况可用速度弥散度来表示;一般说来,随着星系团的范围的扩大和成员数的增加,速度弥散度也就越来越大。
【解答】解:(1)充气时气球以球状胀大,对甲圆点而言,乙圆点的分离速度小于丙圆点,即乙圆点的远离速度更慢;
(2)科学家观察发现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
A、图A表示星系2、星系3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较远的星系3比星系2退行更快,符合科学家的观察发现,故A正确;
B、图B表示星系2、星系3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较远的星系3比星系2退行更慢,不合科学家的观察发现,故B错误;
CD、图C和图D表示星系2、星系3都在向我们靠近,不合科学家的观察发现,故CD错误,故选:A。
故答案为:(1)小;(2)A。
【点评】本题考查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相关知识,结合图中信息理解作答。
3.(2024秋 台州期末)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地膨胀中。
(1)在地球上发现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这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
(2)图是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的关系图,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成正比 。
【答案】(1)不能
(2) 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成正比
【分析】(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成员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太阳及太阳系也是又诞生走向衰落。
(2) 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的关系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
【解答】解:(1)在地球上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这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因为站在地球上看其他星系离我们远去,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如果站在其他星球上观测,也会有这个现象。
(2)通过分析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的关系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趋势:星系离地球越远,其退行速度也越快。即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成正比。
故答案为:
(1)不能
(2) 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成正比
【点评】本大题以不同行星的推行速度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宇宙大爆炸的中心、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的关系,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04 恒星的演化
1.(2024秋 乐清市期末)回顾2024年的天文圈,发生了许多事件,如流星雨、“紫金山﹣阿特拉斯”新星、ZS7星系黑洞合并、太阳活动进一步加强等。请同学们应用相关的宇宙知识完成下面小题。宇宙中的天体都经历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演化过程。如图是ZS7星系黑洞合并的模拟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答案】A
【分析】天体的类型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等。
【解答】解:黑洞是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由于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恒星灭亡过程中的坍塌可能会形成黑洞,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黑洞设置题目,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2.(2024秋 玉环市期末)2024年9月26日,天文学家宣布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发现——一颗质量约为地球两倍的类地行星,正绕一颗白矮星运转,这预示着地球未来也可能在太阳的演变过程中幸免于难。下列有关太阳的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原始星云→主序星→红巨星→中子星
B.原始星云→主序星→红超巨星→黑洞
C.原始星云→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
D.原始星云→主序星→红超巨星→白矮星
【答案】C
【分析】太阳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6亿年前。研究表明,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开始以高温、高密度、高能量的状态存在。随着宇宙的不断扩张,这种状态逐渐稳定下来,而一部分物质开始向中心聚集。最终在太阳系的核心区域,巨大的云团开始形成。这个云团由气体和尘埃组成,被称作原始星云。其中含有大量的氢、氦和其他元素。在这个原始星云中,由于引力的作用,云团开始缩小;同时由于旋转的角动量守恒,星云也开始旋转。在这个过程中,云团的中央逐渐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密集,最终形成了太阳。
【解答】解:恒星的演化过程主要取决于其初始质量。太阳是一颗中等质量的恒星。太阳的演化历程如下:最初由原始星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收缩凝聚形成主序星,这是太阳目前所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太阳核心的氢燃料逐渐耗尽后,太阳会进入红巨星阶段。此时太阳的体积会急剧膨胀,表面温度降低,颜色变红。红巨星阶段结束后,太阳会抛掉外层物质,核心逐渐收缩,最终形成白矮星;而中子星和黑洞通常是大质量恒星(质量远大于太阳)在演化末期的产物。红超巨星也是大质量恒星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太阳质量较小,不会经历红超巨星阶段。综上,太阳的演化过程是原始星云→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天体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2024秋 绍兴月考)读下边的恒星质量与其寿命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质量 。
(2)描述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一般关系: 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 。
(3)若某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5倍,根据图分析它的寿命约为 50亿 年。
【答案】(1)质量;
(2)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
(3)50亿。
【分析】(1)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关系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
(2)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一般关系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寿命增加或减少的趋势。
【解答】解:(1)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其质量。恒星的质量越大,中心的温度就越高,压力就越大,核聚变就越剧烈,氢就越快消耗完,恒星的寿命就越短。
(2)由图可知,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其质量。分析原因,恒星的质量越大,中心的温度就越高,压力就越大,核聚变就越剧烈,氢就越快消耗完,恒星的寿命就越短,因此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
(3)由图看出,恒星的寿命与太阳质量的比值越大,恒星寿命越短,而太阳的质量作为定值,则知恒星的质量越大,寿命越短,某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5倍,它的寿命约为50亿。
故答案为:(1)质量;
(2)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
(3)50亿。
