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一单元复习小卷
班级: 姓名:
字词
我会认
1.读一读
白鹭 适宜 白鹤 嫌弃 朱鹭 蓑毛 长喙
黛色 镶嵌 玻璃框 镜匣 嗜好 望哨 恩惠
清澄 铿锵 韵律 半亩 播种 浇水 吩咐 茅亭 榨油 石榴 爱慕 矮矮地 谈到 懂得 兰花 箩筐 婆婆 糕饼 沉浸 缠着 茶叶 杭州 捡起 垂蔓深幽 熟悉 雏儿 哟 柜子 嚓嚓 享受 嗒嗒 陪伴 待一会儿 趴下 眼睑 眸子 咂嘴 流泻
2.多音字
我会写
(三)我会积累
1.近义词
精巧—— 嗜好——
适宜—— 吩咐——
悠然—— 信赖——
爱慕—— 恩惠——
不动声色——
神气十足——
2.反义词
精巧—— 爱慕——
生硬—— 亲近——
便宜—— 信赖——
美中不足——
3.形近字
(四)词运用
1.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
2.你能试着用“温和”的两种意思写句子吗?
(1)温和:形容气候不冷不热
(2)温和:形容性格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二、句式
1.句式训练
(1)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仿写句子)
实在是一幅画,一幅 。
(2)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3)花生的味道很美。花生可以榨油。(用关联词合为一句)
(4)桂花开了,在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改成夸张句)
(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改为双重否定句)
母亲说“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7)我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8)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改为反问句)
(9)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缩句)
2.句运用
(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方法介绍】
对比,是
三、课文及背诵
(一)《白鹭》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了白鹭的美?
2.作者写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写白鹤、朱鹭、苍鹭?
3.“增之一分则嫌长……黛之一忽则嫌黑”的意思是?这句话突出了白鹭身段、色素的适宜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四字词语:恰到好处。
4.作者借助对白鹭外形的具体描绘,抒发了对白鹭的 之情。
5.“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句中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6.作者为什么把白鹭比作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总结:
(二)《落花生》
1.课文围绕“落花生”依次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的什么?
2.“我们”姐弟几个在一起说了花生的哪些好处?
3.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都只有寥寥几笔,而写议花生却花了很多笔墨,为什么?
4.花生让我们想到了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下列事物会让你想到哪些人呢?请连一连。
竹子 不屈不挠的人
荷花 洁身自好的人
小草 刚正不阿的人
5.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总结:
(三)《桂花雨》
1.为什么说是“桂花雨”, 这样说有什么好处?
2.在作者眼中,桂花树( )作者独爱桂花是因为( )
3.阅读描写“摇桂花”的相关语句,结合插图,发挥想象,说说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及查阅有关琦君经历的资料,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总结:
(四)《珍珠鸟》
1.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题?
2.珍珠鸟对作者的情感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3.文中四次出现“小家伙”这个词,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总结:
(五)日积月累
1.知作者:虞世南(558—638) , 代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与 、 、 合称“ ”。代表作有《出塞》《怨歌行》等。
2.注释:
【垂緌】
【清露】
【流响】
【疏桐】
【居高】 【藉】
3.懂诗意:
4.感诗情:
表达与交流
(一)口语交际
【交际内容】
制定班级公约
【练一练】
(二)习作
【习作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
【习作要求】
1.写清楚心爱之物的来历
2.运用合适的方法写出心爱之物的样子、特点
3.借助典型事例表达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
【写一写】五上第一单元复习小卷
班级: 姓名:
字词
我会认
1.读一读
白 适宜 白鹤 弃 朱鹭 蓑毛 长喙
色 镶 玻璃框 镜 好 望哨 恩惠 清澄 铿锵 韵律 半 播种 浇水 咐 茅亭 油 石 爱慕 矮地 谈到 懂得 兰花 筐 婆婆 糕饼 沉浸 缠着 茶叶 州 捡起 垂 深 熟 儿 子 嚓嚓 受 嗒嗒 伴 一会儿 下 眼 子 咂嘴 流泻
2.多音字
我会写
(三)我会积累
1.近义词
精巧——精致 嗜好——爱好
适宜——相宜 吩咐——嘱咐
悠然——悠闲 信赖——信任
爱慕——倾慕 恩惠——恩德
不动声色——不露声色
神气十足——神气活现
2.反义词
精巧——粗糙 爱慕——厌恶
生硬——柔和 亲近——疏远
便宜——昂贵 信赖——怀疑
美中不足——十全十美
3.形近字
(四)词运用
1.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开垦)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开创、建立)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姿势;样儿)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态度、气度)
2.你能试着用“温和”的两种意思写句子吗?
