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1-07 22:1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Cu—6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吸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C. 物质的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能量的变化
D. 吸热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的过程有关
2.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符合图中所示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浓硫酸溶于水
B. 生石灰与水反应
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 灼热的碳与水蒸气制备水煤气的反应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原电池反应Fe+2Fe3+=3Fe2+的电极材料为锌、铁
B. 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负极
C. 碱性锌锰电池中负极电极反应式:Zn+2OH--2e-=Zn(OH)2
D. 手机中使用的锂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4.用稀盐酸与稍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OH-=H2O ΔH=-57.3kJ mol-1
B. 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一次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3次
C. 玻璃搅拌棒若用铜质材料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反应反应热ΔH偏小
D. 若稀酸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反应反应热数据更准确
5.在如图所示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插入形状和大小几乎一样破损的镀铜铁片和破损的镀锌铁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中铜层上产生气泡,乙中铁层上产生气泡
B. 对比两烧杯中的铁片,甲烧杯中腐蚀得更严重
C. 镀层破损后,镀层并不都能对铁起保护作用
D. 向两烧杯中分别滴加相同的KMnO4溶液,现象相同
6.某种氢燃料客车搭载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极电极反应式为
B. 空气中的O2在b极发生还原反应
C. 质子从a极区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b极区
D. 转移4mol电子时消耗H244.8L(标准状况)
7.近日,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团队历经一年多的努力,使得青铜瓿首次露面。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含Cl-)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铜锈[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u2(OH)3Cl,原理如图所示],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形成了保护层)和有害锈(使器物损坏程度逐步加剧,并不断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u2(OH)3Cl属于无害锈
B. 锈蚀过程可能发生析氢腐蚀
C. 青铜器表面覆一层食盐水可作保护层
D.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8.常温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X和2mol Y,发生反应:X(g)+2Y(g) nZ(g),5min时测得容器中X、Z物质的量浓度相同,Y的转化率为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4
B. 前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4mol L-1 min-1
C. 5min时X的体积分数为25%
D. 反应达平衡时2v正(X)=v逆(Y)
9.某温度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直至平衡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2min,Z的反应速率为0.025mol L-1 min-1
B. 平衡转化率α(Y)=3α(Z)
C. 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反应的焓变ΔH<0
D. 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密度逐渐减小
10.常温下,由γ-羟基丁酸(HOCH2CH2CH2COOH)生成γ-丁内酯()的反应为HOCH2CH2CH2COOH+H2O。298K时,向反应器充入γ-羟基丁酸溶液和浓硫酸,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溶液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50min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 0~120min内v(γ-丁内酯)=7.5×10-4mol L-1 min-1
C. a点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D. a点γ-羟基丁酸的转化率为50%
1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2NO(g) 2CO2(g)+N2(g)。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消耗2mol CO同时生成1mol N2 B. 2mol C=O键断裂的同时生成1mol N≡N
C. CO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12.以石墨为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仅加水即可使电解质溶液完全恢复的是(  )
A. H2SO4溶液 B. CuCl2溶液 C. HCl溶液 D. NaCl溶液
13.2024年4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该飞船首次采用“锂离子电池”作电源,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池总反应为Li1-xCoO2+LixCn=LiCoO2+Cn;a极电极反应式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 放电时,电子由a极经用电器流向b极
C. b极反应为
D. 理论上生成0.1mol LiCoO2时转移0.1mol电子
14.已知:某反应为aX(g)+bY(g) cZ(g) ΔH,下列有关正反应自发性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条件 判断
A a+b>c,ΔH>0 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B a+b>c,ΔH<0 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C a+b<c,ΔH>0 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D a+b<c,ΔH<0 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A. A B. B C. C D. 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15.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甲醇(CH3OH)作为一种清洁的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填序号,可多选)。