【点评】本大题以恒星质量与其寿命关系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恒星的寿命与质量的关系、太阳的寿命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1.(2021春 宁波月考)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如图是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洞是客观存在的天体
B.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小的天体
C.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黑洞的引力作用
D.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恒星
【答案】B
【分析】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到最后形成体积接近无限小、密度几乎无限大的星体。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质量导致的时空扭曲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黑洞”就诞生了。
【解答】解:A、黑洞是客观存在的天体,A正确;
B、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B错误;
C、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黑洞的引力作用,C正确;
D、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恒星,D正确;
故选:B。
【点评】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可以根据密度公式,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1.(2025 宁波一模)如图是不同层次天体系统示意图。下列认识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甲表示河外星系
B.太阳位于银河系中心
C.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D.乙表示地月系
【答案】D
【分析】天体系统的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为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结构:①总星系、②银河系和河外星系、③太阳系、④地月系。
【解答】解:天体系统的层次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读图可知,乙为最低级的天体系统代表地月系,甲为最高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A错误,D正确。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边缘的位置,B错误。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
2.(2024秋 江北区期末)宇宙空间正随着人们的认识而逐渐“变大”。下列对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夜晚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
B.从正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
C.流星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
D.天体的层次由大到小为: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答案】C
【分析】宇亩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由各种各样的天体构成,这些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解答】解:夜晚看到的星星有些是行星;从侧面看银河系呈圆盘状;流星现象是流星体与大气层摩擦而产生的发光、发热的现象;银河系的范围比太阳系大。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宇亩的基本特点。
3.(2024秋 江北区期末)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1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该系统比银河系大20倍,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且膨胀没有中心
B.现代科学已经确认宇宙的起源是热大爆炸
C.太阳最终将演变为黑洞
D.天文学家哈勃发现其他星系都在靠近我们
【答案】A
【分析】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解答】解:A.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且膨胀没有中心,故A正确;
B.现代科学还没有确认宇宙的起源是热大爆炸,故B错误;
C.太阳最终将演变为白矮星,故 C错误;
D.天文学家哈勃发现其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这种题型是初中科学考试常见的题型,平时要加强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4.(2024秋 钱塘区期末)近期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致密星系群,发现了一个比银河系大20倍天体系统,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
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后宇宙不断膨胀,且温度下降
C.宇宙的结构层次: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宇宙
D.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B
【分析】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
【解答】解:A、光年是长度单位,故错误。
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后宇宙不断膨胀,且温度下降,故正确。
C、宇宙的结构层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故错误。
D、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是宇宙的一部分,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宇宙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5.(2024秋 镇海区期末)2024年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宇宙结构叫大环。它是一个由大量星系和星系团构成的环状结构,是有史以来观测到的宇宙中最大的结构。下列关于宇宙说法错误的是( )
A.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上往下看,能看到银河系的旋涡结构
B.大环中存在许多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C.宇宙大爆炸理论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完整科学理论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观测到的宇宙将越来越接近它真实的样子
【答案】C
【分析】天体的类型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等。太空探索是指以物理手段探索地球以外物体以及探索太空,涉及到的连续演化和成长的民用航天技术。虽然太空研究主要是由天文学家用望远镜实施的,但是太空的物理勘探是由无人驾驶的机器人探测器和载人航天两者实施的。
【解答】解:银河系是一个典型的旋涡星系,从上方俯视银河系,确实能够看到其呈现出旋涡状的结构,A正确,不符合题意。
大环是由大量星系和星系团构成的环状结构,而星系中包含着众多的恒星,就像银河系中存在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所以大环中也存在许多像太阳一样的恒星,B正确,不符合题意。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科学假说,但它并不是一个完整无缺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仍然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和谜团,例如奇点的初始条件、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来完善,C错误,符合题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观测设备和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不断扩大,细节也越来越清晰,所以人类观测到的宇宙将越来越接近它真实的样子,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宇宙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6.(2024秋 新昌县校级月考)中外科学家绘制出目前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明确银河系是一个具有4条旋臂的漩涡星系。下列关于银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
