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三《和大人一起读:谁和谁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三《和大人一起读:谁和谁好》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1 21:2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谁和谁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诗歌,读好问句,能正确标出小节,喜欢读诗歌。
2.通过朗读感知“友情”的不同形态,体会“谁和谁好”的趣味表达;能借助“A和B好”的句式进行创意表达,培养想象力与表达力。
3.在读诗中巩固识字,增加字词句积累;初步感受主动交往的重要性与友情的可贵。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和联想,发现生活中的友情联结,进行创意表达,初步感受友情的价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友情连连看,寻找最佳拍档
一、词语配对,友情连连看
1.教师准备物品卡片(云朵、蜜蜂、鞋子、铅笔等),学生随机抽取。
出示要求:找到能和自己卡片配对的伙伴(如“蜜蜂”找“花朵”),配对成功后,并用一句话描述“为什么你们好”。初步理解“最佳拍档”就是关系很好的好朋友。
2.复习联结,知识串联。在这个单元中“最佳拍档”还有——
预设: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喜鹊和喜鹊,一起到诗歌中继续探寻友情拍档吧!(板书:谁和谁好)
3.朗读诗歌,找出“最佳拍档”。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标出小节号,注意读好问句。教师提示“谁”的读音,简单复习《比尾巴》中“谁”的问句读法,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2)指名接读诗歌,找出文中的“最佳拍档”。
(3)同桌采用对答形式识记“最佳拍档”。
二、根据诗歌中的内容,灵活训练句式
1.教师示范,并与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试着读出节奏,如:问答读、合作读、拍手读等,进一步感受诗歌押韵的特点。
2.变换句式读。
如:教师——我是藤;生——我是瓜;合——我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3.同桌练习,教师巡视,表扬做得好的最佳拍档。
小结:诗歌里的最佳拍档,原来就是友情啊。最佳拍档是朋友,探寻秘密继续走!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游戏——寻找最佳拍档,激发学生探索友情密码的兴趣。通过知识串联,巩固问句的朗读指导及“好”“谁”的识记;通过寻出最佳拍档,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借助变换句式等多形式朗读,提升语言训练的灵活性和亲切感,丰富趣味表达,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活动二:友情对对碰,揭秘友情密码
一、精读诗歌,揭秘友情密码
1.分组小游戏:一起发现友情的秘密。
教师分成两个小组,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组,每个小组都有特别的任务,等着大家去探索友情的秘密呢。
2.小组任务大揭秘——可以根据老师的介绍与学习任务,任选加入一个组。
(1)自然友情组。
你们知道吗?大自然里也有很多“好朋友”。比如:瓜和藤是好朋友,藤会帮助瓜长大;水和鱼也是好朋友,鱼在水里游得可开心啦。
学习任务:老师会播放2个小视频,看看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样子,还有瓜和藤关系的儿歌。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好朋友哦!
(2)生活友情组。
生活中也有很多“好朋友”,比如水和杯子。水倒进杯子里,杯子就会帮水“安家”。
学习任务:老师会准备杯子和水壶,你们可以试试把水倒进杯子里,看看它们是怎么合作的。然后和小组的小伙伴一起讨论,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呢?
3.小组汇报分享:每组用一句话总结发现,如“水和鱼好,鱼儿水中游,水中真热闹。”(教师随机板书学生生成的新组合)
4.生活中还有很多“友情拍档”等着你们去发现呢。别忘了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你们的发现,看看谁找到了最特别的“友情拍档”。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化的探秘方式,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观察和探索,在小组和跨学科中进行合作和分享,学生们不仅找到诗歌中隐藏的友情密码,还拓宽的思维和视野,为创意表达做好铺垫。)
活动三:友情创意坊,我们的友情诗
一、出示诗歌支架模板,学生自主创编
谁和谁好?
______,
______,
______。
二、创编展示,呵护个性创意表达
如:“水和鱼好,鱼儿水中游,水中真热闹。”
“风筝和风好,风儿轻轻吹,风筝天上飘。”
“铅笔和橡皮好,橡皮一个吻,错字不见了。”
(设计意图:通过系列递进语文实践活动,由初步的最佳拍档到友情拍档,学生在探索和积累中进行创意表达,随着表达的多样和深入,友情密码的浮现也便水到渠成。)
活动四:友情故事屋,出租启示录
一、读绘本故事,在思辨中升华对友情的理解
同学们的《谁和谁好》让我们感受到友情的美好。有只大猩猩在寻找友情拍档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去帮帮它。
1.借助封面,直击问题。同学们,封面上这只大猩猩好像遇到了什么困难?它非常需要友情,它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能找到友情拍档吗?
2.邀请几位学生参与讲故事。教师要适时停顿,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细节。选取绘本中几个关键情节,引导学生讨论大猩猩的行为变化,并说明原因。
3.角色扮演体验,体会绘本故事场景。
(1)教师挑选绘本中的几个生动场景,如大猩猩的出租广告、它和咪咪做游戏时的变化、最后的出租广告改变,及时补白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2)在学生表演中,老师注意呵护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并与学生共同演绎。
4.对比讨论,思维训练。
(1)绘本中的友情和我们诗歌中的友情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发现绘本画面中隐藏的小动物,进行故事大结局创编。
(设计意图:通过演读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大猩猩的前后变化,品味和咪咪一起游戏的场景,感受友情带来的欢乐。在绘本与诗歌对比中,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思辨意识,最后猜测结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夯实了语文素养的根基。)
活动五:友情充电站,传递能量环
一、发起“三个友情微行动”挑战
1.给同桌画个笑脸;发现同学的一个优点;主动邀请一个人玩游戏。
2.布置实践任务:观察校园或家庭中“谁和谁好”,用照片或图画+文字记录。
二、绘制班级“友情树”
1.在教室墙上贴一棵“友情树”,学生课后随时可用树叶贴纸写下和好朋友的友情故事。
2.诵读尹世霖的《手拉手》,让友情拍档像能量环一样,能量满满,让友谊之花常开常艳。
3.小结:我们在诗歌《谁和谁好》中找到了朋友,又在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中明白了友情需要真心,希望我们彼此珍惜友谊,让班级的友情树四季常青,能量满满。(板书:珍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任务化、游戏化的三个友情行动,初步了解友情需要彼此珍惜。借助班级友情树,根植友谊的种子,继续探索生活中的友情联结,提升语用价值。)
板书设计
谁和谁好
诗歌里的最佳拍档,
原来就是友情啊。
最佳拍档是朋友,
探寻秘密继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