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1 20:1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玩、得”等生字;认识王字旁、双人旁、足字旁;会写“走、河”等生字。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的含义,在对比朗读和联系上下文中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含义,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3.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初步感受小伙伴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2.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对话,感受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猜图互动,初识伙伴
一、猜一猜,引出两个动物朋友,导入课题
1.出示图片,猜一猜。
引导: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可爱的动物朋友,猜猜他们是谁。
2.课件出示词语,齐读:小公鸡、小鸭子。
引导:谁的个头大一点,谁小一点?(小公鸡小,小鸭子大)所以,小公鸡是公鸡弟弟,小鸭子是鸭子哥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就和他们俩有关。
3.板书课题,朗读课题。引导: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对好朋友,课题中用一个“和”字把他们连在一起。请右手书空,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小公鸡和小鸭子)
(设计意图:用猜图画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已有经验,促使他们将生活经验与课堂学习联系起来,初步感知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形象特点。)
二、引读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
1.导读故事:
这个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3.指导朗读句子,读准儿化音。
4.引导想象,理解“一块儿”,随文识“玩”。
(1)学生想象交流:它们玩得可高兴啦!猜猜,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会玩什么?(捉虫子、捉迷藏、郊游……)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一块儿”的意思。“一块儿”就是一起、一同。“块”是“提土旁”,“提土旁”的字大多和土地有关。
(3)识记“玩”。认识王字旁,了解古代王字旁大多和玉石有关,所以王字旁又叫斜玉旁。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平时都和谁一块儿玩?
5.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故事开头激发阅读兴趣,借助朗读、正音培养语感与朗读能力。字词教学联系生活并追溯字源,既增强识字趣味,又能促进理解运用。)
板块二 自读课文,归类识字
一、初读课文,归类识字,梳理信息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把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
2.组织交流,归类识字。
(1)明确课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
(2)教师出示两组生字,学生参与趣味挑战,发现其规律。
第一组:跟 然
①指名读,发现其规律:都是前鼻音。
②识记“跟”。“跟”指的是脚后跟,所以是足字旁。指名学生做跟在老师身后的动作,这里的“跟”就是跟随,和“从”的意思接近,所以有个词叫“跟从”。读词语:跟从、跟上。
③识记“然”。“然”是上下结构。组词:突然、忽然,两个词意思相近。
④由词到句,指名读,齐读。
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在喊救命。
第二组:走 说 听 喊
①指名读,引导:这几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要读准它们。
②提问: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先后到什么地方去玩?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板书:草地里 小河边)
③出示句子:
他们走进草地里。
他们走到小河边。
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 ”……
识记生字“走”“说”。借助图片和动作演示其含义、字形特点和用法。
④出示句子: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
识记生字“听”“喊”。引导:小鸭子怎么知道小公鸡有危险的?(“听”出来的。)用“加一加”的方式记住“听”。“喊”是嘴巴发出的动作,所以是“口”字旁。请生做“喊”的动作,再带上动作,齐读句子。
⑤乐学妙用:依据故事内容填空。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新词,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同时,关联课文内容,为深入学习内容做铺垫。)
板块三 研读段落,体会互助
一、学习第2自然段:草地上捉虫子
1.自读第2自然段。师提问:他们在做什么?(板书:小公鸡捉虫子)
2.交流主要信息,相机出示句子:
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1)指名朗读,引导:你好像看到了小公鸡在草地上怎么捉虫子?它是怎么吃的?(吃得很欢)出示词卡“吃得很欢”,指导读。
(2)小鸭子呢?它捉不到虫子,好着急啊,他心里怎么想的?