B.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
C.银河系是由众多行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D.俯视看银河系像一个大旋涡
【答案】D
【分析】银河系并不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并不是宇宙的中心;银河系中央区域多数为老年恒星(以白矮星为主),外围区域多数为新生和年轻的恒星。周围几十万光年的区域分布着十几个卫星星系,银河系通过缓慢地吞噬周边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断壮大;俯视看银河系像一个大旋涡。
【解答】解:A、根据所学知识及读图分析可知,银河系并不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不符合题意。
B、银河系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不符合题意。
C、银河系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和银冕组成。银河系中央区域多数为老年恒星(以白矮星为主),外围区域多数为新生和年轻的恒星。周围几十万光年的区域分布着十几个卫星星系,银河系通过缓慢地吞噬周边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断壮大,不符合题意。
D、俯视看像一个大漩涡,由四条螺旋状旋臂从中间伸出,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银河系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7.(2024秋 杭州月考)从古至今,无数科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都试图解开宇宙的奥秘,提出了各种学说和理论。那么,在以下关于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学说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气球在充气过程中不断膨胀,导致气球表面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这一实验现象被认为是现代宇宙论最重要的证据
B.“日心说”宇宙体系学说开创了对天体的观察研究
C.关于宇宙起源,根据多方面的观测研究表明,我们的宇宙始于距今约138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D.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相应升高
【答案】C
【分析】(1)宇宙膨胀学说提出:我们可以假设宇宙是一个正在膨胀的气球,而星系是气球表面上的点,气球上斑斑点点,随着气球被吹胀,球上的斑点各自远离而去;
(2)“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转动;
(3)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4)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
【解答】解:A、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气球在充气过程中不断膨胀,气球表面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这一实验现象模拟的是宇宙在膨胀,但不能被认为是现代宇宙论最重要的证据,故A错误;
B、“日心说”否定了“地心说”,阐明了天体运行的现象,为人类认识太阳系奠定了基础,日心说提出之前,科学家已经开始了对天体的观察研究,故B错误;
C、关于宇宙起源,许多科学家根据多方面的观测研究表明,我们的宇宙始于距今约138亿年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的反应原理被物理学家们称为量子物理,故C正确;
D、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开始于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物质,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去,宇宙开始膨胀,温度相应下降,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大爆炸理论,属于记忆内容,但相应内容应熟记。
8.(2024秋 新昌县期末)现代宇宙学说的发展:
材料一:1915年,科学家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并将其用于宇宙的研究,建构了一个静态的宇宙模型。
材料二:1922年,科学家弗里德曼从广义相对论出发,得到了一个均匀地膨胀或收缩的宇宙模型。
材料三: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分析星系退行速度和距离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他发现银河系以外的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距离越远,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大。
(1)1948年,伽莫夫等人建立的元素生成理论,为宇宙起源的 大爆炸 理论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三中哈勃的发现可知,我们所处的宇宙正在不断地 膨胀 (选填“膨胀”或“收缩”)。该理论是目前被广为接受的宇宙起源学说。
(2)现代宇宙学说的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② (填序号)。
①前人的经验没有可取之处
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③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
④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全凭突发奇想
【答案】(1)大爆炸;膨胀;
(2)②。
【分析】(1)根据大爆炸宇宙论进行分析;
(2)根据现代宇宙学说的发展对科学的发展的帮助来分析。
【解答】解:(1)伽莫夫等人提出的元素生成理论,主要探讨了宇宙早期高温高密度条件下元素的形成过程。这一理论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解释了宇宙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关键问题,特别是轻元素(如氢、氦)的丰度分布。因此,伽莫夫的工作为大爆炸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根据材料三中哈勃的发现可知,银河系以外的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距离越远,说明我们所处的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
(2)①前人的经验是有可取之处的,科学的发展往往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而非完全否定,①错误;
②科学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技术进步和认知深化不断更新,②正确;
③科学研究需要社会支持、技术协作和公众参与,科学研究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③错误;
④科学认识依赖于系统的观测、实验和逻辑推理,而非偶然的灵感,④错误。
故选:②。
故答案为:
(1)大爆炸;膨胀;
(2)②。
【点评】本题以现代宇宙学说的发展为材料,涉及宇宙起源的学说、现代宇宙发展过程的启示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自主高效练】浙教版(2024版)七上科学 高效培优练(11)
考查范围:3.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01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典例1](2024春 温州期末)浩瀚的宇宙中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如图所示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典例2](2024 越城区校级一模)科学家发现一颗名为开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图所示为该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典例3](2024秋 兰溪市校级期中)延安路学校天文社要求绘制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请你帮助小延选择对应的正确标注( )
A.a为太阳系,b为银河系,c为总星系
B.a为银河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
