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万年长青
第15课
(岭南版)三年级
上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艺术欣赏
05
实践练习
06
知识拓展
07
课堂评价
教学目标
1.艺术表现:通过解读临摹齐白石笔法,并用黏土再创作,引导学生掌握笔墨控制与材料转换的双重技法。
2.创意实践:通过用黏土重新组合果实、叶片、盆器等,教会学生在限定主题中进行材料创新的技巧。
3.审美感知:引导学生察万年青实物、图像细节,识别植物特征与形式美感。
4.文化理解:通过学习齐白石的作品,理解“万年青—祖国”隐喻,体悟艺术符号的家国意义。
01
02
新知导入
一颗红色“珍珠”慢慢长成一盆万年青
02
新知导入
如果祖国是一棵植物,你觉得它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03
新知讲解
观察与发现
万年青的植物特征
●
叶片:长条形、革质、深绿色有光泽
●
茎干:直立、圆柱形、绿色
●
果实:球形、成熟时鲜红色
03
新知讲解
谐音:万年→长久;青→青春、平安
文化:春节摆一盆,寓意“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03
新知讲解
画坛巨匠与爱国情怀
——走进齐白石《祖国万岁》
作者简介:齐白石,字萍生,号白石,中国近现代书画家、书法篆刻家 ,与黄宾虹合称“南黄北齐”。近代著名画家,擅长花鸟虫鱼,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一生热爱祖国。主要绘画作品有《墨虾》、《牧牛图》。
03
新知讲解
《祖国万岁》是齐白石1955年国庆时,画面以一棵果实累累的万年青作为象征物,加上“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表达对祖国的深切祝福与爱国情怀。
1955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画家用植物语言说“我爱你,中国”
04
艺术欣赏
艺术对比
真实万年青vs.画作表现
线条对比
真实叶片边缘自然柔和,富有细微变化;画作中,齐白石用简练、果断的墨线勾勒叶片轮廓,寥寥数笔,形神兼备。
色彩对比
真实叶片绿中带黄,色彩层次丰富;画作中,以浓淡干湿不同的墨色表现叶片的质感与光影,并巧妙运用朱砂红突出鲜红的果实,形成强烈视觉焦点。
构图对比
真实植物自然生长,枝叶分布可能杂乱;画作中,叶片疏密有致,果实聚散得当,通过精心的“取舍”与“经营位置”,使画面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04
艺术欣赏
临摹技法大拆解
1、点画果实
用朱砂红色颜料,在叶片基部画圆形果实,三五成簇,注意疏密。
2、画茎干
中锋握笔,用淡墨垂直向下画直线,线条要挺拔。
04
艺术欣赏
3、勾叶脉
待叶片墨色半干,用细笔淡墨从叶尖向叶柄画主脉,增强立体感。
4、调整细节
用浓墨点染叶片暗部,增强层次感,用清水笔晕染果实边缘,使其更自然。
04
艺术欣赏
画果:大号羊毫,朱砂+胭脂,侧锋点珠,留出高光。
勾叶:兼毫中锋,花青+墨,长线条一气呵成。
布局:上紧下松,果实聚“S”形,叶片呈放射状。
口诀:红果点睛,青叶衬底;浓而不燥,淡而有神。
05
实践练习
创意任务:做一盆“永不凋谢”的万年青
材料:超轻黏土(红、绿、白)、牙签、小石子、废旧纸杯。
05
实践练习
步骤:
1、搓 3–5 颗“红珍珠”果;
2、压长条叶片,划出叶脉;
3、组合插入纸杯花盆,加小石子固定;
4、取名字,写一句祝福祖国的话贴在盆上。
05
实践练习
学生作品
06
知识拓展
潘天寿《国寿无疆》
潘天寿(1897—1971),20 世纪“中国画四大家”之一。潘天寿以纵横磊落、大气磅礴的巨作著称于世。潘天寿又有追求“清新”和“别趣”的一面。正如王朝闻先生评潘画时所说,“在霸气里又有一些妩媚”。
潘天寿 国寿无疆图 1958年
06
知识拓展
新中国诞生至今,在国庆期间,人们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心中的喜悦,艺术家们为此留下了众多作品。
大师笔下的“国庆”
06
知识拓展
从左至右:
蒋兆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齐白石《普天同庆图》
齐白石《祖国万岁》
06
知识拓展
从左至右:
李可染《万山红遍》
丰子恺《国庆烟火》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07
课堂评价
通过学习理解“植物=祖国”的抽象关系,理解“万年青—祖国”隐喻,体悟艺术符号的家国意义
学习了临摹齐白石笔法,引导学生掌握笔墨控制与材料转换的双重技法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