出示词卡“急得直哭”,读好这个词。心里急,所以“急”是心字底。生表演动作。
(3)学习“得”。两个“得”都是轻声,“得”还有两个好朋友,分别是“的、地”,如:弯弯的小河、飞快地游。
(4)学习“直”。引导:“直”认识吗? 在语文园地二中,我们认识了——直尺,你们的文具里就有——直尺。
3.引导:后来怎么样了呢?往下读。
出示句子: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引导 :现在,小鸭子还会急得直哭吗?你猜它会怎么样?请说一说。
4.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来识记生字,让生字的学习与词、句、课文学习融为一体,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板块四 识字游戏,练写汉字
一、认读小游戏
出示生字,接龙认读:说、直、得、急、玩、走、哭。
(设计意图:借趣味形式激发识字兴趣,让多感官参与识记,在互动中巩固生字。)
二、指导书写“说、让”
1.观察“说”“让”的共同点。引导: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汉字宝宝中有个部首也喜欢交朋友,它是言字旁。看一看,言字旁又和谁做了朋友?
2.出示:说 让。
用儿歌的方式记住字形字义:言字旁,加个,说起话来真干脆,这个字儿就是说;言字旁,加个上,懂得谦让有礼貌,这个字儿就是让。
3.指导书写“说”“让”。
(1)观察它们的共同点——左窄右宽。
(2)师范写,生练写,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以游戏呈现生字促感知记忆,借儿歌趣味识字助理解,指导书写培养习惯,展示评价锻炼能力,提升识字书写水平。)
第二课时
板块 :回到童话,回顾旧知
回顾内容,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这对好朋友一块儿去哪里玩了。(草地上 小河边)在草地上,谁帮助谁做了什么?
齐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回顾课题,叙述情节,巩固旧知,培养表达力。)
板块二 演读对话,体悟情谊
一、学习第3、4自然段:小河边捉鱼
1.交流:在第二站“小河边”,小鸭子帮小公鸡做了什么?(板书:小鸭子捉鱼)
2.出示图片,学习“河”,齐读词语:河边 河水清清。
3.自由朗读3、4自然段。用“ ”划出小鸭子说的话,用“﹏﹏”划出小公鸡说的话。
4.出示对话(隐去提示语):
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
我也去。
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鸭子哥哥,谢谢你。
(1)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感情。
你知道每一句话是谁说的吗?师生分角色朗读。
(2)同桌合作朗读对话。
5.小公鸡为什么要感谢小鸭子?发生什么事情了?
(1)出示句子,比一比:
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发现第2个句子增加了“偷偷地”一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小公鸡不想让小鸭子发现,暗暗地跟在后面下了水,突出小公鸡的调皮、淘气。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2)朗读,识记“快”。引导:前面有个和它很像的字(“一块儿”的“块”),把提土旁换成竖心旁,就是“飞快”的“快”。
(3)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小鸭子对小公鸡的关心。
6.师生分角色朗读3、4自然段。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练习,在故事情境中进行词句比较,分角色朗读,体会小鸭子对小公鸡的关爱,理解“好朋友”之间的感情。)
板块三 生字辨析,巩固书写
一、识字小游戏
齐声认读:说、跟、自、己、忽、然、听、喊、快。
二、比较识记“河、说、哭、听、喊”
1.出示生字“河、说、哭、听、喊”。 引导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喜欢交朋友的部首“言字旁”,这里还有一个爱交朋友的汉字宝宝——“口”。
2.观察、交流“口”在五个字中的不同位置。
3.指导书写“河”“走”。“河”左窄右宽。“走”三横间距相等。
4.学习生字“自”“己”。
(1)播放“自”和“己”小视频,理解生字。
(2)两个字都是独体字 ,“己 ”字在书写时注意竖弯钩起笔不要出头。
(3)师范写,生练写,反馈评价。
5.巩固生字,进行结构分类。
(设计意图:把有共同部件的生字放在一起观察、比较、发现,培养学生关注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指导规范写好字。)
板块四 拓展延伸,分享故事
听一听:听歌曲《小鸡和小鸭》,体会朋友在一起互相帮助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
想一想:学完这个故事,你想对小公鸡和小鸭子这对好朋友说些什么?你还想对自己的好朋友说些什么呢?
(教学意图:通过播放歌曲,营造氛围,让学生理解友谊的美好;借畅谈想法引导表达,发展语言与思维,培养积极情感与人际交往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