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无限未来的你》教学设计
课题 《无限未来的你》 单元 四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属于第四单元“象形会意传文脉——人”,古汉字蕴含祖先对宇宙万物的探究和思考,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把“时间轴”概念引入人物造型表现,为后续六年级《成长纪念册》、七年级《自画像》奠定“叙事性表现”基础。教材主要包含四个活动,活动一:讲一讲——人生四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建立时间轴认知;活动二:演一演——角色扮演,体验不同年龄的体貌、身份、情感差异;活动三:看一看——赏析大师笔下“不同年龄的自画像”,提炼造型语言;活动四:学一学——手绘“未来名片”,把“未来的我”浓缩为一张信息+图像的平面作品。四个活动呈“认知—体验—赏析—创造”梯度,符合“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闭环。
4.文化理解:通过学习了解不同职业的社会价值,感悟生命成长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尊重劳动,涵养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9-10岁)处于“写实萌芽期”,既想摆脱“稚拙”又常“眼高手低”。对“未来”充满幻想,但缺乏具体职业认知。美术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能画正面头像,掌握基本比例;美术技能上,也会用剪贴+拼组进行简单设计;情感上也乐于表现自我,愿意合作展示。具有难度的点是让学生如何把抽象“年龄变化”转化为可视“形象符号”。个别学生存在“职业刻板印象”(如认为科学家一定是男性等)。教师应引导学生珍视生命历程、树立生涯规划意识,渗透劳动教育(职业体验)与德育(责任与梦想)。
重点 说出人生四阶段的体貌及职业特征,用“头身比+线条+色彩”表现年龄差异。
难点 如何把抽象“年龄变化”转化为可视“形象符号”。
材料准备 教材,PPT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视频《三分钟看完人的一生》引导学生说感悟展示人生时间轴教师讲解10-60岁为人生的主要阶段引出课题 学生观看视频并说感悟 利用视频情境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活动一 生命的四级——年龄的足迹教师讲解人生的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场景描述。少年(10-18岁)活力四射,充满好奇心,如运动、学习场景。青年(18-35岁)探索世界,追求理想,如工作、旅行场景。中年(35-60岁)成熟稳重,承担责任,如家庭、事业场景。老年(60岁以上)从容智慧,享受生活,如园艺、阅读场景。活动二:时光穿梭机角色扮演体验活动说明分组扮演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通过表情、动作、道具表现各阶段特征观察要点不同年龄的体态(如少年活泼、老年缓慢)与神态(如青年坚定、中年温和)差异。教师讲解,学生可适当利用道具,服饰和配件等表现各年龄段的主要特征活动三 艺术家的时间胶囊(艺术欣赏部分)教师介绍德国画家丢勒阿尔布雷特·丢勒(1471-1528),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他的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极其生动。结合课本内容讲解丢勒自画像提问:画家怎样表现不同年龄的自己学生自由回答青年自画像细节刻画细腻,眼神锐利坚定,展现艺术家的自信与探索精神。中年自画像笔触沉稳,线条简练,体现成熟思考与内敛气质。老年自画像刻画皱纹与白发,色彩厚重,传递岁月沉淀的智慧。教师提问:“哪些细节和年龄有关?”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线条松弛度、头发颜色、服饰风格活动四:画一画:我的时光画廊(时间练习部分)手绘不同年龄的自己构思:确定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形象特征(发型、服饰、表情)勾勒:用简单线条画出轮廓,注意体态差异(如少年挺拔、老年微驼)细节:添加典型元素(少年的书包、青年的公文包、中年的眼镜、老年的拐杖)学生作画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活动五:学一学:未来名片设计师(实践练习部分)教师讲解名片制作步骤,学生不懂可提问1、草图绘制尺寸:长方形(建议9cm×5.4cm)轮廓:用铅笔轻轻画出边框,留出信息区域2、构思内容职业:确定未来想做的工作(如科学家、艺术家、医生)图案:设计标志性元素(实验室烧杯、画笔、听诊器)3、上色美化工具:彩铅、马克笔等配色:科技蓝(科学家)、暖橙色(艺术家)、绿色(环保工作者)4、填写信息内容:姓名、未来职业、励志语(如“探索未知,永不止境”)书写:字迹清晰,布局美观。学生自行创作名片展示部分学生作品知识拓展:(两部分)1、展示图片,教师按照图片移动顺序讲解儿童和成人的头身比例的不同特点人物比例图:幼儿4头身 vs 成人7头身在创作绘画时需注意头身比2、色彩与情绪高饱和高明度——欢快高明度高饱和的配色方案,能轻松营造出欢乐、愉悦的情绪氛围。画面的构图也是以一种跳跃飘飞作为情绪基础。低饱和高明度——安宁低饱和的颜色会让人感到沉稳、而高明度的颜色又能给人圣洁的感受。看到书本与阳光照射的阴影确实能给人一种平静安详的感觉。低饱和低明度——古朴墨绿色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抹茶的色彩,而发自于唐朝的茶道文化是具有古代风韵的意象,与所选配色相契合。高饱和低明度冷色——清凉整个画面都是冷色构成,这种浸润在水中的感觉是能够唤起人脑海里对于清凉的记忆。教师讲解:高纯度=年轻;低纯度=年长不同年龄的饱和度不同,用色也不同 学生了解人生的四个阶段学生了解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学生认真思考各年龄特点并分组扮演,可借助道具学生了解德国作家丢勒及其主要成就学生学习丢勒的自画像四幅学生了解年龄细节要素学生自行创作学生学习如何设计名片及其步骤展示交流学习学生学习绘画头身比以及色彩饱和度在作品中对人物刻画的影响 置身情境,让学生了解人生的主要阶段通过图片讲解让学生在思考和自主探究中把握知识,教师再进行知识新授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也更加印象深刻。通过表演活动,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通过四幅自画像的学习,教师的讲解等,让学生对各年龄段的特点的了解加以深化为后续创作做准备学生锻炼自己的绘画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更有利于他们创作作品和细化作品
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学习了如何将“年龄变化”转化为可视“形象符号”通过学习了解不同年龄段对社会的价值,感悟生命成长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 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儿童和成人头身比特点色彩饱和度对人物刻画的影响 学生学习拓展知识 在拓展中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