(1)温和:形容气候不冷不热
海南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2)温和:形容性格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文老师是一位美丽又温和的好老师。
二、句式
1.句式训练
(1)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仿写句子)
春天实在是一幅画,一幅 充满活力的山水画 。
(2)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3)花生的味道很美。花生可以榨油。(用关联词合为一句)
花生不仅味道很美,而且可以榨油。
(4)桂花开了,在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改成夸张句)
桂花开了,在千里之外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
(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改为双重否定句)
全年,整个村子没有不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母亲说“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母亲说只要不来台风,她就可以收几大箩。
(7)我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我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像无数的雨滴纷纷落下来。
(8)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改为反问句)
信赖,怎能不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呢?
(9)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缩句)
我用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2.句运用
(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花生(埋在地里) 桃子、石榴、苹果(挂在枝上)
对比突出花生的内在美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对比突出瓜架的别致生动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对比突出白鹭的适宜
【方法介绍】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比较的修辞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三、课文及背诵
(一)《白鹭》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了白鹭的美?
外形、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2.作者写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写白鹤、朱鹭、苍鹭?
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进行对比,突出了白鹭精致玲珑的身段美,表达出对白鹭的偏爱。
3.“增之一分则嫌长……黛之一忽则嫌黑”的意思是?这句话突出了白鹭身段、色素的适宜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四字词语:恰到好处。
白鹭的体形再大一点儿就太大了,再小一点儿就显小了,白鹭的颜色再白一点儿就太白了,再黑一点儿就太黑了。
4.作者借助对白鹭外形的具体描绘,抒发了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句中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一个“钓”字用得极其形象传神,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作者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和谐自然,韵味十足。
6.作者为什么把白鹭比作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外形精巧,给人以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恬淡悠闲,使人产生无限遐想,带给人无穷的快乐。白鹭正如诗一样,美得精致,有韵味。
总结:本文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落花生》
1.课文围绕“落花生”依次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的什么?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等内容,其中重点写的是议花生的情景。
2.“我们”姐弟几个在一起说了花生的哪些好处?
味道很美、可以榨油、价格便宜。
3.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都只有寥寥几笔,而写议花生却花了很多笔墨,为什么?
作者主要是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因此叙述上有详略之分,目的是要突出主旨。
4.花生让我们想到了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下列事物会让你想到哪些人呢?请连一连。
竹子 不屈不挠的人
荷花 洁身自好的人
小草 刚正不阿的人
5.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总结:本文通过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桂花雨》
1.为什么说是“桂花雨”, 这样说有什么好处?
