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9、《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分层练习(含答案)
新课标核心素养
1.人文素养:联系实际思考,“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含义,认识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
2.语文素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关联词语填空。
1.地球的资源( )谁的恩赐,( )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 )这些设想能够实现,( )是遥远的事情。
3.( )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会别无去处。
4.我们( )要好好保护地球,( )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如果地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想象一下,人类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不是 而是 2.即使 也 3.如果 就 4.之所以 是因为
二、1.因为 不但 还
2.人类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3.人类如果继续不加节制的开采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将是自取灭亡。为了人类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觉醒了。
三、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19.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
上
太阳系八大行星
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
2.学生齐读诗歌《地球累了》(节选),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导入新课: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分析例句,领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品读课文
“本来”一词说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到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这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与前文的“矿产资源”共同阐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给人以警示。
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至少”对范围作了限定,强调在此范围内绝对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在此范围外有没有则不确定,这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3.“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破碎”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起人们的警觉。
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时,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①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不仅美丽壮观,还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多少年来一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②说地球容易破碎,是因为地球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毁坏,地球很容易受到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保护地球迫在眉睫,所以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联系课文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虽然美丽壮观,但和宇宙相比却显得非常渺小。它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它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作者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堂小结
今天,就让我们站在万里之遥,再看一看地球母亲吧!当你看到这位饱经沧桑、伤痕累累的母亲,作为她的孩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为她做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动笔写下来。
拓展一
拓展延伸
拓展二
一分钟了解地球
拓展延伸
一、看拼音,写词语。
jīnɡ yínɡ yáo lán hé ǎi
( ) ( ) ( )
zī yuán ɡònɡ xiàn kānɡ kǎi
( ) ( ) ( )
晶莹
摇篮
和蔼
资源
贡献
慷慨
随堂练习
二、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1.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 )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别无去处。
不是
而是
如果
就
三、拓展阅读。
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
【译文】
土地生长万物的能力是有限度的,索取(这些物质)有限度,使用有节制,(物质)就经常是充足的。
1.同桌讨论,撰写一则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语或画一幅环保宣传画。
2.写一篇课文读后感。
课后作业/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9、《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9、只有一个地球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体会地球“资源有限”,产生对地球现状的忧思。 2.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说明“保护地球”这个观点的,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3.结合生活现象,设计环保宣传标语,并与同学交流。
课前学习任务
思考: 1.课文是怎样把其他几个部分的意思说清楚的? 2.文章的结论是怎么一步步得出的?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默读课文 3-4 自然段,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写了“地球资源有限”?圈画出关键词句,在旁边做批注。 【学习任务二】 默读课文 6-7 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找出能否移居的理由,并简单概括。 —————————————————————————————————————————————————————————————————————————————————————————— 【学习任务三】 结合破坏环境或浪费资源的生活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生活现象宣传标语
推荐的学习资源
推荐阅读庄国泰,王耀先等编的《地球的呼唤:纪念“地球日”20 周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9、《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9、只有一个地球 单元 六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学习 目标 1.练习书写生字词语。 2.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课文。
重点 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课文。
难点 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课文。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 2.学生齐读诗歌《地球累了》(节选),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导入新课: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设计意图:学生读课外的诗歌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读懂作者的叹息和忧虑,对学习本课大有帮助。】
二、品读课文 1.分析例句,领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①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生1:“本来”一词说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到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 生2:这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与前文的“矿产资源”共同阐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给人以警示。 教师总结:“本来”一词说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到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这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与前文的“矿产资源”共同阐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给人以警示。 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生1:“至少”对范围作了限定。 生2: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教师总结:“至少”对范围作了限定,强调在此范围内绝对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在此范围外有没有则不确定,这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3.“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生1:“破碎”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 生2:“破碎”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起人们的警觉。 教师总结:“破碎”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起人们的警觉。 4.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时,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生1: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不仅美丽壮观,还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多少年来一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生2:说地球容易破碎,是因为地球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毁坏,地球很容易受到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保护地球迫在眉睫,所以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5.联系课文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生:地球虽然美丽壮观,但和宇宙相比却显得非常渺小。它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它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作者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 【设计意图:以出示问题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会层层深入的说理方法,明确地球被破坏,人类别无去处的道理。】
三、课堂小结【出示课件】
四、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五、随堂练习【出示课件】
六、课后作业【出示课件】 1.同桌讨论,撰写一则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语或画一幅环保宣传画。 2.写一篇课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9.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学小品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这篇说明文的条理非常清晰,从地球“美丽而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呼吁我们要精心保护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的又容易破碎的地球。 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定位在:1.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说出对句子的理解,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2.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3.找出有关的句子,了解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再引导学生谈地球的美丽,资源的宝贵;最后引导学生体会层层深入的说理方法。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效果不错。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会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理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