C.a为银河系,b为太阳系,c为地月系
D.a为总星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
[典例4](2023秋 新昌县期末)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星系运动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上的小圆点用来模拟星系
B.给气球充气是在模拟宇宙的膨胀
C.通过该模型可以证明星系是在运动的
D.通过该模型可以帮助理解星系是如何运动的
[跟踪1](2023秋 江北区期末)宇宙中有闪烁的恒星、移动的行星、圆缺变化的月亮、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尾巴的彗星,还有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晚上北半球指北的最佳参照物是金星
B.晴朗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恒星
C.天体系统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D.北斗七星都在同一星座,因为它们距离地球一样远
[跟踪2](2024 宁波模拟)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
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
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
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
[跟踪3](2023春 浦江县期末)下列结构层次排列正确的是( )
A.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
C.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跟踪4](2023春 东阳市期末)中国计划于2023年底向宇宙发射一颗新的X射线天文卫星——爱因斯坦探针,有望捕捉超新星爆发出的第一缕光,发现宇宙中更遥远的天体。下列有关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行星
B.太阳系是由八大行星构成的
C.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D.银河系的直径约3万光年,从俯视图看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
0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典例1](2024秋 慈溪市期末)下列对人们认识宇宙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盖天说”的观点是受神话影响提出的,没有科学依据
B.“地心说”的提出阻碍了科学进步,没有科学价值
C.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等阶段
D.人们已探索到宇宙的边界,对宇宙的认识近乎完美
[典例2](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2024年10月26日,“神舟十九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对宇宙的探索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一个车轮状的大漩涡
B.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
C.晚上北半球指北的最佳参照物是北斗星
D.流星现象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燃烧产生的
[典例3](2024秋 绍兴期末)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①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天圆地方的认识;②公元2世纪,托勒密创立了“地心说”模型;③16世纪,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说”模型,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④17世纪初,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新证据;⑤20世纪20年代,勒梅特、哈勃等人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只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B.当前被人们认同的理论已经很完善了
C.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D.科学理论的发现一般需要借助观察、测量等科学方法
[跟踪1](2024秋 东阳市期末)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漫长的过程。
①“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
②公元2世纪,托勒密创立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
③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④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发现围绕着木星的有4颗卫星,为“日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⑤1927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
(1)“盖天说”既是我国古代对宇宙的认识,也是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请写出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 。
(2)从“地心说”向“日心说”的发展标志着科学理论的演化和进步。关于“日心说”和“地心说”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心说”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B.“地心说”是错误的,“日心说”是完全正确的
C.“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行星做圆周运动
D.“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3)以“日心说”为依据,当三者运行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a为太阳,b为地球,c为月球),地球上可能看到的天文现象是 。(填“日食”或“月食”)
(4)分析上述科学史,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A.“地心说”对人类认识宇宙没有帮助
B.“日心说”的发展说明理论的确立需要证据
C.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知太阳正在靠近地球
D.只有完全正确的完美理论才是真正的科学理论
[跟踪2](2024秋 衢州期末)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经了漫长探索,如图是认识宇宙历程中的主要事件。
(1)根据资料可知,沙普利认为宇宙的中心是 (选“太阳系”或“银河系的中心”)。
(2)星系运动规律如下: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为 (“大爆炸宇宙论”或“地心说”)提供有力证据。
(3)从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中,我们发现 。
A.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B.地心说、日心说、银河系模型,全都错误,毫无价值
C.对科学真理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
03 行星及其卫星 小行星和彗星
[典例1](2025 长兴县校级模拟)我们利用如图的气球做了关于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以下各实验步骤所描述的星系运动特点中,错误的是( )
A.在气球表面画上的这些小圆,是模拟宇宙中的星系
B.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是模拟宇宙的膨胀
C.观察气球胀大过程中各圆点间距离的变化感知星系运动
D.气球胀大时,对甲圆点而言,乙圆点的分离速度比丙快一些
[典例2](2024秋 新昌县期末)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下列对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B.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C.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呈旋涡状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典例3](2025 慈溪市校级模拟)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象?( )
