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模拟练习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40 分)
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4 分)
嫌弃( ) 嵌入( ) 恩韵( ) 茅亭( )
蔺相如( ) 廉颇( ) 汛期( ) 平衡( )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8 分)
jīng qiǎo xián qì xiāng qiàn jìng xiá fēn fù máo tíng
( )( ) ( ) ( )( )( )
xùn qī xié tiáo yǒu xù wú jià zhī bǎo fù jīng qǐng zuì
( )( ) ( ) ( )
比一比,再组词(4 分)
宜( ) 谊( ) 辩( ) 辨( )
懒( ) 赖( ) 悔( ) 侮( )
补充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6 分)
美中( )( ) 理直( )( ) 完( )归( )
( )( )之宝 负荆( )( ) 同心( )( )
(1)选词填空:只要我们( ),就一定能完成任务。
(2)任选一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选择填空(4 分)
(1)“便宜” 中 “便” 读 pián 时的意思是( )
A. 方便 B. 价格低 C. 简单
(2)《落花生》中父亲借花生说明的道理是( )
A. 要做美丽的人 B. 要做有用的人 C. 要做体面的人
(3)《搭石》中 “搭石” 体现的核心品质是( )
A. 勤俭节约 B. 互帮互助 C. 知错能改
(4)下列不属于说明方法的是( )
A. 比喻 B. 列数字 C. 作比较
按要求写句子(6 分)
(1)仿写比喻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用 “之所以…… 是因为……” 改写句子:蔺相如躲着廉颇。他为了赵国的利益。
(3)修改病句:通过学习《桂花雨》,使我体会到了思乡之情。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 分)
(1)《白鹭》中,作者认为白鹭的美在于 “色素的______,身段的______”,并描绘了它 “______”“______”“空中低飞” 三幅画面。
(2)《落花生》按 “种花生 ——— 议花生” 的顺序叙事,其中 “议花生” 是重点,父亲借此告诉我们要做______的人。
(3)《搭石》中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描绘了______的场景,体现了乡亲们______的品质。
(4)虞世南《蝉》中 “______,非是藉秋风” 两句,写出了蝉的高洁品格。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30 分)
(一)课内阅读(15 分)
阅读《搭石》选段,回答问题
家乡有一句 “紧走搭石慢过桥” 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选段中 “紧走搭石慢过桥” 的原因是______(2 分)
用 “______” 画出选段中描写走搭石动态美的句子,用 “ ” 画出描写走搭石画面美的句子(3 分)
选段通过 “______”“______” 两个事例,展现了乡亲们______的品质(4 分)
结合选段,说说 “理所当然” 在文中的含义(3 分)
选段中 “画一般的美感” 体现在哪些方面?(3 分)
(二)课外阅读(15 分)
老藤椅
奶奶的阳台角落里,摆着一把老藤椅。它的藤条已经褪成了浅褐色,有些地方磨得发亮,椅座的边缘还补着一小块棕色的皮革,像给老人打了个温和的补丁。
这把藤椅是爷爷年轻时亲手编的。那时爷爷在林场工作,趁着休息时间,挑了最粗壮的紫藤,浸泡、晾晒、打磨,花了整整半个月才编好。奶奶说,当年我爸就是在这把藤椅上学会走路的,扶着椅边摇摇晃晃,藤条发出 “咯吱咯吱” 的笑声。
后来爷爷病了,不能再去林场,就常常坐在藤椅上晒太阳。他会摸着藤条上的纹路,给我讲森林里的故事:松鼠偷藏松果,小鹿在溪边喝水,还有紫藤花顺着树干爬得老高,像紫色的瀑布。阳光透过纱窗,在爷爷的白发上跳着舞,藤椅也跟着暖融融的。
爷爷走后,妈妈想把藤椅扔掉,说占地方。奶奶没说话,只是蹲下来,用布轻轻擦着藤条上的灰尘,藤椅 “咯吱” 响了一声,像在叹气。从那以后,奶奶每天都会坐在藤椅上,要么择菜,要么缝衣服,阳光照样洒在藤椅上,就像爷爷还在的时候一样。
现在我也喜欢坐在藤椅上写作业。藤椅很稳,坐上去暖暖的,仿佛能闻到森林的气息,听到爷爷讲故事的声音。我知道,这把老藤椅里,藏着爷爷的手温,藏着奶奶的思念,还藏着我们一家人的时光。
老藤椅的 “老” 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3 分)