①煤;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甲醇;⑤氢气;⑥天然气。
(2)甲醇(CH3OH)可通过CO2与H2催化合成,其作为能源的主要优势是______(答两点)。
(3)实验室用50mL0.50mol L-1盐酸与50mL0.55mol L-1NaOH溶液反应测定反应热,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Δt(℃)
1 25.0 28.3 3.3
2 25.1 28.5 3.4
3 25.0 28.2 3.2
已知:溶液密度ρ=1g cm-3,比热容c=4.18J g-1 ℃-1,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①计算该中和反应反应热ΔH=______kJ mol-1(保留一位小数)。
②写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已知弱酸电离出H+需要吸收热量。若用相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代替盐酸进行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ΔH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已知下列反应的焓变(25℃,101kPa):
C(s,石墨)+O2(g)=CO2(g)
①计算合成甲醇的反应:C(s,石墨)的焓变ΔH4=______kJ mol-1。
②工业上常用CO与H2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结合CH3OH(l)=CH3OH(g),计算CO(g)的标准燃烧热(ΔH)为______kJ mol-1。
16.化学电池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能量的多少,可以判断电池优劣的指标之一
B.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这类电池可无限次重复使用
C.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D.原电池正极和负极必须是金属
(2)纯电动车采用了高效耐用的新型可充电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
②充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电解质溶液增重 ______ g。
③如图1所示是一种锌一空气电池,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电极反应]。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标准状况下空气的体积为 ______ L(假设O2占空气体积的),溶液中c(OH-) 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利用电池原理治理各种污染是科研工作人员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硫化氢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我国在太阳能光电催化一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装置如图2所示。
①a极名称为 ______ ,b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
②H2S气体去除的原理为 ______ (语言叙述)。
17.氨不仅是一种化学原料,也是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Ⅰ.氨分解制备氢气
(1)我国建成氨分解制氢气和加氢一站式工厂,为开发和利用氢能提供新探索。氨分解过程中部分物质相对能量如图1所示。N≡N键键能为______。写出氨气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在催化剂作用下,单位时间内NH3分解生成N2和H2的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2所示。
①催化效率较高的是______(填“Cat1”或“Cat2”)。
②b点______(填“已达到”或“未达到”)平衡。在Cat1作用下,b→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Ⅱ.德国化学家F Haber提出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合成氨
(3)在1MPa的恒压条件下,以N2、H2体积比为1:3起始投料合成氨,反应平衡体系中NH3的体积分数为a,则该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为______(MPa)-2(列出含a的计算式,提示:用分压计算平衡常数为Kp,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选择合适催化剂和温度,在不同压强下,从投料开始,反应开始后相同时间内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ab段内v(正)______(填“>”“≥”或“=”)v(逆)。压强超过7MPa,NH3体积分数突然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18.在1.0mol L-1KOH和4.0mol L-1N2H4电解液中以RuP/PNPC催化剂作电极,在0.5mol L-1H2SO4和5.0mol L-1H2O2电解液中以Pt/C为电极,组装直接液态N2H4/H2O2燃料电池(DHHPFC),驱动OHzS装置组装自供电制氢系统,其装置原理如图所示(图中M均代表mol L-1)。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水电离出离子向两极迁移。回答下列问题:
(1)a极名称是______;c极名称是______。
(2)b极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OHzS池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
(3)a极反应式为______;双极膜中质子向______(填“a”或“b”)极迁移。
(4)写出OHzS池中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一段时间后,OHzS池中pH将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标准状况下,OHzS池收集的干燥气体总体积为6.72L时,DHHPFC池中双极膜中液体质量净减______g。
(7)已知在298K,101kPa时1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19.44kJ的热量,写出表示液态肼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②③④⑤;
可通过CO2与H2催化合成,能实现碳循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液体燃料,储存和运输方便;燃烧产物为CO2和H2O,清洁无污染(任意两条即可);
①-55.2;
②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55.2kJ/mol;
③偏大;
①-238.6;
②-280.8
16.【答案】A Zn-2e-+2OH-=Zn(OH)2 158 2.8 减小 负极 2H++2e-=H2↑ Fe2+失去电子转化为Fe3+,Fe3+氧化H2S生成S单质而除去
17.【答案】946kJ mol-1;ΔH=+45kJ mol-1或2NH3(g) N2(g)+3H2(g)ΔH=+90kJ mol-1;
①Cat2;
②未达到;温度较高时,催化剂活性减弱;

>;氨气易液化,当压强逐渐增大时,氨气可能液化
18.【答案】负极;阳极;
还原反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不变;
7.2;
N2H4(l)+O2(g)=N2(g)+2H2O(l)ΔΗ=-622.08kJ/mol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