A. B. C. D.
[典例4](2024秋 越城区期末)大爆炸宇宙论已经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如图所示为宇宙半径、宇宙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模型。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宇宙由太阳系和银河系构成
B.大爆炸宇宙论是一个科学结论
C.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升高
D.此模型表示宇宙在不断膨胀
[跟踪1](2025 龙湾区二模)研究发现,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取决于其与地球的距离大小。结合图表信息,推测四个星系中退行速度最大的是( )
选项 星系 与地球的距离/10亿光年
A 长蛇座星系 4
B 牧夫座星系 2.5
C 大熊座星系 1
D 室女座星系 0.1
[跟踪2](2024秋 衢州期末)同学们利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①准备一只气球,在其表面贴上一些圆纸片(代表星系)。②给气球充气,气球胀大。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气球膨胀时,乙远离甲的速度比丙远离甲的速度更 (填“大”或“小”)。
(2)根据实验结果,若从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如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的指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
[跟踪3](2024秋 台州期末)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地膨胀中。
(1)在地球上发现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这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
(2)图是不同星系退行速度与其离地球距离的关系图,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04 恒星的演化
[典例1](2024秋 乐清市期末)回顾2024年的天文圈,发生了许多事件,如流星雨、“紫金山﹣阿特拉斯”新星、ZS7星系黑洞合并、太阳活动进一步加强等。请同学们应用相关的宇宙知识完成下面小题。宇宙中的天体都经历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演化过程。如图是ZS7星系黑洞合并的模拟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典例2](2024秋 玉环市期末)2024年9月26日,天文学家宣布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发现——一颗质量约为地球两倍的类地行星,正绕一颗白矮星运转,这预示着地球未来也可能在太阳的演变过程中幸免于难。下列有关太阳的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原始星云→主序星→红巨星→中子星
B.原始星云→主序星→红超巨星→黑洞
C.原始星云→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
D.原始星云→主序星→红超巨星→白矮星
[典例3](2024秋 绍兴月考)读下边的恒星质量与其寿命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
(2)描述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一般关系: 。
(3)若某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5倍,根据图分析它的寿命约为 年。
[跟踪1](2021春 宁波月考)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如图是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洞是客观存在的天体
B.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小的天体
C.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黑洞的引力作用
D.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恒星
1.(2025 宁波一模)如图是不同层次天体系统示意图。下列认识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甲表示河外星系 B.太阳位于银河系中心
C.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D.乙表示地月系
2.(2024秋 江北区期末)宇宙空间正随着人们的认识而逐渐“变大”。下列对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夜晚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
B.从正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
C.流星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
D.天体的层次由大到小为: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3.(2024秋 江北区期末)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1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该系统比银河系大20倍,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且膨胀没有中心
B.现代科学已经确认宇宙的起源是热大爆炸
C.太阳最终将演变为黑洞
D.天文学家哈勃发现其他星系都在靠近我们
4.(2024秋 钱塘区期末)近期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致密星系群,发现了一个比银河系大20倍天体系统,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
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后宇宙不断膨胀,且温度下降
C.宇宙的结构层次: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宇宙
D.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
5.2024年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宇宙结构叫大环。它是一个由大量星系和星系团构成的环状结构,是有史以来观测到的宇宙中最大的结构。下列关于宇宙说法错误的是( )
A.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上往下看,能看到银河系的旋涡结构
B.大环中存在许多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C.宇宙大爆炸理论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完整科学理论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观测到的宇宙将越来越接近它真实的样子
6.(2024秋 新昌县校级月考)中外科学家绘制出目前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明确银河系是一个具有4条旋臂的漩涡星系。下列关于银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
B.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
C.银河系是由众多行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D.俯视看银河系像一个大旋涡
7.(2024秋 杭州月考)从古至今,无数科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都试图解开宇宙的奥秘,提出了各种学说和理论。那么,在以下关于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学说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气球在充气过程中不断膨胀,导致气球表面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这一实验现象被认为是现代宇宙论最重要的证据
B.“日心说”宇宙体系学说开创了对天体的观察研究
C.关于宇宙起源,根据多方面的观测研究表明,我们的宇宙始于距今约138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D.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相应升高
8.(2024秋 新昌县期末)现代宇宙学说的发展:
材料一:1915年,科学家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并将其用于宇宙的研究,建构了一个静态的宇宙模型。
材料二:1922年,科学家弗里德曼从广义相对论出发,得到了一个均匀地膨胀或收缩的宇宙模型。
材料三: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分析星系退行速度和距离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他发现银河系以外的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距离越远,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大。
(1)1948年,伽莫夫等人建立的元素生成理论,为宇宙起源的 理论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三中哈勃的发现可知,我们所处的宇宙正在不断地 (选填“膨胀”或“收缩”)。该理论是目前被广为接受的宇宙起源学说。
(2)现代宇宙学说的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填序号)。
①前人的经验没有可取之处 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③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 ④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全凭突发奇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