短文围绕老藤椅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短文第 3 自然段中 “藤条发出‘咯吱咯吱’的笑声” 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3 分)
为什么说老藤椅里 “藏着我们一家人的时光”?(3 分)
这篇短文与《桂花雨》有什么相似之处?(2 分)
三、表达与习作实践(30 分)
口语交际(5 分)
班级要举办 “心爱之物分享会”,请你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说说它的样子、来历,以及你为什么喜欢它。
习作(25 分)
题目:(二选一)
(1)《我的心爱之物》 (2)《“漫画” 老师》
要求:
(2)若选(1),要写出物品的特点和你对它的情感,用上具体事例;若选(2),要通过典型事例写出老师的突出特点,运用细节描写。
(2)语句通顺,感情真实,用上至少两种修辞手法。
(3)字数 400 字左右,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40 分)
(4 分,每空 0.5 分)
xián qiàn yùn tíng lìn lián qī héng
(8 分,每词 1 分,错一字该词不得分)
精巧 嫌弃 镶嵌 镜匣 吩咐 茅亭 汛期 协调有序 无价之宝 负荆请罪
(4 分,每空 0.5 分)
示例:适宜 友谊 辩论 分辨 懒惰 依赖 后悔 侮辱
(6 分,补充词语 4 分,填空 1 分,造句 1 分)
不足 气壮 璧 赵 无价 请罪 协力
(1)同心协力 (2)示例:他理直气壮地指出了对方的错误。
(4 分,每小题 1 分)
(1)B (2)B (3)B (4)A
(6 分,每小题 2 分)
(1)示例:荷花是一幅绚丽的画。
(2)蔺相如之所以躲着廉颇,是因为他为了赵国的利益。
(3)示例:通过学习《桂花雨》,我体会到了思乡之情。(或:《桂花雨》使我体会到了思乡之情。)
(8 分,每空 0.5 分)
(1)配合 大小 站着钓鱼 枝头独立
(2)收花生 尝花生 有用、不求虚名
(3)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 互帮互助、谦让有礼
(4)居高声自远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30 分)
(一)课内阅读(15 分)
(2 分)搭石是天然石块,踩上去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3 分)动态美: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画面美: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画对一处得 1.5 分)
(4 分)面对面让行 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 谦让有礼、互帮互助
(3 分)在文中指乡亲们把帮助老人过搭石当作应该做的、天经地义的事,体现了乡亲们淳朴善良的品质。(意思对即可)
(3 分)体现在动作的协调有序、声音的轻快动听、画面的清新优美(清波、人影相映)三个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二)课外阅读(15 分)
(3 分)藤条褪成浅褐色 部分磨得发亮 椅座边缘有补丁
(4 分)①爷爷亲手编藤椅;②爸爸在藤椅上学走路;③爷爷坐藤椅晒太阳、讲故事;④奶奶守护藤椅;⑤“我” 坐藤椅写作业。(答出 4 件即可)
(3 分)拟人 赋予藤椅人的情感,生动写出了藤椅陪伴爸爸成长的温馨场景(意思对即可)
(3 分)因为藤椅见证了爸爸的成长、爷爷的晚年时光,承载着奶奶的思念和 “我” 的回忆,凝聚了一家人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2 分)都通过具体事物(老藤椅 / 桂花)寄托情感,都蕴含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往事的怀念,都运用了细节描写。(答出一点即可)
三、表达与习作实践(30 分)
(5 分)评分标准:
清楚介绍物品的样子、来历(2 分)
说明喜欢的理由,情感真实(2 分)
语句通顺,表达得体(1 分)
示例:我的心爱之物是一只陶瓷小兔。它浑身雪白,长耳朵耷拉着,眼睛圆溜溜的,是妈妈在我生日时送的。去年我生病住院,每天都抱着它睡觉,它好像在鼓励我要坚强。现在我每次看到它,就想起妈妈的关爱,觉得特别温暖。
(25 分)评分标准:
内容符合题目要求,重点突出(8 分)
有具体事例或细节描写,情感真实(6 分)
运用两种及以上修辞手法(4 分)
语句通顺,无明显病句(3 分)
书写工整,错别字少(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