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2 11: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上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单元习作与课文联系紧密,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身边美景的基础上,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把自己眼中的美景写清楚。
教材第1部分,首先以“花园、果园、田野、小河”等常见的事物唤醒学生对周围美景的记忆,激起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美景的愿望,也为“写什么”开拓了思路,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再以“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激发学生用文字记录美景的动机,明确交代了本次习作的任务。
教材第2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一是提示学生习作之前要仔细观察,准备素材。这是对第5单元习作学习的进一步巩固和落实。二是要求学生习作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教材提供了3个例子,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第1个例子用“……真美……”的句式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小花园的喜爱;第2个例子把果园比作图画,点明果园景色的特点;第3个例子写的是自己的体会和感受,间接表现了池塘的美。教材插图景色美丽、元素丰富:远处群山连绵、村舍集聚、田野广袤,近处有一户农家,门前小河流过、小路蜿蜒,屋旁的果园里挂满了红通通的果实,一名农夫正忙着采摘,背上的箩筐早已满满当当。这幅插图既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地观察的材料,也可以作为以第2个例子进行习作指导的凭借。
教材第3部分对写后的修改和交流提出了具体建议。写好后自读习作,修改句子中不通顺和意思不清楚的地方,与第4、5单元的习作后试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修改错别字和不通顺的语句等要求一脉相承,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意识,提高学生发现、改正句子中明显错误和运用修改符号的能力。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分享各自描写的美景,是让学生通过交流体会习作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教材还要求学生习作时尽量运用阅读中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以“盛开、翠绿”等12个词语为例,辅以泡泡“可以用上这学期新学的词语”进行提示,旨在培养学生习作时自主运用已积累词语的意识,也为学生描写景物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材料。这一编排照应《海滨小城》课后第3题、《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第2题对好词佳句的鉴赏、积累,贯彻了从阅读积累到写作运用的思路。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2.借鉴课文范例,围绕一个意思,把景物特点写清楚。
3.自主修改错别字,用上积累的好词,乐于和同伴分享习作。
【教学重难点】
借鉴课文范例,围绕一个意思,把景物特点写清楚。
【习作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发现身边的一处美景,运用第五单元学习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并在习作准备单上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任务情境,明确习作要求
1.创设任务情境。
饱览大好河山,感受祖国之美。这个单元,我们跟着课文,游览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及祖国南海之滨香港。
其实,我们周围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呢。(课件同步呈现图片)或者是花园(公园),或者是果园,或者是田野,或者是小河,或者是湖泊……这次习作,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你的同学吧!
2.明确习作要求
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学生阅读教材页,画出有关语句。
组织交流,明确:
写之前,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写好后,自己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然后读给同学听,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分享观察所得,交流习作素材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发现自己身边的一处美景,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你发现了身边的哪一处美景呢?现在,请借助你的观察记录单与大家分享分享。
学生小组内分享,然后选择几份典型记录单全班交流分享。
课件中提供的两份观察记录样单供参考使用,也可以在课前布置观察任务时,用来指导学生如何填写记录单。
小结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发现了自己身边的美景,并进行了仔细观察。那么,根据你的观察记录,怎样把这出美景按照习作要求写出来呢?
◎借鉴课文范例,学习表达方法
1.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如:
◇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 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2.这个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
(1)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说说这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清楚的。
组织交流明确:先用关键语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开头。然后围绕这个关键句,从“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三个方面来写出“鸟多”。
(2)分别出示《海滨小城》第4自然段,说说这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清楚的。
组织交流明确:先用关键语句“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开头,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语句,从“树的种类很多”“桉树叶子的香味很浓”“凤凰树花开得热闹”三个不同方面来写。描写的时候,既有视觉,也有嗅觉,还有想象。
(3)出示《香港,璀璨的明珠》第4自然段,说说这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清楚的。
组织交流明确:围绕关键语句“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分别写了维多利亚港、金紫荆雕塑和灯的海洋三个景物(场景)。在描写灯的海洋时,作者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动笔试写初稿,个别巡视指导
学生借助观察记录单,动笔试写初稿。提示学生写的时候:
◇积极借鉴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积极用上这学期新学的词语。参考词语表如下:
盛开 翠绿 明朗 闪闪发光
茂密 香甜 静悄悄 美不胜收
粗壮 清凉 亮晶晶 奔流不息
洁白 热闹 丰收 频频点头
朝阳 散发 干净 来来往往
美妙 倒映 照射 密密层层
教师个别巡视,对习作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化指导。
第二课时
◎点评典型习作,指导修改方法
教师阅看学生习作初稿,从中挑选若干份典型作业(写得好的、有问题的),拍照上传添加到课件中。如有条件,还可以将学生习作拍照发给豆包,请豆包给出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讲评重点关注“围绕一个意思,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习作要求。课件中提供的习作《秋天的公园真美》供讲评参考。
◎自主修改习作,互评分享美景
1.学生运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稿。修改时重点关注:
◇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
◇意思是否清楚,还可以写什么。
2.在小组内互读互评习作,与同学分享自己发现的美景。
板书设计
这儿真美
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