摇桂花时,桂花纷纷飘落下来, 像下雨一样。 形象贴切,寓于无限的欢喜,体现出摇桂花的乐趣。
2.在作者眼中,桂花树(样子笨笨的,满树的叶子,花小而不易见 )作者独爱桂花是因为(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
3.阅读描写“摇桂花”的相关语句,结合插图,发挥想象,说说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大人摇,孩子喊,桂花像雨点儿一样,纷纷落下来。它们沾在人们的头发上,飘到人们的肩上,落入人们的怀中……
4.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及查阅有关琦君经历的资料,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
母亲比的不是桂花香味的浓与淡,而是感情的深与浅,在母亲看来,桂花是家乡的代名词,闻着他乡桂花的香气,思念的却是故乡和亲人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总结:本文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四)《珍珠鸟》
1.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题?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珍珠鸟对作者的情感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熟悉——亲近——胆大——信赖
3.文中四次出现“小家伙”这个词,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就像父亲称呼自己的小儿女一样称呼小珍珠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4.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信赖使人与鸟之间建立了真挚的友谊,营造出了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在生活中,无论是鸟与人,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总结:本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意,表达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受。
(五)日积月累
1.知作者:虞世南(558—638) ,唐代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代表作有《出塞》《怨歌行》等。
2.注释:
【垂緌】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清纯的露水。
【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得很远。流,发出。
【疏桐】高大的梧桐。疏,开阔、稀疏。
【居高】指栖息在高处。 【藉】凭借、依赖。
3.懂诗意: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蝉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不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4.感诗情:这是一首咏物诗,采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诗人写蝉饮露水,在树上高叫,所以声音传得远,实际上是借蝉咏怀,表明自己品格高洁,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这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人所称道。
表达与交流
(一)口语交际
【交际内容】
制定班级公约
【交际范例】
进校:穿戴整洁重仪表,危险物品莫带来;进校说声老师好,相互问候有礼貌。
集队:出操集队快静齐,升旗仪式要庄重;听好看好用心记,行为规范要遵守。
锻炼:两课两操要参加,动作规范做好操;持之以恒是关键,体魄健壮素质好。
学习:上课专心勤思考,作业工整按时交;各种课程都重要,学会学习讲方法。
课间:课间休息不打闹,文明整洁要做到;上下楼梯有秩序,课间安全最重要。
安全:生命宝贵要珍惜,防火防电防跌伤;安全法规要记牢,出现事故莫慌张。
公物:公共财产要爱护,如有损坏要赔偿;校园花草勤护理,学校建设靠大家。
生活:勤俭节约不挑吃,文明进餐讲卫生;按时作息精神好,预防疾病身体棒。
(二)习作
【习作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
【习作要求】
1.写清楚心爱之物的来历
2.运用合适的方法写出心爱之物的样子、特点
3.借助典型事例表达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
【习作例文】
我的心爱之物
生日那天,妈妈送了我一只小仓鼠,我给它取名“鼠子”。现在,我和它已经相处半年,早就已经是亲密无间的伙伴了。
初见鼠子,我就觉得它可爱。鼠子的身体圆滚滚的,像一颗热乎乎的马铃薯,那黑芝麻似的鼻子两旁长着一些银色的胡须,让它看起来既机灵又可爱。背上的棕色绒毛又长又软,摸起来舒服极了。滚圆的身子后面,尾巴小得几乎看不见。
鼠子对于我,像一个知心好友,又像疗伤的良药。有一次,我的书法作品在学校书法比赛中落选了,我非常伤心。回家后,我第一眼就看到了鼠子。哈!它正兴致勃勃地在滚轮上跑步,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我轻轻走过去,鼠子立马飞奔到笼子边,眼睛瞬间睁大,两只小前爪抓着笼子,不断发出“唧唧”声,好像在欢迎我!我心里一阵宽慰。我把鼠子从笼子里捧出来,它乖巧地躺在我的手掌心里,我一边抚摸它那柔软的毛,一边絮絮叨叨地说:“鼠子,我的作品没被选上,我……”对鼠子倾诉完,我感到轻松了很多。鼠子静静地听着我的絮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好像在说:“没关系,重要的是你付出了努力。
鼠子还是我的“暖宝宝”。寒冷的冬天,我偷偷地把鼠子抱上床,把它放在我的肚子上,它立即伸展四肢,头硝稍往右侧,温暖的身体紧贴着我的肚子,小脑袋轻轻地蹭着我的手指,轻柔的痒感让我不由得笑了。我温柔地抚摸着鼠子滚圆的身体,感受柔软的细毛在我手指下滑动,接着又轻轻地拨弄着它的小耳朵,用手指和它的小爪子握手,随后哼唱起《摇篮曲》:“睡吧、睡吧……”不一会儿,我低头一看,鼠子闭着眼睡着了。随着极轻微的呼吸声它小小的后背微微地起伏着,令人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吵醒了它。在它的陪伴下,我也闭上眼睛入睡,还做了一个温暖的美梦。
鼠子和我的点点滴滴,将永远留存在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