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课题:《称赞》
内容分析: 文中通过小刺猬对小獾制作板凳的鼓励,展现了真诚的赞美如何帮助小獾重拾信心并学会制作椅子,同时小獾的赞美也让小刺猬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 感受课文中所蕴含的“与人为善”“乐于发现他人优点”的中华传统美德,初步体会真诚的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力量,建立乐于并善于赞美他人的文化认同感。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好小刺猬和小獾对话的语气。 学习运用“一个比一个……”的句式说话,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真诚地称赞同学。 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理解小刺猬的称赞为何能让小獾重拾信心。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故事中两次“称赞”带来的不同结果,培养逻辑分析和因果推理能力。 激发创造思维,鼓励学生为故事续编不同的结局。 审美创造:体会故事中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从泄气到自信,从疲劳到快乐),感受真诚赞美所带来的心灵美和情感美。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创造性地表现人物情感,提升对语言美和情境美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体会小刺猬称赞的真诚及其积极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比一个好”的含义,以及它为何能鼓励小獾。
课时目标: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的快乐。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称赞”能给人信心和快乐的道理,并乐于在生活中运用。
情境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奇妙的“友好相处”智慧岛!在这里,小刺猬和小獾会用“称赞”点亮友谊,松鼠和小熊的“纸船和风筝”会飞越山谷传递心意,勇敢的小河会在泉水与瀑布的陪伴下快乐前行。现在,你们就是小岛的小小探险家,需要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汉字密码,用安静的心去默读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将温暖的相处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探险即将开始! 第一站:称赞王国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回忆“魔力”,复习导入
师生接力讲故事: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到,小刺猬是怎样称赞它的朋友的呢?这句称赞产生了怎样的魔力效果? 学生预设:一句真诚地称赞——“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让小獾从(泄气)变得(有了信心)。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寻“称赞”的魔力,看看后面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集体回忆: 与老师进行互动式回忆,共同说出上节课的关键线索:小刺猬的称赞让小獾从(泄气)变得(有了信心)。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知识, 带着“称赞还会带来什么奇妙的故事?”的新期待,激发学生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节:角色互换,体验“回报”的快乐
1.故事接力:学习第4-7自然段。 傍晚,小刺猬背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回来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小獾送给小刺猬一把椅子) 情境表演:教师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赠送椅子”的场景。重点指导小獾的语言和动作:“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信心。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小獾要送小刺猬椅子呢?从这些话中,你听出了小獾对小刺猬什么样的感情?(感激) 2.第二次“称赞”: 小刺猬又为什么要送小獾苹果呢? 小獾又是如何称赞小刺猬的?(“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3.情感升华: 教师提问:“小刺猬听了小獾的称赞,心情怎么样?”(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4.思维拓展:“为什么一句称赞的话能有这么大的力量,能消除疲劳?”(因为心里高兴,像吃了蜜一样甜) 快速默读或轻声朗读第5-7自然段,了解故事的新发展(小獾送椅子,小刺猬送苹果)。 数名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小獾和小刺猬。 情感共鸣: 思考并回答“为什么一句称赞能消除疲劳?”,将情感体验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表演和对比朗读,让学生化身故事角色,深刻体验“称赞”与“被称赞”的双重快乐,理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第三节:合作探究,揭秘“魔力”之源
1.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 如果没有小刺猬最初的称赞,小獾可能会怎样?(可能放弃) 如果没有小獾后来的称赞,小刺猬会怎样?(可能觉得付出没被看见) 你觉得“称赞”的真正魔力是什么? 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总结:称赞的魔力在于它能给我们带来信心、勇气和快乐。真诚的赞美就像温暖的阳光。 角色朗读课文,并试着演一演,深入体会称赞给小獾和小刺猬带来的自信和快乐。 小组讨论: 以4~6人小组为单位,围绕老师给出的思考题进行讨论: 分享观点: 小组代表用清晰的语言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凝练总结: 在老师引导下,共同将称赞的魔力总结为几个关键词,如:信心、勇气、快乐、友谊。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第四节:联系生活,我是“赞美小天使”
1.创设“赞美角”:在教室一角布置一个温馨的“赞美树”或“赞美墙”。 2.课堂活动:送你一朵小红花,制作一张“称赞能量卡”。 教师示范:拿起一张花瓣形状的卡片,对一位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说:“我称赞XXX,因为他听课特别专注,眼睛闪闪发光。” 引导学生学着用“我称赞XXX,因为他/她……”的句式,发现同学的优点,将赞美的话写在“花瓣”上,并亲手贴到“赞美树”上。 3.分享与感受:被称赞的同学起立,说说听到赞美后的心情。 4.教师总结:孩子们,真诚的称赞就像神奇的魔法,它能让我们自信,让我们快乐,让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希望你们都能成为拥有这种魔法的小天使,把称赞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5.师生一起读称赞歌。 学习范例: 认真倾听老师如何用“我称赞XXX,因为他/她……”的句式具体地赞美一位同学。 实践操作: 动笔在花瓣形卡片上写下自己对某位同学的真诚赞美。 轮流走到“赞美树”或“赞美墙”前,大声读出自己写下的赞美,并将“花瓣”贴上。 感受与回应: 被称赞的同学起立,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 简单分享自己被称赞时的心情(如:我很开心,有点害羞,心里很温暖)。 师生一起读称赞歌。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无缝对接,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真诚地表达赞美,有效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并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第五节:书写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怎、拉、收、接” 生字,提示书写要点和重点笔画。 怎(zěn) 书写指导:上展下收。上面的“乍”要写得舒展,特别是最后一横要长;下面的“心”字底要写扁宽,卧钩要平稳,三点呼应。 字族识字:学习“怎”时,可以引出“心字底”的字族,如“想、念、思、意”,引导孩子发现这些字都和“心理活动”有关。 接(jiē)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提手旁”的提要锋利;“立”字略小,“女”字略大,撇点和长撇要穿插到提手旁的下方,形成错落之美。 拉(lā)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提手旁”的提要锋利有力;右边的“立”字点撇呼应,最后一横要写。 可以将“拉”和“接”放在一起学习,因为它们都是“提手旁”,都与手的动作有关。让孩子说说还有哪些表示动作的字是提手旁。 收(shōu)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1)“丩”竖提与长竖相接于横中线下侧。 (2)“攵”首笔短撇的撇尖在横中线,第三笔撇的撇尖伸向竖侧,末笔捺从横中线起笔 。 观察与倾听: 观察教师板书或课件展示的范字,认真听教师讲解字形结构、关键笔画、笔顺及书写要点 实践练习: 在课本或练习本上认真书写生字。
课后作业: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称赞过别人或者被别人称赞过?选择一次经历,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