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快乐周末》教学设计
课题 快乐周末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课以“快乐周末”为主题,课程属于小学美术 “造型 表现” 领域,同时融入 “欣赏 评述” 元素,是连接艺术欣赏与生活实践的重要内容。在二年级美术教学体系中,它承接了低年级 “认识色彩、简单构图” 的基础,为后续学习 “复杂场景绘画、情感表达” 奠定基础,符合学生从 “模仿” 到 “创作” 的能力发展规律。教材先呈现 2-3 幅经典艺术家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接着提供学生作品范例,展示不同的周末场景表现方式;最后设置 “试一试” 环节,让学生自主创作,体现 “欣赏 — 模仿 — 创新” 的学习路径。从知识层面,帮助学生积累艺术作品欣赏经验,掌握场景绘画的基本方法;从能力层面,提升学生的观察、想象与绘画表达能力;从情感层面,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增强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学习任务:欣赏艺术家作品,用绘画表现周末的快乐时光。
2022新课标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的提升。它鼓励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中,并重视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多元视角。同时,加强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促进个性化发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美术语言,表现周末活动的动态与场景并用画笔传递快乐情绪,提升造型与色彩表达能力。2.创意实践:发挥想象,选择独特的周末快乐场景进行创作,不局限于常见活动,培养创新思维。3.审美感知:欣赏中外儿童主题画作,体会不同艺术形式传递的快乐氛围,提升审美能力。4.文化理解:了解年画、缂丝画等传统艺术形式,感受传统文化中对儿童快乐的描绘,并体会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快乐周末。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认识常见的色彩,掌握简单的绘画工具使用方法,能画出基本的人物、动物、场景轮廓,但对 “构图疏密”“色彩情感” 的理解较浅。学生有丰富的周末生活体验(如游玩、学习、陪伴家人),能清晰回忆具体场景与细节,这是创作的重要素材基础;但部分学生可能因生活经历单一,创作素材相对有限。
重点 能欣赏艺术家作品,说出画面中儿童娱乐活动的内容,以及作品中表现 “快乐” 的元素。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周末的快乐时光,能尝试用色彩或表情表现 “快乐” 的情感。
难点 合理安排画面构图,避免元素零散或拥挤,让场景与人物搭配协调。通过细节表现 “快乐” 的氛围,而非仅呈现 “活动内容”。
材料准备 艺术家作品图片或视频、不同周末场景的参考图片、绘画步骤示范作品、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马克笔、绘画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2.快乐周末趣事多,艺术作品我来说。你一句呀我一句,谈谈感受是什么。(出示图片) 观看图片和视频。 初步思考课堂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
讲授新课 一、新知讲解 小朋友们,每到周末你们都会做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看看下面的活动,有你认识的娱乐吗?(出示图片)绘画、去游乐园、跳舞、看电视下页作品用不同的形式描绘了儿童游戏的场景,你知道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吗?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幅作品。(出示图片) 答:我更喜欢《春趣》,其色彩鲜艳明快,场景为过年期间,整体氛围十分喜庆和欢快。同时孩童放风筝、扑蝴蝶、吹风车的画面更易引发共鸣,传递的快乐直白又热烈。小知识缂丝画是中国传统工艺画,以桑蚕丝为原料,用 “通经断纬” 技法织成。画面色彩丰富、纹理细腻,图案多取材于山水、花鸟、人物,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被誉为 “织中之圣”。上面两幅作品都表达了宁静、幸福的主题,与前页作品相比,它们表现的氛围有什么不同?(出示图片)答:前页的作品色彩鲜艳,表现了热闹、欢乐的氛围,而油画色彩厚重,表达了室内宁静、温馨的氛围。回忆你最难忘的周末快乐时光,并用擅长的方式记录下来。小技巧选场景:挑 1 个具体瞬间,比如和家人野餐、公园放风筝,不画复杂多场景。画细节:添加标志性元素,如野餐的蛋糕、风筝的彩带,让画面有 “快乐符号”。用色彩:选明亮颜色,比如天空蓝、草地绿、衣服红,传递开心情绪。二、艺术欣赏学生作品欣赏艺术作品欣赏(展示图片)三、实践练习学习活动开展班会活动,简单地说说艺术作品中的故事,并与同学分享周末让你最快乐的一件事,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你的快乐。 说一说你的周末。完成识图。学习小贴士完成对比。学习小技巧。进行艺术欣赏。动手实践。 引导学生回忆周末时的快乐活动,自然引入本课所学内容。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美术作品中存在的娱乐和游戏元素,帮助学生感知艺术创作中的娱乐体现。介绍缂丝画,拓宽所学。将中外两国美术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国家展现出的不同的绘画风格。提供小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快乐周末”绘画实践。提高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并从中激发设计灵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P23页的练习题。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评价 趣味评价体系表——"星光小画家"成长记 完成本次课的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
课堂小结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欣赏的艺术家作品,重申其中的绘画技巧(如用鲜艳色彩表现快乐氛围、用动态线条表现人物玩耍状态);总结学生在绘画中运用的方法,如如何画出周末的场景、如何表现人物的快乐表情以及快乐的元素。并邀请 2-3 名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主题以及创作时的心情;最后鼓励学生课后可以和家人一起翻看今天的作品,分享周末的故事;也可以继续观察生活,用绘画记录更多有趣的瞬间,培养长期创作的习惯。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最快乐的一次周末活动,用绘画记录核心场景,添加 2 个以上快乐细节。并给画作起 1 个好听的名字,用 1-2 句话写下绘画的快乐瞬间。 完成课后作业。 在课后作业实践中深化对本课内容的掌握。
板书 快乐周末一、回忆快乐周末二、分析作品中的游戏元素三、对比中外两国儿童绘画美术作品四、进行作品欣赏五、作品绘画实操练习六、学习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古代人如何过周末?观看视频2.外国小朋友的周末时光美国:常和家人去公园野餐、参加球类运动,或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参观科技馆。日本:喜欢去动漫主题公园、绘本馆,或和同学一起参加手工课、户外徒步。德国:多参与骑行、露营等户外活动,也会去博物馆、美术馆。法国:常和家人逛市集、看儿童剧,周末会安排绘画、音乐等兴趣课程。澳大利亚:偏爱去海滩游泳、冲浪,参加橄榄球、板球等运动。3.快乐游周末的注意事项提前规划路线和时间,避开人流高峰,预留休息时段。做好安全防护,携带常用药品、饮用水和简易零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不随意触碰文物或公共设施。听从家长或老师安排,不擅自离队,牢记集合地点。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通过投影仪展示艺术家作品、参考图片、示范视频,解决 “传统挂图展示不清晰、细节看不到” 的问题;利用 PPT 的动画效果,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创作步骤;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情绪。在欣赏环节,用 PPT 逐幅展示艺术家作品,搭配文字标注 “观察点”;创作环节,循环播放参考图片和步骤示范视频,方便学生随时查看。
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落实"欣赏-理解-创造"二级目标,符合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点:课程主题 “周末快乐时光” 是二年级学生熟悉且有情感体验的内容,能快速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降低创作门槛,让学生更易投入。通过欣赏艺术家笔下的儿童娱乐活动作品,学生能学习构图、色彩搭配、人物动态表现等技巧,再将这些收获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实现 “输入” 与 “输出” 的结合,逐步提升审美能力与绘画表现力。不足:部分学生绘画基础较弱,可能难以将脑海中的 “周末快乐时光” 完整呈现;而基础好的学生可能快速完成创作后无所事事。若课程未设计分层任务(如简单场景绘画、复杂场景 + 人物互动绘画),易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