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交流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感受日常生活当中的美,写出自己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小朋友们,秋天到了,你们上学路上有没有见过掉落的树叶呀?像小扇子的银杏叶,还是像蝴蝶的枫叶呢?今天咱们要学的课文里,水泥道上铺满了 “金色巴掌”!这 “金色巴掌” 到底是什么?快翻开课本,一起去看看这美丽的景象吧!
张秋生,天津静海人,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
1939 年生于上海,他 1958 年开始创作,曾任《少年报》总编辑等职。创作涵盖诗歌、童话、散文,其 “小巴掌童话” 别具一格,《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就出自他手,作品多次获奖 。
走近作者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长句或者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想一想"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铺满 水泥道 亮晶晶 水洼
紧紧 院墙 印着 排列
规则 凌乱 增添 棕红色
迟到 小雨靴
wā
yìn
línɡ
zēnɡ
zōnɡ
xuē
字词学习
读句子
(1)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2)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4)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pū
ní
jīnɡ
yuàn
qiánɡ
yìn
pái
liè
ɡuī
zé
luàn
zōnɡ
chí
铺床
水泥
亮晶晶
院墙
墙壁
印刷
排列
陈列
规则
法则
凌乱
棕毛
迟到
左边“夫”的末笔改为点。
铺
泥
晶
院
墙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洼
印
凌
增
棕
靴
认真读课文,思考:1.“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2.“金色”除了指叶子的颜色,还代表了什么?
课文朗读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雨过天晴,落叶满地
第二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1
12-13
彩色地毯,闪闪发光
上学路上,再次回首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本段以简洁的感叹句,点明平凡事物中蕴含的美需用心观察的主题。
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进行交流。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明朗
雨过天晴后的天空是很蓝很亮的,就像洗过一样。
近义词“晴朗”
联系生活实际
本段以感叹句开篇,直接抒发主人公雨后初晴时的强烈感受。“明朗”一词既写天空的澄澈透亮,又暗含人物轻松愉悦的心情,为后文发现“金色巴掌”般的落叶铺设了明亮欢快的基调。
啊!多么美丽的彩虹。
啊!多么辽阔的草原。
被打落的梧桐树叶是什么样子呢?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一片片”说明落下的梧桐树叶多;“湿漉漉”说明水泥道很潮湿,衬托“秋雨”之大。
雨后落叶
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细节描写,展现雨后秋日的独特景象。法国梧桐落叶的“金黄金黄”与湿漉漉地面形成色彩对比,“闪着雨珠”的叶片动态与“紧紧粘住”的静态结合,既凸显秋叶质感,又为后文“金色巴掌”的比喻埋下伏笔。
自由读第6—8自然段,说说这三段话分别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这几个画面有什么不一样。
6
写水泥道的全景图。
7
梧桐树落叶的特写镜头。
8
“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情景。
作者是怎样描写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的?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问题: 1.找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
2.两个“一直”说明了什么?
两个“一直”说明被秋雨打落的梧桐树叶很多。
铺满落叶的水泥道
彩色的地毯
作者将落叶比作“彩色地毯”,用“闪着雨珠”“铺到路的尽头”等意象,展现自然之美与童真想象,为全文营造温暖美好的氛围。
问题与回答
问:为什么用“彩色”形容地毯,而非前文提到的“金黄金黄”?
答:①“彩色”包含金黄叶片与透明雨珠的混合反光,比单一颜色更丰富真实;②“彩色”呼应“闪闪发光”,强调阳光下水珠的七彩折射;③避免重复用词,体现语言变化;④“彩色”更具开放性,为读者想象其他色彩(如棕褐树枝、青灰水泥)留出空间。
比喻句:把“每一片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妥帖
杂乱
“金色巴掌”指什么?
金黄的梧桐叶。
通过细腻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秋日落叶与水泥道交织的独特美感。作者将梧桐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以童趣视角刻画落叶形态;用“熨帖”“平展”描述叶片贴地状态,与“不规则”“凌乱”形成反差,最终点明自然真实即美的主旨。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问题:“小心地走着”“仔细地数着”说明了什么?
找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
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展现“我”在落叶铺就的水泥道上行走的童趣。“一步一步”“一片一片”体现专注认真,“棕红色小雨靴”与“金色巴掌”形成色彩呼应,后以小鸟蹦跳作喻,赋予画面灵动生命力。
“小心地走着”“仔细地数着”说明作者十分喜爱梧桐树叶,十分喜爱秋天的金黄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通过矛盾心理的描写,展现“我”在美景与责任之间的挣扎。前半句强调现实压力(怕迟到),后半句用重复手法凸显对缓慢欣赏美景的渴望,为下文落叶铺路的细腻描写埋下情感伏笔。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问题:为什么又写“秋风”“秋雨”?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结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头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你发现了什么?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内容感知
课文里的梧桐叶像金色巴掌,太有意思啦!上次我上学也看到落叶,当时没在意,现在觉得好漂亮。以后我要多观察路边的风景,肯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
我最喜欢 “踩在落叶上沙沙响” 这段!我家楼下也有梧桐树,秋天我总拉妈妈去捡叶子。原来普通的水泥道,有了落叶就像变了魔法,这就是课文说的美好吧!
回顾课文:交流对本课的感悟。
作者把落叶写得像活的一样,真厉害!我以前写作文总没话说,现在知道了,只要仔细看,比如路上的落叶、天上的云,都能变成写作的好素材,我也要试试!
完课文,我觉得秋天的早晨好幸福!走在满是 “金色巴掌” 的路上,肯定特别开心。以后上学我要早点出门,慢慢走,好好感受身边这么美的景色!
归纳总结
生活处处有发现,生活处处有美景。一条满是梧桐树叶的水泥道被作者写的如此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和同学交流。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
·
·
·
课文通过描写一夜秋风秋雨过后,像金色巴掌的梧桐树叶铺满了门前的水泥道,使其异常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PART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
天空 明朗
地面 潮湿
法国梧桐树叶 金黄金黄
水泥道 地毯 小巴掌 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真美
总起
具体
总结
板 书
课堂小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水泥道像( )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 )落叶图案的、( )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铺上
印着
闪闪发光
这节课咱们跟着课文,欣赏了铺满法国梧桐叶的水泥道,就像踩着金色的地毯。希望大家以后上学、放学路上,也多留意身边的风景,说不定能发现更多像 “金色巴掌” 这样的惊喜,下节课咱们再分享各自找到的美景哦!
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