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8.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
上
1.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
复习导入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领略了黄河宏大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后世称他为“杜紫微”“杜樊川”。杜牧诗歌成就尤高,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唐代贵族统治者大兴建寺之风,妄想借神佛保佑,长治久安,这使诗人想到了南朝统治者的覆灭,所以诗人在诗中借古讽今。
朗读指导:读出本诗的节奏。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品读诗文
郭
ɡuō
yīnɡ
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盖住下面的“鸟”,使整个字的结构稳定、平衡。
书写指导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意: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山城、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①啼:(某些鸟兽)叫。
②山郭:山城。
③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①
②
③
品读诗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品读诗文
朗读指导: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读出江南春景欢快、明朗的感觉。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意: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①南朝:公元420—589年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②楼台:亭台楼阁,这里指高大的寺院建筑。
①
②
品读诗文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品读诗文
朗读指导:语调可稍稍低沉,读出蒙蒙细雨的缥缈之感。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思考:这两句诗抓住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来写?
这句诗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等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品读诗文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思考:这两句有什么寓意?
诗人通过对春色的描绘,寓情于景。面对着烟雨中尚存的寺院楼台,想到南朝的统治者都已烟消云散,诗人发出物是人非的感叹。这里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无情地讽刺了那些愚妄的统治者,意在言外。
品读诗文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品读诗文
《江南春》通过描写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叹。
主旨概括
写今
吊古
莺啼、绿映红、水村、
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色彩明丽
意味深长/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8、《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基础练习(含答案)
一、辨字组词。
啼( ) 郭( ) 酒( ) 瞻( )
谛( ) 廓( ) 洒( ) 檐( )
期( ) 裁( ) 浇( ) 畦( )
旗( ) 栽( ) 绕( ) 蛙( )
二、默写《江南春》。
江南春
【唐】
, 。
, 。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啼叫 谛听 城郭 轮廓 白酒 洒水 瞻望 屋檐 日期 红旗 剪裁 栽树 浇水 围绕 菜畦 青蛙
二、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8、《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8、古诗三首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运用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等方法,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景物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表达方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3.比较、整合阅读理解中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化对单元人文主题的理解认知。
课前学习任务
1.练习朗读古诗《江南春》; 2.借助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结合古诗中字意试着说一说《江南春》的大意; 3.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做好标记。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学习《江南春》,感受江南特点,感悟表达方法。 【学习任务二】 整合三首诗,理解单元导语,感悟人文主题。 【学习任务三】 尝试运用诗句,提升表达效果。 【学习任务四】 感情地朗读《江南春》。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推荐典故,感悟诗情 护田——出自《史记》,指汉朝派出使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 排闼——出自《史记》,指汉高祖卧病,不接见任何人,他的属下樊哙(kuài)不顾禁令,推门探望。 2.经典传唱音乐:《书湖阴先生壁》,欣赏诗书画,渗透中国诗书文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8、《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8、古诗三首 单元 六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学习 目标 1. 读懂《江南春》,体会诗人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 1. 读懂《江南春》,体会诗人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具 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 2.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领略了黄河宏大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 板书:江南春 3.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后世称他为“杜紫微”“杜樊川”。杜牧诗歌成就尤高,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4.创作背景 唐代贵族统治者大兴建寺之风,妄想借神佛保佑,长治久安,这使诗人想到了南朝统治者的覆灭,所以诗人在诗中借古讽今。 5.继续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上节课学习的方法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二、品读课文 1.教师指导朗读诗文《江南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件】 2.书写指导“莺”字。【课件】 3.品读诗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了解啼、山郭、酒旗的意思,诗文意思。 预设答案: 生1:啼:(某些鸟兽)叫。 生2:山郭:山城。 生3: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生4:诗意: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山城、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教师朗读指导:朗读指导: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读出江南春景欢快、明朗的感觉。 4.品读诗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了解南朝、楼台的意思,诗文意思。 预设答案: 生1:南朝:公元420—589年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生2:亭台楼阁,这里指高大的寺院建筑。 生3:诗意: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教师朗读指导:语调可稍稍低沉,读出蒙蒙细雨的缥缈之感。 教师:思考:这两句诗抓住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来写?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这句诗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等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这两句有什么寓意?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诗人通过对春色的描绘,寓情于景。面对着烟雨中尚存的寺院楼台,想到南朝的统治者都已烟消云散,诗人发出物是人非的感叹。这里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无情地讽刺了那些愚妄的统治者,意在言外。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6.主旨概括: 《江南春》通过描写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叹。 【设计意图:对重点句子的深化理解,就是对“品意境,悟感情”环节的落实,能够使我们对诗人有更多的了解,对诗歌有更深的思考。】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