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第十五课《万年长青》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第十五课《万年长青》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11-05 17:1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万年长青》教学设计
课题 《万年长青》 单元 五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位于第五单元——笔墨丹心寄我心的第一课,在学习领域中,是学生第一次用中国画形式探讨“植物象征与国家情感”的课题,既承接了之前学过的“自然之美”的造型表现经验,又为以后学习其他课程与创作奠定文化基础。本课在内容结构上,万年青的植物属性(四季常青、红果累累)被提炼为“国泰民安、江山永固”的符号;齐白石《祖国万岁》与潘天寿《国寿无疆》构成“同题异构”的经典样本;在技法要求上,主要有线脉:勾勒(果实)、点厾(叶片)、平涂(花青)的三步法,体现中国画“以少胜多”的笔墨精神;本课还在材料上进行了拓展:传统宣纸、毛笔之外,引入超轻黏土进行“再媒介”创作,打通二维—三维经验。
4.文化理解:通过学习齐白石的作品,理解“万年青—祖国”隐喻,体悟艺术符号的家国意义。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9-10岁),处于“写实萌芽”向“概念表达”过渡期,乐于动手、喜欢鲜艳色彩。80% 学生能识别常见植物,但对中国画“留白、浓淡”理解模糊;60% 学生使用过超轻黏土,但多停留在“搓圆压扁”的塑形阶段。家国情怀概念抽象,学生更熟悉“国旗、天安门”等显性符号。城区学生博物馆参观率高,可联系美术馆原作;乡镇学生实物观察机会多,易采集万年青植株。在学习需求上,学生们渴望“像画家一样”掌握毛笔,但畏惧“画坏”,他们需要具体可感的故事、比喻来理解“植物=祖国”的抽象关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作品展评中获得同伴认可,强化自我效能感。
重点 掌握中国画表现万年青的基本笔法和步骤;理解植物象征意义。
难点 在临摹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创造,并用立体材料转译二维图像。
材料准备 教材,PPT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颗红色“珍珠”慢慢长成一盆万年青→定格成齐白石原作。教师可与学生交流,提问是否有学生熟悉万年青,可作交流。提问:如果祖国是一棵植物,你觉得它应该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可思考,教师适当引导 学生观看万年青的植物特征 利用照片情境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1.新知讲解A.万年青的植物特征展示万年青叶片和果实的照片叶片:长条形、革质、深绿色有光泽茎干:直立、圆柱形、绿色果实:球形、成熟时鲜红色教师讲解万年青的寓意,学生感受植物中蕴含的情感。谐音:万年→长久;青→青春、平安。文化:春节摆一盆,寓意“国泰民安、吉祥如意”。B.走进齐白石《祖国万岁》作品信息:1955年作,纵67.5cm×横34cm,中国美术馆藏。画坛巨匠与爱国情怀走进齐白石《祖国万岁》展示齐白石照片、《祖国万岁》作者简介:齐白石,字萍生,号白石,中国近现代书画家、书法篆刻家,与黄宾虹合称“南黄北齐”。近代著名画家,擅长花鸟虫鱼,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一生热爱祖国。主要绘画作品有《墨虾》、《牧牛图》。教师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祖国万岁》是齐白石1955年国庆时,画面以一棵果实累累的万年青作为象征物,加上“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表达对祖国的深切祝福与爱国情怀。画家用植物语言说“我爱你,中国”2.艺术欣赏A.艺术对比真实万年青vs.画作表现线条对比真实叶片边缘自然柔和,富有细微变化;画作中,齐白石用简练、果断的墨线勾勒叶片轮廓,寥寥数笔,形神兼备。色彩对比真实叶片绿中带黄,色彩层次丰富;画作中,以浓淡干湿不同的墨色表现叶片的质感与光影,并巧妙运用朱砂红突出鲜红的果实,形成强烈视觉焦点。构图对比真实植物自然生长,枝叶分布可能杂乱;画作中,叶片疏密有致,果实聚散得当,通过精心的“取舍”与“经营位置”,使画面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B.临摹技法大拆解展示步骤图片(共四张)1、点画果实用朱砂红色颜料,在叶片基部画圆形果实,三五成簇,注意疏密。2、画茎干中锋握笔,用淡墨垂直向下画直线,线条要挺拔。3、勾叶脉待叶片墨色半干,用细笔淡墨从叶尖向叶柄画主脉,增强立体感。4、调整细节用浓墨点染叶片暗部,增强层次感,用清水笔晕染果实边缘,使其更自然。教师进一步进行技巧讲解:① 画果:大号羊毫,朱砂+胭脂,侧锋点珠,留出高光。② 勾叶:兼毫中锋,花青+墨,长线条一气呵成。③ 布局:上紧下松,果实聚“S”形,叶片呈放射状。口诀:红果点睛,青叶衬底;浓而不燥,淡而有神。3.实践练习创意任务:做一盆“永不凋谢”的万年青材料:超轻黏土(红、绿、白)、牙签、小石子、废旧纸杯。步骤:1.搓 3–5 颗“红珍珠”果;2.压长条叶片,划出叶脉;3.组合插入纸杯花盆,加小石子固定;4.取名字,写一句祝福祖国的话贴在盆上。展示学生临摹作品4.知识拓展A.潘天寿《国寿无疆》潘天寿(1897-1971),20 世纪“中国画四大家”之一。潘天寿以纵横磊落、大气磅礴的巨作著称于世。潘天寿又有追求“清新”和“别趣”的一面。正如王朝闻先生评潘画时所说,“在霸气里又有一些妩媚”。B.大师笔下的“国庆”新中国诞生至今,在国庆期间,人们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心中的喜悦,艺术家们为此留下了众多作品。展示图片,教师讲解并标注从左至右:蒋兆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齐白石《普天同庆图》齐白石《祖国万岁》从左至右:李可染《万山红遍》丰子恺《国庆烟火》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学生观察万年青的植物特征学生了解万年青的文化意义学生认真思欣赏《祖国万岁》,了解齐白石的创作背景学生仔细对比真实植物和画作中植物的不同学生学习临摹技法学生学习各部分绘画要点,并进行创作学生准备所需材料,进行粘土创作了解潘天寿及其作品学生欣赏大师们在绘画中包含对新中国的情感 鼓励学生观察并讲解植物的特征通过图片讲解让学生在思考和自主探究中把握知识,教师再进行知识新授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也更加印象深刻。通过学习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作者在画中包含的对祖国的情感通过艺术层面的对比让学生学会抓住细节并懂得总结学生锻炼自己的绘画能力增加学生的绘画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多做尝试引导学生掌握笔墨控制与材料转换的双重技法增加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增加学生的家国情怀
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学习了临摹齐白石笔法,引导学生掌握笔墨控制与材料转换的双重技法通过学习理解“植物=祖国”的抽象关系,理解“万年青—祖国”隐喻,体悟艺术符号的家国意义 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潘天寿《国寿无疆》大师笔下的“国庆” 学生学习拓展知识 在拓展中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