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1正数和负数
教科书 书 名:中学数学课程教材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教学目标
能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正负数的概念,理解“相反意义的量”的数学本质(如温度、收支、方向等) 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问题中的相反量,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如用正负数表示运动方向、盈亏状态)。 3.发展数感,初步形成用数学符号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数、负数的概念及区分方法。 难点: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如图:思考:同学们了解下面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是什么? 二、新课讲解 例1. 某年,我国土豆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8%,玉米产量比上一年增长-2.7%,红薯产量比上一年增长0%。 “增长-2.7%”、“增长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解:规定产量增加为“+”,产量减少为“-”. 增长-2.7%:表示玉米产量比上一年减少2.7%. 增长0%:表示红薯产量和上一年没有变化. 思考:从上面的例题中看到增长-2.7%就是减少-2.7%,那么增长6.4%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减少-1又是什么意思呢? 例2.(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解:规定体重增加记为“+”,体重减少记为“-”,则: 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规定增长记为“+”,减少记为“-”,则: 六个国家2001年商品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美国 -6.4%, 德国 1.3%, 法国 -2.4%, 英国 -3.5%, 意大利 0.2%, 中国 7.5%. 归纳:1、正数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通常情况下,把增长、向东、向北、上升、收入规定为正,它们相反意义规定为负。 课堂巩固 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后移动5m记作移动-5m,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了+5m是什么意思?如何描述这时物体的位置? 解:这个物体又移动了+5m表示物体又向前移动5m;此时物体回到原来的位置. 2. 在地形图表示某地高度时,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某地海拔,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某地海拔。图中正数负数的含义是什么。 思考:0的含义是什么? 0m表示海平面的高度。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3.如图:学习本课后,现在同学们能说出下面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是什么吗? 4.思考下面2道填空题 如果水位升高3 m时水位记作+3 m,那么水位下降3 m时水位变化记作 -3 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0 m. 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零上126 C,记作 +126 C, 夜间平均温度零下150 C,记作 -150 C. 三、课堂小结(归纳) 1.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应满足的条件: ①必须是同类量,而且是成对出现的; ②只要求意义相反,不要求数量一定相等. 四、作业布置 基础题:课本P.5 习题1.1第2、4题 选做题:同步练习册第3页第3.4。 五、板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第2课时) 易错点:1.负数不能省略“-”(如“-3”不能写成“3”) 2.0不归属正、负数,不要误判 3.相反意义的量需带单位(如“上升2米”≠“+2”) 口诀速记:1.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2.0是分界点,正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