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0 15: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设计人:古蔺余婷
【教学内容分析】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诗的大意是: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首联上句中的“新”字,既点出了新近下雨之意,又表现出下雨后清新如洗的感觉;下句的“晚来秋”,呼应了诗题,表现出山居秋暝独有的特色。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明月高照、清泉流淌的图画,两句一静一动,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颈联描写人的活动,由“竹喧”而知浣女归来,由“莲动”可见渔舟顺流而下,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尾联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由于山间景物如此清新美好,令人流连忘返,所以诗人流露出长久隐居于此地的心愿,即使春去花落,也不会为之改变。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吟诵、背诵诗歌。
二、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三、了解诗歌动静结合、情境交融的表达手法,激发阅读王维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句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诗歌学习的方法,能理解诗意、读懂诗歌,但对诗人在“半官半隐”的生活背景理解有难度,需要老师切入诗人的背景资料,才能深度理解诗歌。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利用希沃白板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图片出示“隐”的字体变化过程,学生看图猜字,然后为“隐”字词,引入隐居,了解古代士大夫的隐居文化。
一、任务一:解释题
1.板书课题,学生读,交流从课题中知道的信息。
2.老师小结出示:
二、任务二:知诗人
1.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王维。
2.教师出示:
三、任务三:我会读
1.读正确。
2.读出节奏(平仄格律,出示吟诵谱)
四、任务四:解诗意
1.学生说首联的意思。
2.读颔联和颈联,想象:如果你身处其中,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学生说、对对子。
4.解读尾联,了解“王孙”的典故。
五、任务五:悟写法
1.读出韵味
2.观察颔联和颈联,发现其中的“动静结合”;观察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发现其中的“情景交融”。
五、任务六:吟诵、背诵诗歌
六、拓展: 出示《王维传》和他的代表作,阅读小诗:
王维的诗是有温度的,
是阳光,
激情满怀,不妨直抒胸臆;
是月光,
柔软贯肠,尽可曲径通幽;
是星光,
一地微弱,亦是一路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