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一定要争气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一定要争气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8 19:5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24 一定要争气
下定决心努力去做,不甘落后。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童第周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的事迹,并从中受到启发。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并懂得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奋斗。
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初读课文
一起来读读会认字吧!
学认字词
富裕 差劲 平均 资助 欧洲 教授 项目 实验 结构 耐心 激励
chà
jūn

ōu
shòu
xiànɡ
yàn
ɡòu
nài

前鼻音
翘舌音

zhōu
同音字
识字方法
学认字词


(浙江)
(这边)


(县城)
(现在)
zhè
xiàn

姿
(资助)
(姿态)



(教授)
(接受)
shòu


(项目)
(好像)
xiànɡ



退






一起来读读会写字吧!
chà
kǎo

liú
dān

fèn
tuì
jūn
shì

niàn
学认生字
写字方法:
一看结构,
二看占格,
三看笔顺。
上下结构:
念、努、单、留、奋
左右结构:
试、均
半包围结构:
差、考、退、度
书写生字



退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niàn

上下结构
jūn

上部是“今”,不要写成“令”,书写时“今”字撇捺伸展。
左右结构
整体左窄右宽,左部“土”横画变提,右部是“匀”,不要写成“勾”。
书写生字
下部是“心”,书写时卧钩有力。
人物简介
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鄞县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童第周努力学习,为自己争气的事。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童第周刻苦钻研,为中国人争气的事。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写“一定要争气”这句话对童第周的激励作用。
读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童第周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品读课文
没有受过学校的正规教育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他出生在浙江省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小时候家里不富裕,只能一边帮家里做农活,一边跟父亲念点儿书。
读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童第周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品读课文
表明了能留下来学习很不容易,也表明他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一次又一次
童第周17岁进入当地的一所中学读书。由于文化基础差,他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过童第周再三恳求,才同意他跟班再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早晨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借着校园的路灯看书。夜里同学们入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后,关了路灯,让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的灯下学习。
突出童第周对待学习的认真和努力
说明童第周为了学习想尽一切办法
品读课文
读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童第周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各科成绩都赶了上来,几何还考了满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这是对童第周的心理描写,表现了童第周自立自强、不服输的精神。
品读课文
读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童第周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第一次“争气”
读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童第周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品读课文
1.早上早起借着路灯看书。
2.夜里同学们入睡后,他又到路灯下看书。
3.值班老师关掉路灯后,他又溜到厕所外的灯下学习。
读课文第3~5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次童第周是怎样争气的?
品读课文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资助,去比利时留学,跟随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学生。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常常被外国同学瞧不起。童第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点明童第周非常爱国,同时也表现了童第周在国外的学习环境,为下文做铺垫。
读课文第3~5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次童第周是怎样争气的?
品读课文

xínɡ
那位教授要做一项实验,需要剥离青蛙卵的外膜,这是观察卵细胞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的关键环节。工作的难度很大,不但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细致,多年来没人能够做成。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说明童第周暗自努力,与前文暗下决心为中国人争气相照应。
青蛙卵外膜的成功剥离,震惊了欧洲同行。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照样能办到。
读课文第3~5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次童第周是怎样争气的?
品读课文
心理描写
表明童第周要为中国人争气的决心,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第二次“争气”
想一想:课文中第二次“争气”和第一次“争气”有什么不同?
品读课文
课文中第二次“争气”比第一次“争气”更可贵,第二次是为中国人争气,这是民族自信心的体现。
品读课文
“一定要争气!”这句话一直激励着童第周向科学的高峰不断攀登。
童第周小时候家里穷,立志为自己争气
(1~2)
一边帮家里做农活,一边跟父亲念书
童第周下定决心为中国人争气(3~5)
到比利时去留学,因为国家贫穷落后,被瞧不起
经过不懈努力,做成了难度极大的实验,为中国人争气
一定要争气
结构梳理
“一定要争气”这句话激励着童第周不断前进(6)
进入中学读书,因学习不佳被要求退学或降级,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争气
课文通过两个事例,表现了童第周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启发人们只有不畏困难,立下志向,并进行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回归整体
拓展延伸
被誉为 “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和 “火箭之王”。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带领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导弹、原子弹,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在国际上拥有了强大的战略威慑力。
钱学森
拓展延伸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上许多人的温饱问题,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袁隆平
课后作业
2.制作一张以 “一定要争气” 为主题的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童第周的事迹、自己的读后感、收集到的名人名言等。
1.组织一次 “名人故事分享会”,请同学们分组收集名人努力奋斗、取得成功的故事,在班上进行交流分享。
你的目标达成了吗?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童第周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的事迹,并从中受到启发。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并懂得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奋斗。
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