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第八单元第2课时 称赞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式】第八单元第2课时 称赞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2 14:0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课题:《称赞》
内容分析: 文中通过小刺猬对小獾制作板凳的鼓励,展现了真诚的赞美如何帮助小獾重拾信心并学会制作椅子,同时小獾的赞美也让小刺猬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 感受课文中所蕴含的“与人为善”“乐于发现他人优点”的中华传统美德,初步体会真诚的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力量,建立乐于并善于赞美他人的文化认同感。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好小刺猬和小獾对话的语气。 学习运用“一个比一个……”的句式说话,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真诚地称赞同学。 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理解小刺猬的称赞为何能让小獾重拾信心。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故事中两次“称赞”带来的不同结果,培养逻辑分析和因果推理能力。 激发创造思维,鼓励学生为故事续编不同的结局。 审美创造:体会故事中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从泄气到自信,从疲劳到快乐),感受真诚赞美所带来的心灵美和情感美。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创造性地表现人物情感,提升对语言美和情境美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体会小刺猬称赞的真诚及其积极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比一个好”的含义,以及它为何能鼓励小獾。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体会小獾做板凳时的辛苦与小刺猬称赞的真诚,理解第一次称赞带来的变化。
情境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奇妙的“友好相处”智慧岛!在这里,小刺猬和小獾会用“称赞”点亮友谊,松鼠和小熊的“纸船和风筝”会飞越山谷传递心意,勇敢的小河会在泉水与瀑布的陪伴下快乐前行。现在,你们就是小岛的小小探险家,需要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汉字密码,用安静的心去默读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将温暖的相处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探险即将开始! 第一站:称赞王国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魔法信封,悬念导入。
情境创设:教师出示一个精美的“魔法信封”,同学们,这里藏着一个能让心情变好、让小手变巧的“神奇咒语”。 揭示课题:请一位学生上台取出信封里的字卡,上面写着“称赞”二字。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 引发思考:同学们,“‘称赞’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神奇咒语’到底在谁和谁之间发生了呢?我们一起去故事里找答案吧!” 观看“魔法信封”,产生好奇。 一名学生代表上台取出并展示字卡。 全体学生齐读课题《称赞》。 带着“称赞是什么?发生在谁之间?”的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利用“魔法信封”制造悬念,紧扣“称赞”这一核心概念,瞬间激发二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节:森林寻宝,趣味识字
初读课文:学生听范读,圈出不认识的生字给文段标序号。 森林寻宝游戏: 情境:故事发生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生字宝宝们都藏了起来。我们一起来“寻宝”。 识字活动:小刺猬滚苹果认生字。PPT出示苹果,苹果上是带拼音的生字, 重点指导:“刺”是平舌音,“凳”是后鼻音。 自由朗读: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 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苹果。 全班跟读,巩固字音。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识字环节游戏化、情境化,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保持注意力。
第三节:走进故事,感受“称赞”的魔力
1.默读课文,这篇课文总共提到两次“称赞”你找一找都是那两次呢?并且说一说,这篇课文围绕小刺猬和小獾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预设:课文讲述了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故事。 2.师生互动: 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小刺猬为什么要称赞小 学生自主思考,派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文中描写小獾辛苦的句子:“小獾已经做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 3.“称赞”诞生记: 聚焦语言:小刺猬是怎么称赞的?(“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教师范读语句,学生感受小刺猬的真诚夸奖。 4.思维火花: “小板凳明明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引导学生发现小刺猬善于发现进步和努力)。 “一个比一个好”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比一个……”说说身边的事物吗?(例如:树一棵比一棵高;同学们读得一遍比一遍流利) 5.魔力的显现: 提问:“小刺猬的称赞像魔法一样,让小獾发生了什么变化?”(从“泄气”变得“有了信心”) 角色体验:请学生当小獾,听到称赞后,挺起胸膛,自信地说:“真的吗?” 6.情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模仿小刺猬的语气朗读, 引导学生读出它称赞小獾时的真诚语气。模仿小獾的语气朗读,引导学生读出小獾听到称赞后高兴的心情。 7.同桌互读互评,推选代表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赛读。 按照默读要求,默读课文,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 思考并回答“为什么粗糙的板凳还能被称赞?”。 进行句式练习,用“一个比一个……”的句式描述教室里的物品或同学的表现。 角色体验:扮演小獾,在听到称赞后,做出挺起胸膛的动作,并带着自信的语气说:“真的吗?” 模仿小刺猬真诚的语气,进行男女生朗读比赛。
设计意图:紧扣文本,通过观察、朗读、句式训练和角色体验,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称赞的内涵和力量,培养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
第四节:生字书写指导
识字方法。 (1)展示形声字识记、比较识记的识字方法,同时让学生跟着读,巩固对生字的记忆。 (2)加一加识记:展示“称、猬、但、傍、接”5 个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加一加,说一说。 (3)联系生活识记:依次展示“板、泄”对应的图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自主识字。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拿、仔、极、送、椅” 生字,提示书写要点和重点笔画。 拿(ná) 书写指导:上合下分。上面的“合”要写得紧凑,撇捺舒展;下面的“手”要写得稳,弯钩有力,最后一横略长,托住上方。齐读儿歌。 识字儿歌: 合起手,变成拿, 撇捺张开像伞花。 小手在下稳稳托, 拿住东西不掉下。 椅(yǐ)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木”字旁捺变点;“奇”字上面的“大”捺变点,下面的“可”竖钩要直,口字要小。 顺口溜: 木字旁,奇字边, 大树做得椅, 坐着真惬意。 仔(zǐ)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单人旁”瘦高;“子”字的弯钩要圆润有力,最后一横要写平。 送(sòng) 书写指导: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的“关”,点撇呼应,最后一捺要写长;走之底“辶”的点要高,横折折撇要流畅,平捺像波浪,托起上方。 识字儿歌: 关字宝宝要出门, 走之底儿来相送。 一波浪,托它走, 送到远方好朋友。 (5)教学扩展建议 组词造句:在学完生字后,可以让孩子进行组词和造句练习,如“拿来”“椅子”“仔细”“送花”,在运用中巩固字形和字义。 (6)字理讲解:适当讲解字源,比如“拿”是“合”与“手”的组合,表示用手合拢握住东西,帮助孩子理解性记忆。 (7)书写比赛:学生掌握书写要领后,在田字格中描红,然后再各写两遍。要求做到书写正确、干净、坐姿端正。 同桌之间可以相互比赛。 观察与倾听: 观察教师板书或课件展示的范字,认真听教师讲解字形结构、关键笔画、笔顺及书写要点 实践练习: 在课本或练习本上认真书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